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习题集(附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药物分析习题集(附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86d3705964bcf84b9d57b3b

二、填空题

1. 芳酸类药物的酸性强度与 苯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及取代位置 有关。芳酸分子中苯环上如具

有 羧基 、 羟基 、 硝基 、 卤素原子 等电负性大的取代基,由于 这些取代基的吸电子效应 能使苯环电子云密度降低,进而引起羧基中羟基氧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和使氧-氢键极性 增加,使质子较易解离,故酸性 增强 。

2. 具有 水杨酸结构 的芳酸类药物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与 三氯化铁 反应,生成 紫 色配

位化合物。反应适宜的pH为 4~6 ,在强酸性溶液中配位化合物分解。

3. 阿司匹林的特殊杂质检查主要包括 溶液的澄清度 、 水杨酸 以及 易炭化物 检查。 4. 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 酸碱滴定法 、 紫外分光光度法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5. 两步滴定法用于阿司匹林片剂的含量测定,第一步为 中和 ,第二步 水解与滴定 。

三、简答题

1.请说明阿司匹林片剂采用两步滴定法的原因及解释何为两步滴定法?

答: (1)因为片剂中除加入少量酒石酸或枸橼酸稳定剂外,制剂工艺过程中又可能有水解产物(水杨酸、醋酸)产生,因此不能采用直接滴定法,而采用先中和共存酸,再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测定。 (2)第一步,中和:取片粉、加入中性醇溶液后,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至溶液显紫色,此时中和了存在的游离酸,阿司匹林成了钠盐。第二步:水解后剩余滴定:在中和后的供试品溶液中,加入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置水浴上加热使酯结构水解、放冷,再用硫酸盐滴定液滴定剩余的碱。

四、计算题

1. 称取对氨基水杨酸钠0.4132g,按药典规定加水和盐酸后,按永停滴定法用亚硝酸钠滴定液

(0.1023mol/L)滴定到终点,消耗亚硝酸钠滴定液22.91ml,求对氨基水杨酸钠(C7H6NNaO3)的 百分含量?(对氨基水杨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5.0) 解:

2. 取标示量为0.5g阿司匹林10片,称出总重为5.7680g,研细后,精密称取0.3576g,按药典规

定用两次加碱剩余碱量法测定。消耗硫酸滴定液(0.05020mol/L, T=18.08mg/ml)22.92ml,空白 试验消耗该硫酸滴定液39.84ml,求阿司匹林的含量为标示量的多少?阿司匹林的相对分子质 量为180.16。 解:

第七章 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一、选择题

1. 盐酸普鲁卡因常用鉴别反应有( A )

(A)重氮化-偶合反应 (B)氧化反应 (C)磺化反应 (D)碘化反应 2. 不可采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的药物是( D )

(A)Ar-NH2 (B)Ar-NO2 (C)Ar-NHCOR (D)Ar-NHR 3. 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时,一般均加入溴化钾,其目的是( C )

(A)使终点变色明显 (B)使氨基游离 (C)增加NO的浓度 (D)增强药物碱性 (E)增加离子强度 4. 亚硝酸钠滴定指示终点的方法有若干,我国药典采用的方法为( D )

(A)电位法 (B)外指示剂法 (C)内指示剂法 (D)永停滴定法 (E)碱量法 5. 关于亚硝酸钠滴定法的叙述,错误的有( A )

(A)对有酚羟基的药物,均可用此方法测定含量 (B)水解后呈芳伯氨基的药物,可用此方法测定含量 (C)芳伯氨基在碱性液中与亚硝酸钠定量反应,生成重氮盐 (D)在强酸性介质中,可加速反应的进行 (E)反应终点多用永停法指示

6. 对乙酰氨基酚的化学鉴别反应,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E )

(A)直接重氮化偶合反应 (B)直接重氮化反应

(C)重铬酸钾氧化反应 (D)银镜反应 (E)以上均不对 7. 用外指示剂法指示亚硝酸钠滴定法的终点,所用的外指示剂为( E )

(A)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 (B)淀粉指示剂 (C)酚酞 (D)甲基橙 (E)以上都不对

8. 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将滴定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滴定被测样品。其原因是( A )

(A)避免亚硝酸挥发和分解 (B)防止被测样品分解

(C)防止重氮盐分解 (D)防止样品吸收CO2 (E)避免样品被氧化 9.用外指示剂法指示亚硝酸钠滴定法的终点,所用的外指示剂为( E )

(A)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 (B)淀粉指示剂

(C)酚酞 (D)甲基橙 (E)碘化钾—淀粉指示剂 10.用永停滴定法指示亚硝酸钠滴定法的终点,所用的电极系统为( B )

(A)甘汞-铂电极系统 (B)铂-铂电极系统

(C)玻璃电极-甘汞电极 (D)玻璃电极-铂电极 (E)银-氯化银电极

11.对乙酰氨基酚由于贮存不当发生水解或酰化不定全均易引入对氨基酚。因此需控制限量,其方

法为( C )

(A)在酸性条件下与三氯化铁反应 (B)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反应 (C)在碱性条件下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生成蓝色配位化合物 (D)与铜盐反应 (E)与氨制硝酸银反应 12.盐酸普鲁卡因属于( D )

(A)酰胺类药物 (B)杂环类药物 (C)生物碱类药物 (D)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 (E)芳酸类药物 13.对乙酰氨基酚的化学鉴别反应,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D )

(A)直接重氮化-偶合反应 (B)直接重氮化反应

(C)重铬酸钾氧化反应 (D)水解后重氮化-偶合反应 (E)以上都不对

+

14.亚硝酸钠滴定法是用于测定具有芳伯氨基药物的含量加酸可使反应速度加快,所用的酸为( C )

(A)HAC (B)HClO4 (C)HCl (D)HNO3 (E)H2SO4

15.重氮化反应的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测定中的主要条件有以下几种,其中不正确的条件是( E )

(A)加入适当的溴化钾加快反应速度 (B)加过量的盐酸加速反应 (C)室温(10~30℃)条件下滴定 (D)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滴定 (E)滴定管尖端不插入液面下滴定 16.下列哪个药物不具有重氮化偶合反应( A )

(A)盐酸丁卡因 (B)对乙酰氨基酚 (C)盐酸普鲁卡因 (D)对氨基水杨酸钠 17. 中国药典采用( B )法指示重氮反应的终点。

(A)电位法 (B)永停法 (C)内指示剂法 (D)外指示剂法 18. 下列哪些基团不能发生重氮化反应( B )

(A)芳伯氨基 (B)芳烃胺基 (C)芳酰氨基 (D)取代硝基苯

二、填空题

1.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因分子结构中有 芳伯氨基 结构,能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有

酯键(或酰胺键) 结构,易发生水解。

2. 利多卡因在酰氨基邻位存在两个甲基,由于 空间位阻 影响,较 难 水解,故其盐的水溶

液比较 稳定 。

3. 对乙酰氨基酚含有 酚羟 基,与三氯化铁发生呈色反应,可与利多卡因和醋氨苯砜区别。 4. 分子结构中含 芳伯氨 或 潜在芳伯氨 基的药物,均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盐酸丁

卡因分子结构中不具有 芳伯氨 基,无此反应,但其分子结构中的 芳香仲胺 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 N-亚硝基化合物 的乳白色沉淀,可与具有 芳伯氨 基的同类药物区别。

5. 盐酸普鲁卡因具有 酯 的结构,遇氢氧化钠试液即析出白色沉淀,加热变为油状物 普鲁卡因 ,

继续加热则水解,产生挥发性 二乙氨基乙醇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同时生成可溶于水的 对氨基苯甲酸钠 ,放冷,加盐酸酸化,即生成 对氨基苯甲酸 的白色沉淀。 6. 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加入溴化钾的作用是 加快反应速率 ;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① 加快反应速率 、② 亚硝基的酸性溶液中稳定 、③ 防止生成偶氮氨基化合物 ,但酸度不能过大,一般加入盐酸的量按芳胺类药物与酸的摩尔比约为 2.5~6 。

7. 重氮化反应为 分子反应 ,反应速度较慢,所以滴定不宜过快。为了避免滴定过程中亚硝酸

挥发和分解,滴定时将滴定管尖端 插入液面下 ,一次将大部分亚硝酸钠滴定液在搅拌条件下迅速加入使其尽快反应。然后将滴定管尖端 提出液面 ,用少量水淋洗尖端,再缓缓滴定。尤其是在近终点时,因尚未反应的芳伯氨基药物的浓度极稀,须在最后一滴加入后,搅拌 1~5 分钟,再确定终点是否真正到达。

三、鉴别题

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药物 1.盐酸普鲁卡因 2.盐酸丁卡因

3.对乙酰氨基酚 4.肾上腺素

解: 1.盐酸普鲁卡因具芳伯氨基,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产生橙黄至猩红色沉淀。

2.盐酸丁卡因具有仲胺结构,可与亚硝酸反应,生成乳白色沉淀。 3.对乙酰氨基酚具有酚羟基,可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呈蓝紫色。

4.肾上腺素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呈翠绿色,再加氨水即变紫色最后变成紫红色。

四、简答题

1. 在亚硝酸钠滴定法中,一般向供试品溶液中加入适量溴化钾。加入KBr的目的是什么?并说明

其原理?

答:使重氮化反应速度加快。

因为溴化钾与HCl作用产生溴化氢。溴化氢与亚硝酸作用生成NOBr。

若供试液中仅有HCl,则生成NOCl由于生成NOBr的平衡常数比生成NOCl的平衡常数大 300位。所以加速了重氮化反应的进行。

2.试述亚硝酸钠滴定法的原理,测定的主要条件及指示终点的方法?

答:(1)原理:芳伯氨基药物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重氮盐,用永停或外指示剂法

指示终点。

(2)测定的主要条件

加入适量的KBr加速反应速度 加入过量的HCl加速反应 室温(10~30℃)条件下滴定 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滴定 (3)指示终点的方法

有电位法、永停滴定法、外指示剂法和内指示剂法。 药典中多采用永停滴定法或外指示剂法指示终点。

五、计算题

1. 精密量取呋喃苯胺酸注射液(标示量20mg/2ml)2 ml置100 ml容量瓶中,用0.1mol/lNaOH稀释

至刻度,摇匀取出5.0 ml置另一容量瓶中,用0.1mol/lNaOH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71nm测A=0.586。已知E1cm=594 L=1cm,计算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解:(1)计算公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