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集体备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集体备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951ae8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3

班级平均分是马莉莉的实际分数吗?如果不是,你知道“班级平均分是90分”是什么意思吗?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板书:平均数) 二、自主探究 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读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在情景图中会表示出“同样多”吗? 师:你是怎样表示出“同样多”的? 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还可以怎样说?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每人收集到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 (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师:谁能总结一下平均数的求法? 生: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师: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叫先合后分计算。 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 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 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 师:“哪个队成绩好?”是什么意思?用什么成绩来比较? (预设答案,既可以用平均数来比,页可以用总数来比) 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平,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公平些。 师:你能说出总成绩、每队人数和每队的平均成绩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 每队的总成绩除以每队的总人数等于每队的平均成绩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 (18+20+19+19)÷4 =85÷5 =76÷4 =17(个) =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把多的塑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塑料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生2: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时,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生3:当个数不同,用总数量不能比较出结果时,可以用两组量的平均数来比较。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可以利用移多补少法来求平均数,还可以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来求平均数。 生2:我学会了用数据分析、比较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3:我知道了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五、教学反思: 2、复式条形统计图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95—97页的内容及第98页练习二十三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 1、经历将两个相关联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认识横向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感受图例的作用。 2、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在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3、通过对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以及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理解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地数据、 教学难点: 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尝试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教具学具 :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