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最苦与最乐》精品教案语文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最苦与最乐》精品教案语文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801588b89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2

《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梁启超

一、教学目标:

1、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文章流畅而又凝练的语言。 3、了解本文严密论证的方法。

4、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三、教学难点

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课文导入:

居里夫人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奋斗。”张潮却随笔写下:“人莫乐于闲”。“闲”能读书;游名胜;交益友……快乐是我们所需求的,亦是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要素。

细翻自己人生的扉页,想必有许多事令你痛苦或快乐,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苦与乐的认识。

展示课题:最苦与最乐 (二)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著名的学者。广东新会人。189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变法失败流亡日本,先后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全集》。 (三)字词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契约(qì) 揽(lǎn) 悲天悯人(mǐn) ...2、解释词语: 莫若:不如。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四)朗读感知,理清结构:

1、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填写以下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答案理清课文结构,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3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4、5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五)谈苦:(研读第一部分)

先请两位同学朗读1、2两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1、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 。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 。

知足、安分、达观、责任

2、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3、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

举例: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 延伸: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

4、作者认为责任有种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 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六)论乐:(研读第3段) 先请大家齐读第三段。

1、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来形容尽责任之后的乐呢?请大家找出来,并讲讲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明确:有关句子有: (1) 古语——如释重负,

含义:本来担心或害怕的紧张心情得到了缓解。 (2) 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含义: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3) 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含义: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作用:形象生动地说明尽了责任之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快乐自由的境界。 2、作者认为这种乐的决定权在谁呢?结合文中语言谈谈你的理解。(幻灯片20) 明确: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有关句子: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七)担责任:(讨论第4、5自然段)

先请男女生分别朗读这两节。

1、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要说明什么? 名言:

①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含义:君子一生担心对社会国家所负的责任没有做好,因而终身都处于忧虑之中,但不会有一朝一夕对个人的遭遇的激愤。

②曾子——任重而道远

含义: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 ③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含义:一直走到死的时候才放得下,不也是很远了吗? 学生小组讨论后总结:要说明“人生当勇于承担负责”。

2、作者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点拨:从文中找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 小结: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

3、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内容呢?为什么这样说? “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

明确:说明了“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

文中句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卸却责任”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解除责任”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

4、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学生讨论后回答,最后一段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

点拨: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最乐 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最苦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最乐 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最苦 (八)赏析语言:

1、小组分析讨论本文的语言,看看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点拨:句式——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等。 论证方法——引证、例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

好处: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论证方法的变化,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2、找找本文有哪些修辞手法,看看它们对本文的语言由那些帮助? 点拨:修辞手法——排比、设问、反问等。 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

好处:文中的排比俯拾皆是,这造成了文章流畅气势,设问、反问等不再与上题重复。 (九)小结本文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良心受责备 ① 有苦才有乐

最苦:未尽责任 范畴与程度 ② 苦中有真乐

分说 最乐:尽了责任 苦乐的关系 ③ 责小得小乐

举圣贤例子 ④ 责大得大乐 总说 承担责任 获得快乐 (十)拓展延伸:

1、请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

例:知足常乐、苦尽甘来、苦中作乐、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教师就发表内容,予以相关的教育。

2、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看法,说说作为学生应尽到什么责任。 您虽不能左右天气,但您可以改变心情。 您虽不能改变容貌,但您可以展现笑容。 您虽不能逃避现实,但您可以勇敢面对。 您虽不能样样如意,但您可以事事尽力。

参考答案:

① 培养热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利益的责任感。 ② 建立自信,要有毅力,勇于面对失败。 ③培养学习的责任感。 (十一)反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