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937ae4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19

等服务业发展,优化用地结构,改善环境质量,调整建设强度,适度疏解人口,形成充分展现大同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风貌的核心区。

御东片区:由御东、经济开发区、高新产业区和临空区四个城市组团构成,承担区域性的高端生产服务职能。发挥面向机场与高铁的交通枢纽功能优势,重点发展商务金融、总部办公、教育科研、文化娱乐、创意产业、新型加工业和流通产业,提高就业供给能力,吸引老城疏解人口。构建现代化的生态居住环境,建成花园式的新城区。

口泉片区:由口泉、矿区、南郊和塔山四个城市组团构成,承担传统产业转型示范功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棚户区改造的综合服务功能。以能源工业发展为主题,大力发展清洁型的能源加工产业,推动矿产开采与加工、机械制造业转型提质,鼓励轻型加工业发展,在山西省建成国家综合能源基地的主要承载地。

2、城市组团

古城组团:以传统商业、行政办公、文化休闲、旅游服务和居住功能为主。

十里河组团:主要发展商业贸易和现代物流功能。 铁西组团:主要发展现代物流和居住功能。

御东组团:以商务金融、行政办公、文化休闲、康体娱乐、高等职业教育和居住功能为主。

经开区组团: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总部办公、新兴工业和现代居住功能。

高新产业组团:主要发展现代服务、教育培训、装备制造业和居住功能。

临港产业组团:主要发展新兴工业。

口泉组团:主要发展综合服务、商业贸易和居住功能。

矿区组团:主要发展行政办公、职业教育、商业商贸和居住功能。 南郊组团:主要发展煤电产业、现代工业和居住功能。 塔山组团:主要发展煤电产业和新能源产业。 (三)绿地系统

以大同中心城区外围防护林带和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组成的城郊生态隔离绿环为背景,规划建设“两核、三带、多园、多廊”的点线结合绿地系统。

两核:古城墙环城绿带、文瀛湖公园。 三带:御河、十里河和甘河滨水生态景观带。

多园、多廊:城市多个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绿地广场、城市绿道及带形防护绿地。

(四)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保护 1、历史文化城区 (1)保护原则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全时空、全方位保护大同文化遗产。

保持古城整体格局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考虑其合理利用与永续利用,完善功能、增强活力、改善民生,将传统风貌延续与城市有机更新相结合。

传承大同文化,注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 (2)保护体系

建立历史城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保护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

2、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4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1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项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20项大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老字号、老地名、历史名人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

(五)城市交通规划 1、综合交通枢纽

规划形成由大同站和大同高铁站组成的铁路客运场站体系、4个一级公路客运站和1个二级公路客运站组成的公路客运场站体系。规划城市快速路联通云冈机场,加强机场与城市各组团、客运铁路枢纽和公路客运站的衔接;规划公交首末站,提升机场枢纽的城市公交服务;通过高速公路网络联系都市区腹地。

2、公共交通

中心城区以城乡公交拓展其服务区域,内部以轻轨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汽车和其他方式为补充,形成多层次的分级城市公共客运系统。

3、道路交通

规划“两横两纵”的快速路系统,两横为北环路-西环路-同泉路、西环路-开源街,形成联系口泉片区、老城片区、御东片区各组团间的快速通道;两纵为御河东路、魏都大道南延,形成联系城市南北方向的快速通道。规划形成“十一横二十二纵”的主干路系统,依托主干路网布局,在各组团建立疏密得当、布局合理的次干路系统。

(六)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规划明确了给排水、电力、电信邮政、燃气、供热、环卫等各类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目标、规划布局,并提出统筹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

(七)环境保护与四线管制 1、环境保护

规划明确了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声环境功能区划,提出了水环境保护措施、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声环境保护措施、土壤环境保护措施、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措施。

2、中心城四线管制

城市绿线指中心城范围内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的位置和控制的地域界线。城市蓝线指中心城范围内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主要地表水体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界线。城市紫线指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