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道次第略论》讲记第10-13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济群法师《道次第略论》讲记第10-13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7986a0eb9f3f90f77c61b76

道前基础,还包括前面已经讲过的“说听规则”,还有接下来的依止法:依止善知识为入道之根本。 依止法在佛法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从世间法的角度来说,也要有依止法。世间上的人学习任何一门技术,都要拜师。过去人,如想学武术、手工艺、医术等,都要拜师,按过去的传统,至少要在老师身边呆很多年,师徒手把手地教学,这个过程就是依止的过程。修学佛法,则更需要依止,修学佛法所要掌握的知识比世间上的任何一门技术的学习,还要艰难!没有老师,以为自己就可以凭空悟道,这是很难的!一个人在修行的阶段,每走一步,每获得一点成就,都离不开老师的指点。

僧格的完成要靠依止。一个人从在家到出家,即从一个俗人,到具备有威仪的僧人,这是要有一个修学的过程的。并不是说头一剃、大褂一穿,就算完事了。若要具足僧人威仪形像、内在素质,按照戒律,须要五年学戒,不离依止。依止了哪个和尚受戒,就要依止这个和尚身边学习戒律,学习威仪。当然,过去受戒,并不像现在这样大规模地传戒,而是一次只传授一个、二个。要在和尚身边学五年,不能离开。如果这个和尚去世了或是因缘所致不能再进一步依止,那必须立即再找一个依止师,然后继续学习,学够五年。这五年时间,还是只学习戒律、威仪;行住坐卧都不能离开老师;平时外出必须向依止和尚请假;每天还要向和尚问侯、请安、服侍。这样,师父就带着你,一步一步地做一个像样的出家人。而我们佛教界在这一块则很薄弱。因为现在一些为人师的师父,自身也不太懂得戒律,对僧人的威仪也不懂,收了徒弟也不知管教。所以,现在具足僧人威仪的自然也就不多了。

正见的形成要靠依止。我们学习经教,还要靠善知识的引导,因此就要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靠自己一步一步地往下学,那是很难的。正见的形成,也须要依止。

修行更须要有依止。我们修禅定,修

止观,更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否则自己在那里瞎坐,很容易坐出问题。

善知识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在佛法中,始终强调善知识的重要性。《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之一0经》中,阿难说:“所谓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也。”佛陀听了之后,告诉阿难说:“勿作是言。言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所以然者。夫善知识之人。即是全梵行之人。”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完成全部的修行过程,开智慧、断烦恼、成就解脱,都离不开善知识的指导。佛教中特别重视依止师的是藏传佛教。

“甲四、如何以正教授引导弟子之次第。分二。乙初、依善知识为道之根本。乙二、得依止已,修心之次第如何。

乙初、依止善知识为道之根本。分二。丙初、令生决定之开示。丙二、略示修法。 丙初、令生决定之开示。

于弟子身心中,但能生起一分功德,损减一分过失,以上一切安乐妙善之根本,皆由善知识教导之力。故于最初修依止法,极为重要。”

弟子所有的进步都离不开善知识。在弟子身心中,但凡产生一分功德,或者损减一分过失,都离不开善知识教导之力。这是很有概括

性的说法。因为我们的修行,无非是增功德,减过失。弟子在修行中,一切安乐妙善的根本,都离不开善知识的教导,既然如此,说明善知识是很重要的,修依止法更为重要。 修依止法可以从二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我们对善知识的重视,也就是对法的重要。我们对善知识的恭敬,可以引发对法的恭敬。否则,如果对善知识不重视,对法自然就重视不起来。另外一方面,我们在念善知识功德的过程中,当下就在成就我们自身的功德。这是什么道理?如同我们看到了很多高僧大德的传记,我们立刻也会生起崇高的心理,引发我们内心崇高的品质。这种崇高的心理,就是基于对高僧大德的忆念。

“此中分六:

丁初、所依善知识之相。

丁二、能依弟子之相。 丁三、依止之法。 丁四、依止之胜利。 丁五、不依止之过患。 丁六、总明其义。”

按照提纲,进入第一节:善知识的选择及依止的修习。

这一切共分为六个部分:

1、 所依止的善知识,需要具备哪几个标准。 2、 能依的弟子,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养? 3、 正式修依止法。即如何修依止法。

4、 依止的殊胜利益。

5、 如果不依止善知识,有哪一些过失?

6、 总明其义。

丁初、所依善知识之相。

首先,明所依善知识的标准。 这是一个大问题。学佛必须要亲近善知识,很多人都知道这一句话,但是,善知识并不会自我吹嘘、自我标榜,学人又没有抉择的智慧,也就无从分辨。因此,就须要有一个标准。道次第论在依止法中,首先给我们提出一个善知识的标准。

“诸经论中,就各各乘虽有多说,然此处所示,乃为须于三士道渐次接引而导至大乘佛地之善知识也。”

诸经论中,不论何乘何宗何派,都谈到要“亲近善知识”,但各个经论之间,说法也不尽相同。但是,道次第论中所指的善知识,有其特定的内涵,即,能够按道次第的修行,把我们从一个凡夫的身份,渐次地导向无上佛果。而不是简单地教我们一点教理知识,或是教我们如何培一点人天福德,或是告诉我们自己了脱生死好了,或是告诉我们只要持戒就足够了,而是有能力指导弟子以完整的佛法修学。

“《庄严经论》云:‘知识须具戒、定、慧、德胜、精进、教富饶、通达真实、善说法、悲悯为体、断疲厌。’此谓弟子者,须求得一具足十德之善知识而依止也。”

引用《庄严经论》中关于选择善知识的标准,即一个最为合格的善知识,应该具备十个条件: 1、 具戒。 2、 定。有定力。 3、 慧。具足智慧。

4、 德胜。善知识的学问德行,是超过弟子的。

5、 精进。善知识在教化的过程,是勇猛精进的,而不是懈怠、放逸。 6、 教富饶。有丰富的教理知识。

5

7、 通达真实。通达空性。 8、 善说法。说法善巧方便。 9、 悲悯为体。有慈悲心。 10、断疲厌。断除厌倦,不怕累。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弟子,在抉择一个上师时,应该寻找一个具备上述十条标准的善知识为依止,而不是随随便便找一个。这是要经过择师的过程的,师弟之间要互相观察。一旦选定了一个善知识,就要恭敬承事,如法亲近,不可任意胡为。

第十二讲

以上是选择善知识的十个标准,有人用“考核”这个词,这是不对的,这个发心是有问题的。接下来,对十个标准进行解释:

“若自未调伏而能调伏他者,无有是处。彼调御他人之师,先须自能调伏。”

此明善知识十德之一:具戒。 “调伏”,指调伏六根、三业或三毒。六根对六尘的时候,有没有能力调伏自己的心。身口意三业是贪嗔痴发起的三个渠道,因此要调伏三业中生起的烦恼。说到调伏,归根结底还是调伏内心的贪嗔痴。因为,扰乱我们身心的,使我们不得安宁自在的根源,还是贪嗔痴。修行要调伏的也还是贪嗔痴。作为一个具格的善知识,要有调伏自己的能力,否则若想调伏别人,那是妄想,“无有是处”,是作不到的。能够调伏别人的老师,要先有调伏自己的能力。佛陀的十大名号中就有“调御丈夫”,佛陀就是最高明的调御师。是不是说佛陀能够调伏一切众生?不是的。关键在于:佛陀首先能够调伏自己。其次,佛陀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方便、无量的善巧,对于有因缘的众生,佛陀才能够调伏。如果某个众生和佛陀没有因缘,或者这个众生缺乏善根,那么佛陀对他也未必有办法。

善知识要具备的调伏德,也是自觉、觉他之德。因此,道次第中善知识的十个标准,也都是在自觉、觉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十种德行。这十种德行中,前六种为调伏自己的功

德,后四种为调伏他人的功德。

调伏他人是建立在调伏自己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先要能战胜自己,然后才能够战胜别人。学佛修行就是战胜自己,而不是要战胜别人,对于众生,不是战胜,而是调伏、利益。

“若尔,云何以自调伏耶。倘随分修习,于身心有一分证德之名者,不能真实饶益于他。须随佛教总相,如戒定慧三学,以调伏身心。彼调伏者,即是戒学。”

善知识应该如何自调伏?什么是善知识的调伏德?善知识要具备的调伏德,就是佛教修行中的总相,即戒定慧三学。戒定慧三学是调伏我们烦恼的三种基本的能力和功德。戒定慧三学也被称为三种无漏学,漏,即烦恼。无漏,使我们去除烦恼、到达生死彼岸的学问。因此,声闻的修学即三无漏学为主。声闻人的修学也有五分法吅身之说: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一个人如果能够自调伏,就是因为他成就了戒定慧三学的功德,反之,如果他不具备戒定慧三学,只是修气脉明点,仅仅有一点小神通、搞预测等等显异惑众之能,那么,这些都不是真实的功德。这些只是一些能力而已。 “于身心有一分证德之名者,不能真实饶益于他。”如果一个人身心中有一点点成就,但并不是建立在戒定慧三学上的,那么,这种成就并不能够长时间地调伏自己或成就别人。唯有真实地成就了戒定慧三学,他能够实实在在地调伏自己的烦恼,才能够实实在在地去帮助别人。因此,佛法中真实的功德,是建立在三学的基础上的。

“彼调伏者,即是戒学。”调伏身心是戒定慧三学,应该都是属于能够调伏烦恼的范畴的。这里先指出戒,是因为戒本身就有调伏的涵义。

“如《别解脱经》云:‘ 心马难制止,勇决恒相续,别解脱如衔,有百针极利。’当如调马之师,以坚利之衔勒,调伏根随邪境。如调野马,制伏其所不应行。于应行处,努力进趋。由学此戒,则能调心。”

学戒、持戒可以帮助我们调伏身心。持戒的要领,即是:此应作,此不应作。我们受的戒中有止持戒,即摄律仪戒,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妄语……等等,都冠以“不”字。戒有止的特点。从表面上看,戒所制止的是行为;从实质上看,戒所制止的是我们心中烦恼相续的力量。我们所有不善的行为,都代表着我们贪嗔痴的串习、

作用、习惯。这些都是烦恼的惯性。这些惯性的力量,通过薰习,使我们在娑婆世界做了很多杀盗淫妄的恶业。持戒就是让恶念的延续止住、中断,同时明确地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可见,戒所要制止的不只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最主要止的还是内心烦恼延续的力量。凡夫心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是无始以来,在无尽的生命中不断地积累而形成的力量。比如,一个人贪钱,这种贪念是很强大的,是很渴望的;而一旦拥有了钱财,又抓得紧紧的,不肯放弃一点点,这也是强大的贪念。 “心马难制止,勇决恒相续”,“心马”,妄想,串习。这些妄想烦恼非常难以制止的,就像堤坝决口、洪水一泄千里一样。当一个人欲吅望产生的时候,明明自己想制止,都很难。为什么?就是因为力量太大的原因。那该如何处置?

“别解脱如衔,有百针极利。”“别解脱”,指声闻戒律。戒律就像马的笼头,套在它的嘴上,就可控制马奔跑的速度和方向了。同样,我们的心如果没有戒律,烦恼的力量就会难以控制,有了戒律,就可以调伏我们的心。

“当如调马之师,以坚利之衔勒,调伏根随邪境。”就像好的调马师一样,要用锋利的笼头制伏野马,而我们调伏自己的心,就要戒来调伏。“根随邪境”,我们的世界就是根、境发吅生吅关吅系后产生的影像,我们以这个影像为世界。我们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当六根对六尘的时候,我们会产生贪嗔痴,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听到动听的声音,闻自己香的气味……我们就会起贪心;我们看不到不喜欢东西,听到不喜欢的声音,闻到难闻的气味……我们就会起嗔恨心。六根与六尘发吅生吅关吅系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没有正念,我们就会产生种种的贪嗔痴之心。伴随贪嗔痴之心,我们就会起惑造业,种种烦恼由此而生。现在,我们要用戒告诫自己:当我们起贪嗔痴念头的时候,不可以有杀盗淫妄的行为。凡是不能做的事情,都要用戒律

6

来禁止,谨防贪嗔痴烦恼的继续延续。贪嗔痴烦恼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这是心理活动的特点:念头初生之时,力量都很微弱,如果没有慧力观照,这些念头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大。比如,我们讨厌一个人,我们起初只是觉得:这个人做了一件对不起我的事情。刚开始这样想的时候,并不觉得如何,可是,又不断地想起:他某天说了一句我的坏话,某天拿了我的一件东西……越想想多,烦恼就越来越重。如果不加以观照,这种烦恼的情绪,甚至会影响你几天几夜,甚至半年、一年。如果以智慧来观照,当下就把烦恼照破掉,烦恼立刻就无影无踪了。

“如调野马,制伏其所不应行。”当烦恼生起,力量正值壮大之时,我们不要给它提供生长的土壤、水分、肥料,要用戒律来制止。

“于应行处,努力进趋。由学此戒,则能调心。”戒律不仅有止恶的一面,还有行善的另一面。戒律的要领还有一个说法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学了戒律,就可以调心。但仅靠戒律来调心,会很生硬。一些人虽然持戒持了很多年,但因为没有智慧来照破当下的境界,因此,仍然苦苦恼恼的。没有定力的心,是躁动不安的心,让一颗躁动不安的心不去作坏事,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此,要调伏心,仅靠戒是不够的,还要靠定和慧。仅仅靠戒来调伏心,实际上是意识的力量,虽然意识的力量也能成为串习、习惯,但是这种习惯必须靠环境来维护,否则长时间靠意识的力量,那是不容易做到的。

“具定者,谓于善恶行之止作,依于正念正知,心内寂住,定学随生。”

此明善知识十德之二:具定。

定,即是把心专注在一个境界上,让这种心念稳定地延续。不能够产生定的力量有二种:昏沉、掉举(散

乱)。平常人的心就在这二种心念之间摇摆不定,所谓“心念无常”。为什么心念会无常?因为我们内心有很多频道(念道),这些频道会依次轮番在我们心中产生作用,心就会跳跃不定:一会儿想诵经,一会儿想出去走一走……心定不下来,正像《心经》上说的:颠倒梦想。没有定力就坐不住。在一个道场不能长期住下来,也是没有定力的表现。

“谓于善恶行之止作,依于正念正知”,对于善恶行的止作。止,是止恶;作,是作善。即对于止恶作善的行为。通过对戒律的学习,我们对行为的止作,应该有明确而清醒的认识,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对于应该做的事情,就应当把心安住这件该做的事情上,在做的过程中,要保持正念、正知。正念:相对于贪嗔痴、妄想的念头,清净而有定力的念头。正知:对境保持清醒的觉照。

“心内寂住,定学随生。”把心安住在善的所缘上,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力量,这种力量就会使心不致摇摆不定,也就是定力。比如说,喜欢看书或是喜欢玩电脑的人,时间长了,他在看书或是玩电脑的过程中,也有定的成分在。但是,看书和玩电脑的定,是把心粘

在某个境界上,执著这个境界,甚至还伴奏着贪嗔痴,因此是不能引发智慧的。

“具慧者,谓依于止,观察真谛,净慧即发。”

此明善知识十德之三:具慧。 始终让心止在一个境界上,对这个境界进行智慧式地观照。这种观照,来源于对经教的学习而获得的无我空性,以无我正见去观察所缘境。以缘起性空的正见去观察所缘境的过程中,我执、法执的力量就会慢慢地消融了,随之,般若智慧就会被引发出来。 前面讲过,善知识要具备戒定慧三德,唯有具备此三学的功德,才能真正地帮助我们调伏贪嗔痴。从戒的意义上来说,戒仅仅在于止,定能调伏住贪嗔痴;而慧的开发,更进一步地彻底地断除贪嗔痴。戒定慧三德对贪嗔痴三毒的调伏程度是不一样的。打个比喻:戒律可以烦贼捆住,定力可以降伏住烦贼,智慧则可以把烦贼杀掉。同为调伏,但程度不同。

“如是虽具三学证德,尚嫌不足,复虽博通三藏,具足多闻。如格西仲登巴云:‘大乘师者,须任说一事,皆能贯通无量经义。正修持时,了知三学之差别功能,成何利益,现于所化之机、其心行为

何状况。”

此明善知识十德之四:教富饶。 善知识要有丰富的经教知识,博通三藏。

可见格鲁派系统确实非常重视戒定慧三学。本论开篇讲到阿底峡尊者证德的时候,是以戒定慧三学来衡量的;《菩提道炬论》修学系统,也是以戒定慧三学来建构的,不似道次第论以三士道来建构,这是二部论典的不同之处。从迦当到格鲁,都非常重视佛法正统的路线:戒定慧三学。抉择一个善知识的成就,也是要从三学的证德来衡量的。

“如是虽具三学证德,尚嫌不足,复虽博通三藏,具足多闻。”但是,作为一个弘吅法的法师,仅仅具备三学的功德,尚嫌不足,还要广泛地通达经律论三藏。

“如格西仲登巴云:‘大乘师者,须任说一事,皆能贯通无量经义。”仲登巴格西说:作为一个大乘的弘吅法法师,应该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即随便说一件事情,都能够和各种经论融会贯通。中国的早期,如隋唐及以前的古德,他们确实有这样的能力。智者大师“九旬谈妙”,大师讲《妙法莲华经》,一个“妙”字就讲了九十天;宗喀巴大师曾有三次合讲多部经论记载,分别为:十七部、二十一部、二十九部,都是在一天同时开讲的。这二位大师的风格是不一样的,各有千秋。

“正修持时,了知三学之差别功能,成何利益,现于所化之机、其心行为何状况。”一个善知识要对戒定慧三学,每一个项目的修学,对其心行的特征,有何意义,应该如何修学,都要非常地清楚。同时,对于所教化的弟子的心行、根基,也要有智慧观察,能了解掌握。这样,才有能力视机设教。否则,不论何人来自己这里修学,就告诉别人:我这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别的没有!这样是不行的。可见作为一个具格的说法师,是

7

很辛苦的。作为个人的修行,只须懂得一部经论就可以了,但是,一个法师要广泛地弘吅法,要教化无量的众生,只懂一部经论是不行的。众生需要什么,你就要讲什么,这个要求是很高的。

“通达真实或教理者,谓以胜慧达法无我,或由现量证得。此若未能,即以教理而能通达者,亦可。”

此明善知识十德之五:通达真实。

通达真实有二个层面:最高的层面是以般若慧、空慧通达无我的真理,即通达空性,这是由现量证得的。如果不能做到以现量证得,也可退而求其次:能够通过闻思的正见而掌握无我空性,也是可以的。z当然,这种掌握是教理上的掌握,而不是心行上的通达。这二种通达皆可。

“又虽通达教理,若功德劣于弟子,或仅与相等,亦为不足。故为师者须具胜于弟子之德。”

此明善知识十德之六:德胜。

所选择的上师的功德要超过弟子。如果所选择的上师的功德不如你,或者仅和弟子相差不多,就不要去依止了。《道德经》中也说:“取法乎上,得之乎中;取法乎中,得之乎下。”

“《亲友书》云:‘所依逊己反成退,平等相依住中流,依较胜者获胜德,是故当依胜己者。具戒得寂定,以及殊胜慧。若依此胜师当超此胜者。’”

《亲友书》也有关于抉择依止师的开示:如果我们所依的上师,或者学问上,或者品德上,不如自己,自己就要退步。如果功德和自己差不多,那么,弟子就会一般化,不会有太大的进步。如果所依上师的功德是超过自己的,那么,就会得到殊胜的

功德。所以,我们要依止一个超过自己的依止师,这个老师要具备戒定慧三学,这样,我们就能够获得相的戒定慧三学的功德。

“如普穷瓦云:‘我闻前辈传记时,自然生起向上心。’又塔懿(噶当格西)云:‘惹真寺诸尊宿,为我及诸后学视线所集。’故善知识之功德,有须胜于己之必要。”

此处引了二个大德的开示。普穷瓦说:我听到这些前辈高僧大德的传记,自然就会生起崇高的向上心。尤其是刚出家的沙弥,要多读这些高僧的传记。以佛菩萨及这些高僧大德为榜样,荷担如来正法。多看这些高僧的传记,我们就会引发对佛教、对社会、对众生生起的慈悲心和责任感。如果总是看到佛教界不如法的事情,时间长了,就会觉得:唉,不过尔尔,没什么了不起的,那就会自甘堕落。塔懿格西说:惹真寺过往的诸位高僧大德,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是我和大家修行的目标所在。经常忆念这些高僧大德的功德,就会引发我们内心崇高向上的心和崇高的品质。我们向往什么,就会成就什么。我们忆念什么,最终就会成就什么?为什么要念佛?我们念佛,就是念佛菩萨的品德,念佛就可以引发我们内心中相应

的高崇品德。最近,我在研修《普贤行愿品》的过程中也慢慢发现,这种通过忆念佛菩萨功德而修行的奥妙,在于:念什么,就会成就什么。念佛菩萨,就会成就佛菩萨的功德,心就会和佛菩萨相应。修行就是这么修起来的。因此,我们所依止的善知识的功德要超过我们,我们才可以看到一些希望,经常忆念上师的功德,自然也就会不断地进步了。

“上之六德,仅为师者成熟自利之相。其余则为摄受他之功德。如云,‘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德移于余,唯为说法令解脱。’”

以上六德是善知识自己本身要具备的素养,即从调伏自身方面来谈。善知识不仅要有自利之德,还要有调伏他人、利益他人之德。善知识帮助我们的意义在哪里?

“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德移于余,唯为说法令解脱。”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其他宗教有拯救之说,而拯救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如基督教的“因信称义,因信得救”,只要信,上帝就让你进入天堂。印度有条著名的河流叫恒河,印度教徒把恒河称作“圣河”,每天到一定的季节,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跳进恒

河中去沐浴,以为就能洗掉罪业。如果这样的话,那恒河中的鱼,不是早都到解脱升天堂了吗?但佛陀度吅化众生不是这样的,佛陀利益众生不是靠水来清洗众生的罪业,而是要自己去忏悔的;也不是用手摸一下,就把有情众生的痛苦给解脱掉了。佛陀也不能把自己的功德转移到众生身上,佛陀解脱众生痛苦的方式,就是阐说佛法。我们从佛陀那里得到的利益,就是依法修行,依法得解脱,而不是通过其他的渠道。

“如颂所言,善知识欲成熟他人,除为开示正法,令其随须修持之外,更无以水洗罪等事也。彼四法中之善说法者,谓于引导弟子之次第善巧。复能将己法义,运入于所化有情心中。”

此明善知识十德之七:善说法。

“如颂所言,善知识欲成熟他人,除为开示正法,令其随须修持之外,更无以水洗罪等事也。”如上面的颂所言,善知识若要利益众生,只有开示、讲说佛法,令弟子根据佛法去修行,这是正道。仅仅靠摩顶、灌顶、圣水等等,除有加持的作用,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真正解决问题的,只有按戒定慧,按教法去修。

“彼四法中之善说法者,谓于引导弟子之次第善巧。”为什么要善说法?佛陀住世四十九年,主要以音声教化四众弟子,因此,作为一个善知识、依止师,若要有效地引导弟子,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正确的引导很重要。现在佛教界培养不出人才,缺乏正确的引导,也是一个因素。很多学僧在佛学院通过几年的学习,不要说佛法上不能走上正轨,甚至信心道念也会失掉。就是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如果引导正确,学人就可以一步一步走入佛法的殿堂,不论是知见上还是修行上,都会一步一步地成就。但是,我们也不必抱怨教界和外在的环境,自己还要忏悔,因为我们自己没有福报,因此也就没有办法遇到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