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8afa0b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de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一、选择题

1. 在下列四本著作中,你在哪本书中不能看到有关唐太宗的事迹

A. B. C. D.

【答案】C

【解析】题干考查的是唐太宗时期的文学成就.C项《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没有唐朝的历史记载。所以答案选择C

2.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开元盛世的相关史实。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由题干中的关键词:唐玄宗,可以判断盛世局面可能是开元之治或者开元盛世。结合教材可知,文景之治是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治世局面;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时期的盛世局面;康乾盛世是清朝康熙到乾隆时期的盛世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仓库

1 / 9

充实,人口显著增加,史称“开元盛世”。因此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 东汉 B. 三国 C. 隋朝 D. 唐朝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众筒兜水”的关键词可知是筒车。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农民创作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它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故选D 4. 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的是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明朝 【答案】A

【解析】图片中①处58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 如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作品《步辇图》(局部).此图背后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2 / 9

A. 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 B. 鉴真法师东渡日本

C. 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D. 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答案】C

【解析】唐朝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取材于唐贞观八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事件,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因而《步辇图》背后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ABD和《步辇图》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

6. 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A. 隋炀帝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可知,这位皇帝是唐太宗。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统治时期,虚心纳谏,重用贤能;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7. 乾陵武则天陵墓前立有著名的“无字碑”,传说是武则天想让后人来评定自己的功过是非。以下对她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奖励生产,促进社会生产发展

B. 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 她的统治没有使社会有任何变化和进步 D. 重用人才,提拔任用了许多有才干的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女帝武则天的内容,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所以C说法是不正确的。

3 / 9

8. 根据“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可以揭示唐朝盛世的由来 ①经历太宗、武后、玄宗诸朝②唐朝基本国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③国内安定、未曾有政局动荡④科举制发挥积极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武则天的知识,武则天的统治,郭沫若称之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我们可以判断出①②④所述均是正确的,③所述太绝对,故答案选C。

9. 古代有一位商人,他经常把货物经过大运河从杭州运到北京去。请你仔细想想,这位商人最早应该是生活在下列哪个朝代 A. 西周 B. 秦朝 C. 汉朝 D. 隋朝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的关键词是“经过大运河从杭州运到北京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隋炀帝开辟京杭大运河,使我国南北方经济交流进一步加强,所以答案选D

10. 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

A. 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通济渠 D. 邗沟 【答案】A

4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