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与环境第8单元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植物生产与环境第8单元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7926edb26fff705cc170abf

2011焦陂职高,植物生产与环境第8单元试卷

( 时间:90分钟 满分:180分 )

编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1 2 3 4 5 号 答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案 题

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朱红丽)地面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

A. 太阳辐射 B. 气候的差异 C. 下垫面性质 D. 地形影响 2.(朱红丽)可见光的波长为:( )。

A . 小于400nm B . 大于760 nm C . 400—760nm D . 400nm 3.(朱红丽)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增高而 太阳辐射度也随纬度的增加而 。( A .增加 增加 B . 减小 增加 C. 减小 减弱 D. 减弱 增加 4.(宋新新)季风是指以( )为周期,随季节改变而改变风向的风。 A 一年 B 一月 C 六个月 D 一天 5.(宋新新)海陆风一般是上午( )时开始的风。

A 13—14 B 20 C 1—2 D 10—11 6.(刘甲丽)改变( )相当于改变太阳高度角。

A 太阳辐射 B 光照度 C 光合有效辐射 D 地面坡度 7.(刘甲丽) 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的作用力是( )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水平地转偏向力 C 摩擦力 D 惯性离心力 8.(洪文涛)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横跨( ),相距5400Km。 A 46°5′ B 49°5′ C 53°6′ D 59°8′ 9.(洪文涛)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 )。

A 黄淮海平原 B 长江中下游 C 四川盆地 D 黄河流域 10.(洪文涛)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中的“立”表示:( ) A 开始 B 结束 C 将要来临 D 将要结束

11.(曾锐锐) 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高度角的( )成正比。 A 余弦 B 正切 C 正弦 D 余切

12.(曾锐锐) 塑料薄膜向( )倾斜是利用太阳辐射的一个典范。 A 东 B 西 C 南 D 北 13.(张海军)风速的单位是:( )

A.Kg/L B.m/s C. Kg/ml D.m/t 14.(张海军)下面那个节气是一年中最寒冷的节气( )

A.小雪 B.大雪 C.寒露 D.大寒

25 )

15.(张海军)下面那个节气表示昼夜平分( )。 A. 立春 B.立秋 C.春分 D.秋分 16.(周新伟)惊蛰不种田,不过三五天,“蛰”的意思是什么( )。 A.醒 B.动 C.藏 D 躲

17.(周新伟)冬至日表示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一般是每年的( )

A.10月20日 B.11月20日 C.12月22日 D.11月22日 18.(董静)下垫面是指地球( )状况。

A.表面 B.海面 C.地形 D.沙漠 19. (刘振)( )成为我国的分界线。

A.青藏高原 B.新疆 C.西伯利亚 D.秦岭 20. (刘振)《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是( )时候的人。

A. 北宋 B. 战国 C. 北魏 D.三国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 共5小题,共20分)

21.(刘苗苗)决定太阳辐射强度因素有( ).

A. 太阳高度角 B.太阳光密度 C.昼长 D.颜色

22.(刘振)太阳辐射是 和 的最主要能量来源( )

A.地球 B.大气 C.土壤 D. 植物 23. (宋新新)常见的地方风有( )

A.季风 B.海陆风 C.山谷风 D.焚风

24.(周新伟)下垫面是指地球表面的状况,它包括( )

A.地形、地势 B.海陆分布 C.季风环流 D.大气环境 25.(董静)农业气象要素主要包括( )

A.降水 B.气压 C.风 D.光照度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李露)小气候主要表现在 和 不同。

2(刘苗苗)二十四节气歌中的“处”其意思是 , 。 3.(董静)太阳光可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3个区。 4.(洪文涛)农业小气候的特点: , , 。 5.(牛红)每个节气对应的弧度是_____________,约____________天。

6.(曹晶晶)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古时又称为: 、 、 、冬藏。

四.分析说明题(每题8分,共32分。)

1.(代可丽) 垄作的小气候效应包括哪几点?

2.(李露)如何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

3.(牛红)耕翻的小气候效应是什么?

4.(曹晶晶)农业小气候是如何形成的?

五.填图题(每空2分,共10分)。

1 2 3 4 5

1. 2. 3. 4. 5. 六.实践体(每题10分,共23分。)

1.(代可丽)写出二十四节气歌与名称。10分。

2. (张海军)解释《齐民要术》中提出的“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青反道则劳而无获。”并指出说明了什么道理?13分。

七.综合题(20分)。

(曾锐锐)干旱是世界上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气象灾害,其防御的出发点是什么?防御的主要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