灏忓姣曚笟鐝暟瀛︽诲涔犺璁?- 鐧惧害鏂囧簱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灏忓姣曚笟鐝暟瀛︽诲涔犺璁?- 鐧惧害鏂囧簱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7f8b4c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2

“数的认识”过关测试题

1.在2、6、0、1.2、5、-78、51、32%、-21、

7

、31这些数中,自然数 100

有( ),负数有( ),奇数有( ),偶 数有( ),素数有( ),合数有( )。

2.王伯伯用20分钟读了一张29800字的报纸,平均每分钟大约读( )字,3.分钟读( )

了这张报纸的 ,也就是( )%。

( )

4.百万位上的2表示( ),十位上的2表示( ),百分位上2 表示( ),千分位上的2表示( )。

5.一件羊毛衫标价a元,打八折出售,这件羊毛衫的售价是( )元。 b

6.9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约数是( )。如果 =c(a、b、c都

a 是不等于0的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

7.如果把 的分子加上21,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108.一个三位数,个位上的数是偶数又是素数,十位上的数是奇数又是合数, 百位上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这个三位数是( )。

9.两个数相除商是6.38,如果把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除数的小数点 向左移动一位,商是( )。

10.把3米的钢管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 )米,其中的3段是全长的 ( )%。

11.4.8元=( )元( )角 6.15时=( )分 320秒=( )分( )秒 3070克=( )千克 800毫升=( )升 4米80厘米=( )米

12.填写下面的表格: 小 数 分 数 0.25 5 8 1.5 3 4 从大到小排序 百分数 国 家 中 国 俄罗斯 美 国 28% 40%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精确到 \万\位 面积(km) 读 作 9600000 17075400 9372614 加拿大 9970610 二、明辨是非. 1.十个百分之一是一个千分之一。????????????( ) 2.自然数没有最大的,也没有最小的。??????????( ) 3.12的倍数中,24最小;12的因数中,6最大。????? ( ) 4.在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自然数中,最小的是9。????? ( ) 三、慎重选择.

1.用4、2、6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中,3的倍数有( )个。 A、3 B、4 C、5 D、6

2.如果a×b=c(a、b、c都是不等于0的自然数),那么( )。 A、a是b的倍数 B、b和c都是a的倍数 C、a和b都是c的因数 3.下面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

8108

A、300× B、300÷ C、300÷

999

4.某种商品降价10%后,售价是90元,这种商品原来的售价是( )元。

A、10 B、100 C、80 四、走进生活.

1. 用给出的数填空,使下面这段话清楚地表达一件合理、完整的事,每个 数只能用一次。

12.5 100 6 40 8 60 张老师带( )元去买( )本书,每本书的定价为( )元,实际按( )折的折扣买了这些书,花了( )元,找回( )元。

2. 星星矿泉水标注的容量是550ml,在抽检中测得实际容量超出了2ml, 记作+2ml,那么-2ml表示什么?矿泉水作了以下标牌“550ml(±5ml)”, 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3.数字游戏:

(1)用0、1、2、3四张数字卡片,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 (2)在0、1、2、3和它们组成的两位数中: ?素数和合数各有哪些?奇数和偶数呢?

?哪些数有公因数2?哪些数有公因数5?哪些数有公因数3? ?2、3、5的公倍数有哪些?

(编写单位:张桥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朱正祥

参加编写人员:朱正祥 张磊 黄春荣 常泽群)

数 的 运 算

第1课时 (总第4课时)

一.教材分析

【复习内容】教科书第十二册第87页“整理与反思”及“练习与实践”的1~8题。 【知识要点】

1.计算整数加.减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计算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但不管是整数加.减法,还是小数或分数加.减法,计算时都是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直接相加.减。

2.计算整数乘.除法都要按法则进行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再根据因数里一共有几位小数,在积里点上小数点;小数除法把除数化成整数来除,要注意小数点的处理。分数乘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数除法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

3.这部分内容与以往教材相比,有以下几点不同:

①关于乘法:4个6,可以是4×6,也可以是6×4;4×6读作4乘6,4和6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做因数。

②关于除法:新教材中没有给出“第一种分法”和“第二种分法”等名称。 ③对小数和分数的混合运算不作要求,对分数中的假分数不要求化成带分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正确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及整数计算法则与小数计算法则之间的联系,能正确进行计算。让学生掌握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这种关系进行验算。并在计算过程中熟练地进行估算。

2.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依据具体算式灵活地选择计算方式,体会不同计算方式的价值。

3.使学生根据提议正确理解数量关系,合理选择和组合信息。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理解相关的基本数量关系,掌握与百分数有关的计算。 二.教学建议

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重点抓住以下几点进行: 1.重视学生的口算。第一学段的要求是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第二学段的要求是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2.加强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3.鼓励算法多样化。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4.练习过程中要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第一学段要求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学段要求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简单的小数.分数的混合运算也是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5.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避免对应用

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的训练。对于较繁杂的计算,允许学生借助计算器进行计算。

6.对于每分钟的口算量,数学课程标准中没有作具体要求。 三.知识链接

1.认识乘法(教科书二上P1) 2.认识除法(教科书二上P30)

3.小数加法和减法(教科书五上P47)

4.小数乘法和除法(教科书五上P68、P86) 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科书五下P80) 6.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教科书六上)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及法则

1.通常所说的四则运算是指什么?(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四则运算的意义各是怎样的?

2.整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 小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加减起] 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

3.分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进行计算。)

4.整数乘法和除法是怎样计算的?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分数乘除法是怎样计算的? (二)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8题。

1. 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题。先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再交流总结出相关的口算方法。如果部分学生口算有困难,可以允许他们现写出计算过程,再写出得数。

2. 完成“练习与实践”第2题。让学生一组一组地进行计算,通过比较和交流进一步弄清各种运算的计算方法。

3. 完成“练习与实践”第3题。这一题的估算练习只要求学生估算整数加.减法和乘法。

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各题的验算方法。这一题的演算方法可以是多样的,重点是让学生养成验算的意识和习惯。

5.完成“练习与实践”第5题。先让学生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再依据算式说说怎样计算。要让学生分析简单的数量关系,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用口算.笔算.估算还是用计算器算。做这4道题不难,关键是让学生以这4题为例,讨论什么情况下用口算,什么情况下用笔算,什么情况下用计算器算,什么情况下只需要估算,加深对这几种计算手段施用情况的感悟。

6.完成“练习与实践”第6题。先帮助学生理解场景中的信息,再让学生正确理解相应的数量关系,合理选择.组合信息。

7.完成“练习与实践”第7题。先让学生弄清应纳税款是多少元的14%,再独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