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易错生字归因及对策研究》结题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小学三年级语文易错生字归因及对策研究》结题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9098875a1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a

人数 所占本班比例

40人 75﹪ 13人 24﹪ 学生现有的识字、记字的方法 识字方法较为机械:如反复书写、反复练习,数笔画,加一加

哪些字容易写错 形近字、笔画较繁琐的字 结论:学生的识字兴趣不是太高,班里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好的识字,写字的习惯,学生的识字方法较为机械,对于形近字,笔画较为繁琐的字容易写错。

(二)实施阶段——从多角度分析错别字的原因

在我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错别字,我积极动脑思考,认真研究,并积极查找相关资料,我总结出学生易错字的原因,具体如下:

1、查阅心理学书籍,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

小学生的视、听、知觉是有选择的,所接受信息的强弱程度,影响他们的思考。我查阅了一些心理学的书籍,发现了小学生写错别字跟以下几个方面有着很大的关系。

(1)从注意的角度说: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年龄越小,注意时间就越短,要让小学生将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无趣的写字练习中,小学生是难以忍受的。他更倾向于事先设有预定的目的,

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无意注意。在这样的过程中,错别字现象就有可能产生了。

(2)从感知的角度说:小学生虽然思维能动不断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知觉的精确性仍然不够,知觉的分化水平低。也就是说,在识字过程中小学生只能记住字体的粗略轮廓,而对于字体非常细微的部分,如果没有教师的提醒或训练就往往会忽略。如自己的“己”,小学生在写时往往写成“已”或“巳”。又如辨别的“辨”写成“辩”。

(3)从迁移的角度说: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都叫正迁移。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都是负迁移。有些错别字的产生原因就是一种负迁移。例如,教小学生学写汉字时先教会他们写“戚”“或”“成”“戏”等以“戈”为部首的字来写。这其实就先前的学习即以“戈”为部首的字的学习,对后继学习如学写“贰”“武”“试”等字的一种负迁移作用。当然也可能出现后学习的字,对以前学的字产生一种干扰。

(4)从提取的角度说:提取失败可能是失去了线索和线索错误所致。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那么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提取失败理论,也被称为的“舌尖现象”或“话到嘴边现象”。用这一理论来解释错别字现象,那就是,错别字产生的原因,也许并不是学生字型构建失败。学生字型的构建也许是正确的合理的,可是当他提取时,也就是说他想写出来的时候就失去了线索,就可能产生

错别字。这就是有些小学生明明知道这个字怎么写,还会写错别字的原因。

结论:错别字的出现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关。 2、观察学生作业习惯,从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进行分析。

小学生自控力不强意志较薄弱,写作业时浮躁,做完不检查,写不出时还会胡乱写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代替。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学生做作业的习惯、态度、情绪等与作业中是否出现错别字有很大的关联,错误率高的学生往往存在以下不良习惯: (1)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有的小学生可能经常处在一些嘈杂的环境中,养成了不专心或东张西望等不良习惯。他们写字时往往是手中在抄,脑中却在想其他的事。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在同一作业中,以不同的写法来写同一个字,前面一个写得很好,后面却冒出一个错别字来。比如抄“惊讶”的“讶”,前两遍是言字旁的“讶”,到了第三遍就写成了竖心旁的“讶”了。这种错误恐怕只能归结为“粗心”现象,跟学生作业浮躁 、做完不检查的陋习有很大关系。

(2)只求速度,不求正确。学生在一起做作业时,出自好胜心的驱使和“做完作业就能玩”的诱惑,往往有意无意地比“速度”。由于生理、时间、复习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提取以前学过的生字时出现暂时遗忘,又不能认真耐心地分析、追忆,或通过字典寻求帮助,而是为赶时间匆匆动笔,至于书写正确于否,是抱着“碰运气”的想法。

(3)只求形似,不求神似。有些小学生书写汉字时,往往只限于最后把字写对了,不注意书写笔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忽视笔顺规则,就不易在头脑中构建和强化字形的整体性,也不易更快地形成字与字的联系,牢固地掌握字形。这种“依样画葫芦”的做法常常一不留神就写出错字来。

结论:错别字的出现与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关。 3、研究汉字规律,从汉字本身进行分析。

汉字的结构特点给小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汉字由不同的笔画、偏旁、部首,按不同的数量、空间位置、布局方式组合搭配而成。要掌握这么大量的文字符号,的确比学拼音文字费劲。有关实验表明,在刺激呈现时间相等的情况下,年级高的被试者除认出汉字的大体轮廓外,还有时间继续分辨细节;而年级低的被试者则仅能够看出大体轮廓,所以他们常做出更多的错误反应。

(1)字形相似,只有一两笔不同:如未-末、己-已、处-外; (2)字的笔画相同,但位置不同:如上-下、干-土、庄-压; (3)字的结构相同,但位置不同:如陪一部。

另外,一字多音,一字多义,同音字、形近字多,这些是汉字的特点,是学生在学习上的难点,也是导致学生写错别字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论:错别字的出现与汉字本身的结构特点有关。 4、调查语言环境,从身边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