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教程[第三版]樊昌信部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通信原理教程[第三版]樊昌信部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95b4a4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03

完美WORD格式

(2)当RB?2f0时,需要以f?RB?2f0为间隔对H(f)进行分段叠加,即分析在区间[?f0,f0]叠加函数的特性。由于在[?f0,f0]区间,H(f)不是一个常数,所以有码间干扰。

习题5.9 设一个二进制基带传输系统的传输函数为

??0(1?cos2?f?0),f?1/2?0 H(f)?? ,其他?0 试确定该系统最高的码元传输速率RB及相应的码元持续时间T。

解:H(f)的波形如图5-8所示。由图可知,H(f)为升余弦传输特性,根据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可等效为理想低通(矩形)特性(如图虚线所示)。等效矩形带宽为

W1?111 ??22?04?01 2?0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RB?2W1?相应的码元间隔 TS?1/RB?2?0

2?0H(f)?0

?1/2?001/4?01/2?03R?10Baud的数字基待信号, 试问系统采用图

习题5.23 为了传送码元速率B5-14 中所画的哪一种传输特性较好?并简要说明其理由。

解:

根据奈奎斯特准则可以证明(a),(b)和(c)三种传输函数均能满足无码间干扰的要求。下面我们从频带利用率,冲击响应“尾巴”衰减快慢,实现难易程度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等三个方面分析对比三种传输函数的好坏。

(1) 频带利用率

33R?10BaudB?10Ba三种波形的传输速率均为,传输函数(a)的带宽为

Hz

其频带利用率

?a?RB/Bb?1000/1000?1Baud/Hz

3B?10c 传输函数(c)的带宽为Hz

其频带利用率

?c?RB/Bc?1000/1000?1Baud/Hz

?a??b??c

显然

所以从频带利用率角度来看,(b)和(c)较好。

(2) 冲击响应“尾巴”衰减快慢程度

(a),(b)和(c)三种传输函数的时域波形分别为

ha(t)?2*103Sa2(2*103?t)hb(t)?2*103Sa(2*103?t)hc(t)?103Sa2(103?t)2

其中(a)和(c)的尾巴以1/t的速度衰减,而(b) 尾巴以 1/t 的速度衰减,故从时域波形的尾巴衰减速度来看,传输特性(a)和(c)较好。

(3) 从实现难易程度来看,因为(b)为理想低通特性,物理上不易实现,而(a)和(c)相对较易实现。

综上所述,传输特性(c)较好。

第六章:

习题 6.6 设有一个4DPSK信号,其信息速率为2400 b/s,载波频率为1800 Hz,试问每个码元中包含多少个载波周期?

解:4DPSK信号的码元速率为

RB?Rblog24?24002?1200 Bd

所以每个码元中包含

1800?1.5个载波周期。 1200习题 6.8 设一个2FSK传输系统的两个载频分别等于10 MHz和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10.4 MHz,码元传输速率为2?106 Bd,接收端解调器输入信号的峰值振幅A?40 ?V,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单边功率谱密度n0?6?10?18 W/Hz 。试求:

(1) 率;

(2)

采用相干解调时的误码率。

12采用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时的误码

解:(1) 2FSK信号采用非相干解调时的误码率Pe?e?r2。 信号带宽为 B?f1?f0?2RB?0.4?106?2?2?106?4.4?106 Hz

A240?10?6r??22n0B2?n12??21600?10?12??3.3 ?1862?6?10?4.4?10因此,Pe?e?r2?1.31?10?7。

(2) 2FSK信号采用相干解调时的误码率为

11Pe?erfcr2 r??1 e?r2?0.19?10?7

22? r??

习题 6.10 试证明用倍频-分频法提取2PSK信号的载波时,在经过整流后的信号频谱中包含离散的载频分量。

证明: 2PSK信号经过倍频-分频电路后,输出信号频率与载波频率相同,但此时信号中不再仅有交流成分,而是包含直流成分,根据第5章的知识可知:包含有直流成分的周期信号(频率与载波相同)的频谱中包含离散的载频分量。

多年的财务工作实践给了我巨大的舞台来提高自已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使我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今后,我将更加注意学习,努力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提高业务学识和组织管理水平,为全县交通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整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