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试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中考地理试题-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9276a3850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e

中国的自然资源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整理 李保胜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对人口及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

①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 ②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③毁林开荒 ④节约用电 ⑤节约用水 ⑥植树造林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6.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查,绘成下图资料。读图回答1~2题。

A.煤矿──南少北多 B.石油──南多北少 C.太阳辐射总量──东多西少 D.水

1.长江流域以北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相比,水资源和耕

资源──东少西多

地的分布特点是( )

读图,完成7~8题。

A.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少水多 B.长江流域以北地多水多

7.此图表示我国在资源调配方面的措施是( )

C.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多水少 D.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少水

A.南水北调工程 B.北煤南运工程

C.西电东送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

2.为了合理调整水土资源的配置,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正在建设的巨大工程是( )

8.该资源的调配直接反映了我国( )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A.水资源季节变化大 B.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C.能源季节变化大 D.矿产资源空间分

C.南水北调工程 D.黄河小浪底工程

布不均

3.我国居民每天使用塑料袋的数量在30亿以上,仅每天买菜就用掉10亿个。塑料袋在方便居

9.在西南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

民生活的同时,却污染了环境,危害了人体健康。对使用塑料袋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绿色环保 ②污染环境 ③危害人体健

A.防治水污染 B.人工降雨 C.改变当地气候 D.兴修水利设施

康 ④浪费资源

10.下列用水方式,不合理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A.减少农药、清洁剂的使用 B.无节制的开采地下水

4.下列生活行为不符合“绿色、节能、低碳”的是( )

C.严格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D.一水多用

A.垃圾分类与回收,废物再利用 B.出门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

11.我国的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C.使用环保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 D.人走不关灯,保持房间常明

A.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5.为了明天更加美好,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养成的好习惯是( )

-可编辑修改-

C.占多少,垦多少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2.在各种海洋污染中,对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 )

A.石油污染物 B.工业废水 C.固体垃圾 D.农药化肥 13.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资源 B.煤炭资源 C.土地资源 D.森林资源 14.下列生活行为不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

A.上学、放学轿车接送 B.衣服尽量手洗,很少使用洗衣机 C.充电器不用时及时拨下插头 D.尽量少使用空调

“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有360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阅读材料和图4“中国荒漠化土地现状图”,完成15~16题。

15.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的是( )

A.新疆 B.内蒙古 C.西藏 D.宁夏 16.全球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全球降水量减少 B.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C.过度垦殖、过度放牧 D.农民进城、土地抛荒

2011年3月26日是“地球一小时”日,倡导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熄灯1小时,回答问题。

17. “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①倡导节约能源 ②保护环境 ③关注全球气候 ④保护野生动物 A.②③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④ 18.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的主要规律是( )

-可编辑修改-

A.东南多,西北少 B.东南少,西北多 C.夏秋多,冬春少 D.夏秋少,冬春多

19.“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洗碗时尽量使用洗涤剂 B.经常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C.垃圾分类放置、分类回收 D.过节时给朋友寄送很多的贺卡

20.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有半数以上城市缺水。今年春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面积干旱。下列属于节约用水的措施是( )

①跨流域调水 ②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③修建水库 ④工业用水循环使用 ⑤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⑥及时关好水龙头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 21.下列自然资源中,全部属于矿产资源的是( )

A.煤炭、淡水 B.铁矿、煤炭 C.阳光、石油 D.天然气、森林

据人民网2011年5月18日报道,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已降至100立方米,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缺水形势异常严峻。据此资料回答22~23小题。

22.造成北京缺水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用水量过大 B.位于我国半干旱地区,降水少 C.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D.北京地区河流不多,水量不大 23.为了节约用水,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②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③开采地下水 ④实行阶梯式的水价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下列地区与其资源优势的对应,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 B.黄土高原──森林资源丰富 C.东北平原──草场资源丰富 D.华北平原──水资源丰富

25.201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从长远来看,漫画(图12)中的行为可能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

①沙尘暴增多 ②农业持续增产 ③水土流失严重 ④水旱灾害减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6.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内陆的高原、盆地 B.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C.南方的山地、丘陵 D.北方的高原、山地

27.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B.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C.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D.引黄济青工程可以缓解青岛市用水紧张的状况 28.“引黄济津”潘庄线路应急调水工程于2010年10月24日正式通水。这条线路经德州,自此,萧条寂寞了40年的南运河开始流淌着汩汩的黄河水,为将来的勃勃生机注入

“复活”的水源。绵延德州境内166公里的水带,带来的不仅是“为有源头活水来”,更有30万亩良田得到灌溉,补充近2亿立方米的地下水,润泽了德州这座缺水的城市。

关于本工程,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B.为了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C.这次调水补充和改善了德州的地下水环境 D.这次调水改善了德州的生态和农业环境

29.右图漫画中所反映的情况,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全球变暖 C.臭氧层破坏 D.酸雨污染

30.洞庭湖平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 林地 C.草地 D.沙地

中国陆地面积略多于美国,耕地总面积却少于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读中国、美国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回答31~32题。

31.图中表示中国耕地总面积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2.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少于美国的原因是 A.中国的陆地面积多于美国B.中国平原面积广阔

C.中国耕地总面积少于美国,人口数量远大于美国D.美国“人多地少” 33.下表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

总量居世界的位次 人均量占世界平均量 -可编辑修改-

矿产资源 3 1/2 耕地面积 4 1/3 河流年径流量 6 1/4[ 森林面积 6 1/6 。

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自然资源十分匮乏 C.自然资源丰富,品种齐全 D.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34.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其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38.水是生命之源,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滴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请你分析小李在生活中的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将西瓜放在开着的水龙头下冲洗、镇凉 B.用淘米水浇花

C.用水解冻食品 D.洗碗时用过量的清洁剂

A.①水田 ②林地 ③旱地 ④荒地 B.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草地

39.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 2007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应对水短缺”。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2/3供水不足,

C.①旱地 ②水田 ③荒地 ④草地 D.①旱地 ②水田 ③荒地 ④林地

其中1/6严重缺失。如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为

35.右图中黑点反映的是我国哪种矿产资源的分布( )

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在世界各国首都中居百位之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A.金矿 B.煤炭 C.石油 D.铁矿

材料二 2010年11月5日,“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市召开,论坛提出了“海水

36.有人说中国是资源大国,又有人说中国是个资源小国。下

西调,引渤入新”的设想。

列说法正确的是( )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南沿海降水_______,西北内陆降水__________。解决降水

A.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丰富

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B.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贫乏

(2)我国已兴建了大量水库,用于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其中位于长江流域最大

C.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的水电站是_____________。

D.自然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丰富

(3)你认为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可采取哪些节水措施?(至少写出两点)

37.关于右图所示漫画的说法,正确的是( )

40.下图为“我国地形类型示意图”,读图填写图中

A.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

部分数字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12分)

B.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浪费

(1) 地形区

C.解决图示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D.解决图示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可编辑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