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河江源水电站引水枢纽初步设计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大通河江源水电站引水枢纽初步设计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80fc671cc17552706220861

大通河江源水电站引水枢纽初步设计

期(年)]为50年(P=2%),校核[重现期(年)]为100年(P=0.1%)。 1.5.2 坝线的选定

本阶段选择了三条坝线,上中两坝线相距160m,中下坝线相距1154m。为保证装机容量不变的条件,上中坝线的正常档水位均为2522.00m,下坝线的正常挡水位2622.80m,主要通过库区淹没、枢纽建筑物和引水建筑物投资的综合比较,确定上坝线为本阶段的推荐方案。

1.5.3 推荐方案工程总体布置

江源水电站由枢纽、引水系统和厂区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

枢纽为一综合建筑物,负担着引水、泄水和冲啥等任务,引水系统在大通河的左岸,有一孔进水口、砼压力管道、压力隧洞,总长6820.998m。直径均为6.50m,调压井一座,内径18m。

调压井为阻抗式,前接隧洞,后经过一段隧洞与厂房压力管道相连,机组供水采用一管三机。

厂区由主厂房、副厂房、尾水渠、升压站和管理区等建筑物组成。尾水渠采用梯形断面,末端与大通河相接。

管理区设在厂房上游II级阶地上,通过新建的跨大通河桥可与青冈公路相连接。 1.5.4 建筑物的布置、型式及主要尺寸

1>枢纽总长163.1m,从左到右一次布置有土坝、泄洪冲砂闸、表孔泄洪闸(实用堰)、溢流坝和重力坝,进水口布置在泄冲闸上游处。闸(堰)墩顶部确定在高程2625.00m。 2>引水系统由进水口、砼压力管、引水隧洞、调压井和压力钢管组成。进水口位于书虐左岸,砼管和隧洞均为有压力圆形断面,内径6.50m,线路总长6821m,其中砼管长48m,隧洞总长6773m。

调压井为阻抗式,直径18m,阻抗口3.20m,总高度为32.50m。

机组采用一管多机,卜形分岔供水,主管管径5.8m,岔管直径为3.00m,管道外包砼的钢管。

1.6 机电及金属结构

金属结构依据工程区水文气象、冰情及各部位金属结构特点,设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闸门、拦污栅6类十套。金属结构总的用钢量为336t,起闭设备总重72.5t。

9

大通河江源水电站引水枢纽初步设计

1.7 施工

1>交通

本工程枢纽区河谷较为狭窄,施工营地拟规划四处,分别在枢纽附近、厂房附近和两个支洞旁。工程区距省会西宁市175km,距门源县城60km。青冈公路通过工程区,对外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工程所用水泥采用甘肃省永登水泥厂,钢材采自西宁,木材可从门源县采购。

2>导流标准和方案

导流建筑物级别为5级,枢纽工程一期、二期围堰挡水标准均选用设计洪水重现期5年,其相应全年最大洪水流量790m3/s,汛前枯水期最大洪水流量449790m3/s(6月)。

采用河床内分期导流施工方式,一期工程首先利用枯水期草土围堰和土石围堰挡水,河水由束窄后的右岸河床通过,完成泄洪闸、进水闸及泄冲闸和实用堰之间的闸坝及上下游纵向浆砌石围堰的施工。导流是时段为第一年11月~第二年9月底,相应最大流量为970m3/s。

二期工程利用右岸上下游横向土石围堰和纵向浆砌石围堰挡水,第二年11月~第三年5月底的流量由一期完成的泄冲闸通过,完成溢流坝、重力坝和截渗墙2612.2m高程以下和上下游铺盖、消力池及海墁的施工,相应时段最大流量为240m3/s。汛期(6月~9月)来临时,容许基坑过水,暂停施工,待洪峰过后,继续进行坝体砼浇筑;10月~12月流量由已经浇筑完成的坝体挡水,泄冲闸过流,期间完成枢纽所剩余的工程。

厂区导流标准亦按5年一遇洪水设计。利用尾水渠上的预留砂砾石坎挡水,厂房基坑全年施工。 3>总进度

根据本工程的枢纽特点和施工条件,确定本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总工期为28个月,其中施工准备期为2个月,主体工程施工期25个月,完建期1个月。

1.8 水库淹没及工程永久占地

设计洪水标准:P=50%,重现期2年,洪峰流量489m3/s;校核洪水频率标准按10%,重现期10年,洪峰流量1000m3/s。库区回水长度4.17km,按照泄水建筑物的泄洪能力,在正常挡水位的条件下,可满足校核洪水标准,考虑冰盖的影响和起闭闸门所需的时间水位,淹没按坝前的正常挡水位+1.0m确定,即2623.00m。

工程永久占地28亩,库区淹没耕地31亩,浸没耕地62亩,公路改建475m,搬迁人

10

大通河江源水电站引水枢纽初步设计

家1户。

1.9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护

江源水电站由于规模小,有少量土地淹没和浸没,对社会环境无大的不利影响。工程的兴建,必将增加当地群众的就业机会,清洁能源的利用也将有利于减少对林木的砍伐,进而促进自然环境的改善。因此,工程的修建对环境的有利影响远远大于不利影响。

环境保护设计主要内容有:弃渣厂保护、工程区渣厂整治与利用。恢复植被,水质保护等。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投资暂按300万元计。

1.10 工程管理

江源水电站属5等,为低坝无调节引水式电站,不承担防洪任务,枢纽对洪水无调节作用。拦河坝、发电系统和厂房,以及金属结构,均应定期维护、检查和检修。工程管理由电站自身承担,电站设电长一人,统一管理电站的生产运行、生活。运行班的职责是负责电站的生产与运行,包括闸门启闭、拦污机的清污、厂房内机组的运行等。

1.11 结论及建议

1.11.1 结论

1>江源水电站的建设能充分利用大通河水能资源,工程规模较小,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基本清楚,建设条件好。

2>工程区水文资料是由上游尕大滩站、下游天堂站、连城站、享堂站较长系列实测数据分析插补还原而得,精度高,成果可靠。

3>工程区无突出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当地建筑材料丰富,易于开采。 4>电站兴建后,对环境无不利影响。 5>电站装机容量42MW。 6>工程建设总工期28个月。 1.11.2 建议

由于引水系统较长,建议做调压井的波动试验,验证调压井断面的合理性,并为隧洞结构计算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

11

大通河江源水电站引水枢纽初步设计

2 水文气象

2.1 流域概况

大通河属黄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湟水的最大一级支流,黄河的二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的木里山,源头海拔高程4320m,整个流域面积15130km2,河道总长度520km,主河道平均坡降4.52‰。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青海省刚察、祁连、海晏、门源、互助、民和等县和甘肃省天祝、永登两县,最后于甘青两省交界的享堂峡汇入湟水,然后汇入黄河。

流域形状似一窄长矩形,水系呈羽毛状分布,流域北岸为祁连山,南岸为大通河、达板山,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河源至门源为上段,河长322km,该段地势较高,气候寒冷,浅山和滩地上覆盖着湿寒植物。河源处植被覆盖率达100%;河流中段,河长192km,该河段山势高耸,林木成片,峡谷连着峡谷,在天堂寺一下,森林减少,耕地增多,河道呈阶梯状;河流下段,河长40km,植被稀少,连成至享堂间,河岸阶地上均为灌溉良田,径流由降水、冰雪融化和地下水补给,以降水补给为主。大通河年径流变化不大,切上游植被良好,水土流失较少,悬移质含沙量较小,水流清澈。

江源水电站位于大通河中游,枢纽位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仙米乡龙浪村,厂房位于仙米乡久干村,距下游雪龙滩水电站(已建成)枢纽5km处。江源水电站枢纽断面以上集水面积10176km2。大通河流域水系及江源水电站位置示意图见图2-1。

2.2 气象

大通河流域深居西北内陆,气候受东南海洋季风的影响和蒙古高压的控制,具有冬长暑短、雨热同期、日照时长、年降水少、蒸发量大、垂直分布明显和昼夜温差大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江源水电站邻近有门源县气象站,根据门源县气象站点观察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0.50℃,年降水量525mm,年蒸发量1137.4mm,年日照时数2657h,最多风向为西北和东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