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学案(预)新人教版选修3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高中生物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学案(预)新人教版选修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8e2b041ed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d

2.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1)问题:河流各级支流的集水区域,水土流失严重。

???(2)对策?保土蓄水

?

耕作措施

?措施??林草措施

????生物措施

整体性原理??

应用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工程学原理

(3)案例:我国甘肃陇南地区“九子登科”的治理模式。 3.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1)问题:土地荒漠化严重。

(2)对策:森林或草原的植被恢复、水土保持。

(3)遵循的原理:①物种多样性原理;②整体性原理;③协调与平衡原理。 (4)案例:“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 4.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1)问题:人们对湿地进行排水和围垦,已经破坏了地球上80%的湿地资源。 (2)对策:

①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

②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以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3)遵循的原理:①整体性原理;②物种多样性原理;③协调与平衡原理。 (4)案例:鄱阳湖的生态恢复工程。 5.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

(1)问题:矿藏开采后造成土体、土壤和植被乃至整个地区生态系统的破坏。 (2)对策: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 (3)遵循的原理:①协调与平衡原理;②整体性原理;③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4)案例:我国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 6.城市环境生态工程

(1)问题:垃圾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 (2)对策: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3)遵循的原理: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②协调与平衡原理;③整体性原理。 (4)案例:张家港、大连、厦门等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5

二、生态工程发展的前景

1.“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的实验及启示

(1)设计目的:制造一个人工模拟的生命支持系统,以验证人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利用人工生态工程,仅仅依靠太阳能,能否维持生存。

(2)失败原因:温度失调,“大气与海洋”比例与地球相差甚远,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猛增,氧气减少,不足以维持人和动物的生存。

(3)启示:使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深化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尽管科学技术已很发达了,但人类仍没有能力完全模拟出自然生态系统。

2.我国生态工程发展前景的分析与展望

(1)生态工程特点: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 (2)存在问题:

①难以设计出标准化的生态工程样板。

②设计缺乏高科技含量,生态系统的控制缺乏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支持,缺乏理论性指导。

探究案答案: 一、生态工程的实例

1.结合教材P118~120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和地理学知识,思考国家为什么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兴建“三北”防护林工程?

提示:“三北”防护林跨越我国13个省551个县,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环境的质量关系到这一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关系到下游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如黄河上游的水土流失容易导致下游地区的洪水泛滥,而危害巨大的沙尘暴的发生也与这一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关系密切;同时这里自然矿产资源丰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案例中,当初人们为什么要围湖造田?为什么说“退耕还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实施这一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提示:主要原因:我国历来人多地少,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围湖造田种植农作物,以生产更多的粮食;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没有认识到湖泊的巨大生态调节功能也是重要原因。

退耕还湖不仅包括退耕地为湖区,还包括退耕后湖区上游以及湖区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重要的是原耕地上居民的迁移,解决迁出居民的生活和就业等问题,是退耕还湖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

3.在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案例中,恢复植被的措施是植树和种草,为什么不是种植农作物?怎样合理地筹划养殖肉牛的数量?

提示:矿区土壤条件恶劣,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代之以适应性强,耐旱的灌木、草和树。

6

首先要考虑到牧草的产量,以草定畜;从外地调运饲料要考虑饲养成本;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土地对粪肥的承载力,以及对粪肥的加工或利用情况,要保持在承载力范围以内,以免养殖规模过大,粪肥数量巨大而造

二、生态工程发展的前景

你认为我国现在面临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我国生态危机:不是单纯的环境污染问题,而是与人口激增、环境与资源破坏、能源短缺等问题结合在一起的“并发症”。

课堂练习案答案

1.C 2.D 3.C 4.A

5.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及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2)以沼气工程为核心,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自养需氧型 生产者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