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秦汉文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第二编 秦汉文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8d26dc15fbfc77da269b146

情,形式上与楚辞没多大差别,也用带“兮”的语句。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及司马相如的《长门赋》等骚体赋上承楚辞,下启西汉中期的新体大赋。 从武帝到东汉中叶的二百多年间,是汉赋的兴盛期,这个时期主要是新体大赋,代表作家有枚乘、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扬雄、班固、张衡等。西汉初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大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代表新体大赋的最高成就;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东汉新体大赋的两篇力作。

从东汉中叶到汉末的一百多年间,是汉赋的转变、衰落期。由大赋转变为抒情小赋,张衡的《归田赋》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蔡邕的《述信赋》、赵壹等 贾谊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是《吊屈原赋》、《鵩鸟赋》。 枚乘是粱园文学群体的杰出代表,其赋体作品以《七发》最为著名。 《七发》的艺术特色:

1、用铺张、夸饰的手法来穷形尽相地描写事物,语汇丰富,词藻华美,结构宏阔,富于气势。刘勰说:“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文心雕龙·杂文》)

2、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对事物做逼真的描摹。

3、在结构上,《七发》用了层次分明的七个大段各叙一事,移步换形,层层逼进,最后显示主旨,有中心,有层次,有变化,不象后来一般大赋那样流于平直呆板。 司马相如及其《子虚赋》、《上林赋》 大赋的特点:

司马相如是汉大赋的代表作家。大赋代表汉赋的最高成就,是汉赋的主流。概括地说,它的特点是:

1、规模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一般都在千言以上;2、手法内容上,极度地铺张扬厉,用夸张的手法,富丽的词藻,侧重铺叙描写京都、宫苑、宫殿、山川等壮丽事物,以及诸侯、帝王的政治、军事、射猎等生活;3、主旨上,既美且刺,一方面大力宣扬大汉帝国的声威与气魄,歌颂帝王的功德;一方面又对帝王政治上的过失、生活上的奢侈进行讽刺和劝谏,客观上却形成了“劝百讽一”的效果。4、行文结构上大多采用主客问答方式。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开头是序,通常是赋中人物的简单对话,交代出赋中人物问对的缘由,以引出正文;中间部分是正文,主客双方彼此夸耀和辩难;结尾往往以一方向另一方诚服告终,揭示出讽谏意。5用韵和语言上,韵散相间,开头的序一般用散文体;中间的正文,以韵文为主,夹杂一些散文。语言句式上,以四、六言为主,杂以三、五言。 汉赋(大赋)的美学特征:

繁富靡丽是汉大赋美学风貌的主要特征。 东汉抒情小赋

1、纪行赋 东汉的纪行赋主要有班彪的《北征赋》,班昭的《东征赋》,蔡邕的《述行赋》。2、述志赋:张衡的《归田赋》标志着由大赋向抒情小赋的过渡。《归田赋》构想出一个充满自然情趣的田园景象,表达作者对仕途污垢的厌恶。该赋篇幅短小,语言清新自然,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也是汉代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体赋。

赵壹的《刺世嫉邪赋》,揭露批判时政,笔锋犀利,犹如匕首投枪式的杂文。这篇赋对封建集权制社会的揭露、批判是大胆而深刻的,无论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已超过了“怨刺”文学的界限,而更接近于“诗人的愤怒”,这在整个汉赋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第四章 汉代诗歌 乐府的含义:

1. 秦汉时国家设立的音乐机关 2. 由乐府机关所收集整理的民间歌诗 3. 后世文人仿作的合乐或不合乐的古体诗 4. 唐宋及以后的词曲,亦有乐府之名 《乐府诗集》及乐府民歌的分类

宋·郭茂倩收集历代各类乐府诗,上起陶唐,下迄五代,编撰《乐府诗集》一百卷。他又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类:(1)郊庙歌辞,(2)燕射歌辞,(3)鼓吹曲辞,(4)横吹曲辞,(5)相和歌辞,(6)清商曲辞,(7)舞曲歌辞,(8)琴曲歌辞,(9)杂曲歌辞,(10)近代曲辞,(11)杂歌谣辞,(12)新乐府辞。分类较为全面系统,也给了民歌以应有的地位。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叙事诗的基本成熟。

运用戏剧性的独白和对话描绘人物性格。 比兴与铺陈。

语言朴素自然,生动活泼,富于生活气息。 五言与杂言为主的形式。 《孔雀东南飞》及其艺术特色

此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是我国现存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1.人物形象的成功刻划。2.比兴与铺陈。3.叙事详略得当,结构完整紧凑。 4.语言的个性化。

人物形象

刘兰芝:聪明、美丽、勤劳能干、纯洁善良。她体贴丈夫,孝敬公婆,是封建社会劳动妇女的化身。她性格的主要方面是不屈不挠的反抗,是沉着、果敢和不卑不亢的自尊。

焦仲卿:性格的主要方面是纯洁、笃实、正直,对爱情专一。与兰芝的刚烈相比,显得外柔内刚。

焦母和刘兄:都是封建家长制的典型。焦母主要表现为专横、凶恶,刘兄则主要表现为粗暴、势力。但冷酷、残忍则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文人五言诗:现存最早的五言诗,见于《水经·河水注》引晋杨泉《物理论》中的秦代《长城谣》。

现存第一首文人五言诗是东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

较早的文人五言诗尚有张衡《同声歌》、秦嘉《赠妇诗》、赵壹《刺世疾邪诗》、郦炎《见志诗》及辛延年《羽林郎》、宋子侯《董娇饶》等。 “苏李诗”与“古诗十九首”,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古诗十九首》,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其内容不外游子思妇和伤时失意两类。情调以感伤为主。

其思想内容: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如《今日良宴会》、《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驱车上东门行》(“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如《西北有高楼》感叹知音难逢。《明月皎夜光》写朋友离我而去。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涉江采芙蓉》、《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