伊斯兰教宽容思想的当代解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伊斯兰教宽容思想的当代解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79138d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f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伊斯兰教宽容思想的当代解读

作者:张莉

来源:《群文天地》2013年第03期

摘要:宽容思想贯穿在伊斯兰教整个发展过程中,主要表现在宗教信仰自由、主事人理念以及人际交往等三个方面。在全球化的时代,伊斯兰教要实现真正的复兴,阿拉伯——伊斯兰世界要重现过去的辉煌,还需要发扬往日思想的宽容性。 关键词:伊斯兰教;宽容性;排他性

“宽容”一词,意味着“心胸宽广,能够接受他人的言语行动”。准确地说是指一个人或机构虽然具有必要的权力和知识,但是对自己不赞成的行为却不进行阻止、妨碍或干涉的审慎选择。宽容思想发源于宗教,《古兰经》、《圣经》、儒教和佛教的学说都包含有深刻的宽容思想。伊斯兰教自公元7世纪诞生以来,从麦加、麦地那发展到阿拉伯半岛,从阿拉伯半岛发展至西亚北非地区,又从西亚北非走向全世界。时至今日,全球伊斯兰教徒有11.2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9.4%。[1]伊斯兰教之所以有如此众多的信徒,与思想的宽容性有一定关联。 一、伊斯兰教宽容思想表现

伊斯兰教的宽容思想首先是在信仰方面,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善待非穆斯林。《古兰经》云:“对于宗教,绝无强迫;因为正邪确已分明了。”“你们有你们的宗教,我也有我的宗教。”说明伊斯兰教提倡宗教与宗教之间相互理解和宽容。伊斯兰教在传播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方式和手段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具备一定的豁达与宽容精神。

对于非穆斯林,伊斯兰教是宽容的。对于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只要他们不伤害穆斯林,先知要求自己的信徒与他们和平共处。“未曾因你们的宗教而对你们作战,也未曾把你们从你们的家园驱逐出境者,真主并不禁止你们怜悯他们,公平待遇他们。真主确实喜爱和平的。先知要求穆斯林与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和平相处。先知在《古兰经》中说:“信道者,犹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并且行善的,将来在主那里必将享受自己的报酬,他们将来没有恐惧,也没有忧愁”。先知认为,穆斯林、犹太教徒、基督教徒都应该一样有信仰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宣传自己信仰的自由。[2]自伊斯兰教诞生之日起,在同非穆斯林的关系上,伊斯兰教的宽容性在宗教、社会生活等领域非常明显。

先知穆罕默德允许“有经典的人”有“信奉自己宗教的自由”。先知在麦地那时颁布的《麦地那宪章》妥善地处理好了穆斯林与犹太教徒及其他信仰者之间的关系。对犹太人,《麦地那宪章》这样规定:“众信士与他人和睦相处,应相互支持,应对追随我辈之犹太人提供支持,对彼等一视同仁,使之不受欺凌,切忌伙同他人反对彼等”“犹太人自有其宗教意识,如穆斯林自有其宗教信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