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基坑支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92aac123968011ca3009139

南侧N-E轴向北 1—18轴间(7.8区域 )进行开挖。○3.开挖A-E轴14-19轴间(地下室部位13区域)由南至北,先挖至-3.6米处.○4开挖地下室部位土方(详见开挖示意图).○5开挖第五区域(6-19轴间A-E轴).具体开挖见附图二,以便基础结构施工。为防止边坡塌方、坑底隆起等不利因素,不得出现大面积堆载,基础开挖的土方全部运至现场以外,不得就近堆放,以免造成堆积荷载,影响附近工程施工。 4.基础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基础垫层底),如出现砂层还必须采用机械辗压,压实.(若基底无细砂层,根据设行要求,本工程基础须座于第3层—细砂层,基础需继续开挖至细砂层).方可进行基础结构施工(具体按现场实际情况确认)。

5. ○1地下室底板部分土方采用大开挖放坡1:1.5,四周增加砌筑挡土墙(具体做法详见附图一),以防地下砂层滑坡。○2为保证地下室基坑土方施工安全,每天进行测量观察,防止基坑边坡受力塌陷.○3地下室A轴线(东侧)靠道路段,采用规格Η200长8米的工字钢打入基坑边缘进行护坡.插入土层不低于4米.以防道路滑坡塌陷. 6. 护壁方案设计依据

①、据本工程地勘报告提供的相关物理力学参数,基坑四周的环境条件;

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正太集团有限公司 9

6、 ○《辽宁省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暂行办法》

六. 质量安全要求和措施

1.、开工前应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测量人员熟悉图纸。

2.、认真执行样板制度,经质检人员检查作样板,并做好支护工作,将支护工作做好后,经技术人员检查良好后,也作为施工样板,继续护壁工作。

3、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有关规章、规程和工程各项制度。 4、现场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并设置专职安全员随时检查工地安全生产情况,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反映并排除。

5、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工由项目负责人及安全员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把安全落实到人,做到安全施工有奖,违章受罚。

6、加强用电安全措施,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0的相关条文,电器设备的检修,必须由专职电工进行,施工用线必须用绝缘线,严禁带电操作,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开关,开关箱中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保护器的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小于0.1s。

7、工地安全用品配备齐全,如设备防护品,消防设备及劳保用品。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穿戴好劳保防护品。

8、现场设备必要的安全标志及标语,基坑坡肩四周搭设临边防护栏,栏杆高度1.2m,下横杆离地高度0.5m~0.6m.

正太集团有限公司

10

9、工地人员必须遵守的规定,技术不熟练人员不能顶岗操作机具,严禁酒后作业。

10、施工中遇到地下管线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现场施工负责人,待有关人员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七、施工监测

施工监测体系的建立是首先保障基坑支护体系的安全,并提供动态数据作为方案修改的依据。包括以下二部分: 1支护体系监测

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雨水、气温、洪水)监测;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周围地表裂缝监测;周围建筑物沉降监察观测;基坑周围地面超载状况监测;基坑渗、漏水状况监测等。

根据该工程特点,本次监测重点为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沿基坑四周布置6个观测点(靠道路侧),以控制基坑位移。观测时间从基坑开挖直至土方回填完毕为止。观测时间间隔为3~7天(随着开挖深度加深,观测周围期缩短。如发现变形速率较大、支护结构开裂等情况,应进一步加强观测,缩短监测时间间隔)。水平位移监控值3.0cm。 2土方挖运监测

基坑开挖挖深度、平整度、坡度、文明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及相关要求进行施工。 八、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方针:质量第一、科学管理、优质服务、不断改进。

正太集团有限公司

11

以上指导思想为我们确保工程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针对该工程制定如下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

为确保该工程质量,必须从组织上、思想上、技术上、物资上、施工中及经济上等诸多环节进行保证,见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1.1质量目标

使全员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把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始终,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运行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1.2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

项目经理:全面领导项目部的质量管理工作,对项目质量负全面责任,是项目质量第一负责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领导制定项目质量计划及质量保证措施,组织贯彻学习有关技术规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审查、核定处理措施及方案。

质量管理部门:制定质量保证手册并验证其执行的有效性,负责质保体系的建立并有效实施,负责项目的达标工作。 工程技术人员:对质量负技术责任,组织实施质量计划和质量措施,处理施工中的技术和质量问题。 2.质量控制

2.1质量文件和资料管理

正太集团有限公司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