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 课程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施工组织 课程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7d03e7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08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屋面工程:不分段,整体一次施工。 楼地面工程:自地下室从下向上施工。 装饰工程 :自下而上,一层一段。

其它工程:门窗安装自下而上,分层安装,安装完进行油漆。

2.3 施工机械选择

地基基础施工阶段,即在拟建房屋西侧安装一台QT1-6塔吊。

主体结构施工所需砖、混凝土、构件和周转材料的水平、垂直运输主要由此塔吊承担。同时在办公楼北端和后楼西端设置一座扣管式井架,以弥补塔吊所安装不到的位置和缓解塔吊吊次,并作为垂直运输砂浆的主要工具。 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拆除塔吊,另在办公楼南端增设一座扣管式井架共同承担装修阶段的垂直运输。水平运输可用双轮手推车。 QT1-6塔吊起重量为2~6t,起重半径8~20cm,最大起重高度40m,起重力矩400kN·m。井架每个4m×2m,卷扬机棚每个1.5m×1.5m,且距离井架不小于15m。 经验算,垂直运输能力满足需要。

2.4 工程中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2.4.1

脚手架工程

搭设顺序:底层水平挑杆—底层大横杆—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斜撑 杆.拉结杆.钢丝绳跳板.剪刀撑.安全网—拆除临时支撑 本工程采用双排脚手架。搭设外脚手架时,必须满足其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

(1)立杆基础要夯实找平,立杆应垂直在金属底座或垫木上,扫地杆应紧贴地而 的立杆端。

(2)架子必须在高度每高4m,水平每隔7m时,脚手架必须同建筑物连接牢固。

(3)架子外侧,斜道和平台要设lm高的防护栏杆和钉18cm的挡脚板或防护网。

(4)脚手架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2m,脚手架必须满铺,离墙不得大于20cm,不得 有空隙和探头板,脚手架搭接不得小于20cm,对头搭接时应架设双排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20cm。

(5)架子两端转角每隔6-7根立杆应设剪刀撑和支杆与地面的角度应不大于60°。

(6)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2-1.8m,钢管脚手架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

1.2m,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5m。

(7)脚手架负荷每平方米不能超过270kg,钢管立杆横杆扣件联结牢固。 (8)钢管脚手架,凡架管有锈蚀、弯曲、压扁、裂纹等情况时均不得使用。

4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2.4.2 砖石工程

砖进场必须随车带材质报告,进场后按规定随机抽样送检,砌筑砂浆所用水泥,进场必须有材质证明,且按规定抽样送检,所有砂子进场必须及时送检,砂浆搅拌采用JDY350型砼搅拌机搅拌,配合比由实验室根据试配通知单和现场搅拌机容量算出每盘材料用量,书写在悬挂于搅拌台显著部位的小黑板上,并派专人监盘,严格控制执行配合比。

砖在上墙前应派专人湿润,严禁干砖上墙,淋在雨中或浸泡在水里的砖不应立即使用。

砖砌体砌筑采用匹数杆,严格将灰缝厚度控制在8-12mm以内,砌筑时采用一顺 一丁挤浆法,避免垂直通缝,以保证砂浆饱满度,转角和内外墙交接处应同时咬搓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地方,应砌成斜搓,且斜搓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如临时间断处留斜搓确有困难,除转角外,也可作成阳搓;沿墙高每500mm配2φ6.5墙体拉结筋,每边伸入墙体长度不得小于1000mm,接搓处灰缝应密实通顺。

砖墙与构造柱交接处必须留大马牙搓,且每层需先退后进,进出必须整齐,以保护构造柱断面。对于构造柱四面均是墙体的,特别应注意成品保护,以免杂物掉入,增加清理难度。 在砌砖墙时,不得在半砖墙、砖过梁上与过梁成60°的三角形范围内、宽度小于lm的窗间墙、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各50cm的范围内、窗洞口两侧18cm和转角处43cm的范围内留置脚手眼。

2.4.3

钢筋工程

钢筋制作采用集中制作,现场人工绑扎,其绑扎质量必须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构造柱做法符合GB329(一)的要求。 当钢筋品种、规格不齐需代换时,应先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理技术核定资料后,方可代换,钢筋进入现场首先必须对出厂合格证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要求,同时现场按规定对其抽样送检,经检验后方可使用。 制作好的成型钢筋必须分部位进行挂牌堆放,钢筋焊接必须严格按照焊接规范由持证上岗的焊工进行操作,在施焊前必须进行试焊,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焊接,焊接接头也必须按规定抽样送检。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采用1:2水泥砂浆制成20×20与钢筋保护层等厚度的垫 块,垫块上埋有铅丝,铅丝与板或梁下部筋绑扎牢固,呈梅花状均匀布置。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为防止踩踏变形,应采用板凳筋作架立筋,板凳筋间距为lm,直径为φ18, 下脚与下部钢筋绑牢。构造柱钢筋绑扎易移位变形,钢筋骨架在绑扎完成后即采用临时钢管支撑定位。对于跨度较大的梁,同时为防止钢筋骨架变形,应先将梁底模支好。再绑扎钢筋骨架。墙体拉接筋按规定留设。

厨卫现浇板均有管道穿过,管道要预留孔洞,孔洞穿过钢筋处,不可将钢筋截断, 因洞口不大,可将钢筋弯曲以绕过洞口,为保证日后硷施工质量,在管

5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道预留洞口均设2道φ18的管道箍筋,管道箍筋与上下板筋绑扎牢固。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应按建筑布置图中所示的位置及详图所示埋件要求预埋好铁件。钢筋铁件绑扎预埋完毕后,经质量监督部门及建设单位现场代表和公司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2.4.4

模板工程

设计模板图→模板拼装→刷脱模剂→弹模板位置控制线(距模板500 mm)→模内杂物清理→墙体复线→找平或铺胶条→钢筋、管线、盒、洞预埋隐检完毕→支外侧模板→安装穿墙螺栓→支内侧模板→支钢管斜支撑→调整加固模板→预检模板并签字→硷浇筑→养护→检验硷强度→拆模申请→审批申请→拆模→修整模板→刷脱模剂→码放模板→进入下一循环。

本工程就其工程量而言,现浇部分占主要部分,但现浇部分较多的构造柱采用组合钢模板,钢管柱箍(间距≤600mm)控制其断面尺寸,圈梁采用预先制作好的木模,楼板底模采用竹胶合模板,下垫50×80mm的木枋,并在其背而用红油漆编号,为防止 竹胶板浸水脱胶,可在使用前采用合成树脂将边缘封闭。

本工程模板支撑系统一般采用80-100mm水平横杆每层加三道(或中间加一道斜槽),钢管立管支承在地而上时,地而应填平夯实,并加热50mm厚热木,钢管平直,其垂直允许偏差不大于1200。

模板和支撑必须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的正确性,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竖向模板和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而,在安装过程中,和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在安装过程中,应临时固定好,以防倾覆 模板拆除一律按各部位模板的受力情况、混凝土强度达到的时间及拆模顺序进行拆模,构造柱、圈梁等现浇构件侧模在硷浇筑后三天内拆模,悬挑构件及现浇板,由于其上承力,故均要其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去底模。

拆除钢模时严禁乱抛掷,应集中放置并及时修整,涂刷隔离剂,拆除胶合板和木模时,应先撬开一角,然后用木杭推移尽量减少损耗,拆下来的模板清理,修补刷上隔离剂后在规定的地方堆放整齐待用。

2.4.5

混凝土工程

因本工程属一般砖混结构宿舍,现浇硷工程量大,采用现场搅拌硅与购买商品混凝土,现场配备2台JDY 350型强制式搅拌机。

(1)原材料:水泥应使用质量稳定的大厂水泥,且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 告,砂、石粒径级配合理,含泥量及有害成分不超过规范规定。

(2)必须有实验室提供的配合比,并根据材料的供应时间,砂、石的含水率变化 情况,及时调整配合比,衡器必须定时校验,硅搅拌必须实行开盘申请制

(3)硷浇筑时由塔吊吊到浇灌部位,浇灌硅时要有专人护模。

6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4)硷振捣要有专业人员,做到快插慢拔,不能过振和漏振,振动棒应尽量避免 碰撞钢筋骨架和模板

(5)每个流水段现浇圈梁、构造柱应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构造柱待楼层砌体完 工后一次浇筑,构造柱必须先砌墙体,后浇柱砼。

(6)砼养护期不得少于3天。砼中可掺入早强剂,并适当延长搅拌时间,保证砼的 质量水泥进场必须有合格证,且必须随机抽样送检,经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现场搅拌的砼的配合比,必须由现场将水泥、砂石随机抽样到实验室试配,由实验室出具由现场先试配而出的配合比试验单。施工现场按实验室出其的配合比,根据现场搅拌机容量换算出每盘用量,写于悬挂于搅拌台侧的小黑板上,严格按分盘用量称量,雨季材料含水率过大,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从水量中扣除,以保证砼质量,当砂、石来料中含泥量过高超过规范中规定要求时,应适当冲洗,以确保砼质量。

浇筑砼前,必须一次备齐工程材料,以免停工待料,浇筑前应先清除模内垃圾等杂物,检查模板缝隙及孔洞是否堵严,在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为防一各临时停电停水,事先应在浇筑地点储备一定数量的原材料以及人工搅拌振捣用的工具,以防止出现意外的施工停歇缝。构造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10cm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此工程由柱高均未超过3m,可从柱顶直接下灰浇筑,砼振捣时,下面也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浇筑梁的砼时,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浇捣时必须紧密配合,每层下料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挑梁、构造柱结点钢筋较密,浇筑此处砼时宜用细石子同强度等级砼浇筑,并用小直径振动棒振捣。浇筑板时,可用平板振动器或用振动棒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井用铁插尺检查砂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振捣矜构件时,振动棒或平板振动器不能直接接触钢筋或预理铁件。砼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后加以覆盖和浇水,每日浇水至少三次,使砼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不小于7昼夜。 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 a.施工缝的留置 每层顶板按两个流水段划分,梁、板施工缝留置在跨中1/3的范围内。 b.施工缝的处理 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棍凝土前,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强度不能低于1.2Mpa,且应剔除表面的浮浆,用气泵将杂物吹净,做预检记录。浇筑前先浇一层30-50mm厚与混凝土成分

相同的减石子水泥砂浆,注意砂浆厚度均匀且必须在初凝前浇筑砼。 2.4.6

门窗工程

门窗安装流程为:弹水平控制线→门窗框固定一检查校正、钉牢→框周嵌固→安装门窗扇及小五金门窗。安装时,门窗框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规定,钉要牢固、平直、无锤印,与墙间空隙应用沥青麻刀灰填塞密实,并不得污染框面。禁止用水泥砂浆填缝,不允许出现门窗框被水泥砂浆咬合现象,且窗台抹灰时应内高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