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小学一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95c1f1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0

(4)说说你知道的西湖,它美在哪里? 2.关于杭州的图片展览。

(1)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西湖的照片、图片、整理成册。 (2)按事先设计写说明、布置展览。 (3)组织全班学生观看。 (4)画画心目中的杭州和西湖。

第十九课:乘车去杭州

【教学目标】

1.知道去杭州的路线有很多:陆路、水路等。 2.学习一些乘车的安全事项。

3.指导学生要学会安全旅行,养成文明乘车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不正规的车不乘。

(1)创设情景:一家人去旅行,路上碰到了超载车和没有营运资质的车,怎么办? (2)模拟一家人乘车情况,进行点评。

(3)你知道为什么不能乘坐超载车?为什么不能做不正规的车? 2.乘车注意事项。

(1)演示几个乘车的场景。

(2)讨论怎样文明乘车,哪些行为不安全? (3)讲述乘车时容易发生的危险情况和防范措施。 (4)讲述不安全乘车造成伤害的事例。

第二十课:我国的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观察插图,了解我们主要的传统节日。

2.初步掌握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时间、内容、意义及相应的重要活动。

17 3.培养学生热爱、珍惜我们传统节日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1)大家平时了解哪些节日?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成传统节日与其他节日两类。 (3)你们还知道我国哪些传统节日? 教师随机渗透相关传统节日的知识。 2.看图了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

(1)观察插图,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

(2)师生交流这些传统节日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3)让学生说说这些传统节日中有哪些重要的活动。 3.看谁猜的快。

(1)根据教师提供的主要活动,猜猜是哪一个传统节日。或根据传统节日说出主要活动。

(2)依据正确率,结合速度评出优胜小组。 4.看谁找得快?

(1)教师出示电子日历,结合教材插图(2008年春节在2月7日)随机教学如何查阅日历。

(2)找找今年的传统节日各在农历几月初几?

(3)交流反馈:明确这几个传统节日的农历时间是永远不变的。 5.总结提升传统节日的深刻内涵。 (1)喜欢过我们的传统节日吗?为什么? (2)学了这课后,你有什么感想?

(3)教师总结:传统节日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要热爱、保护、

18 建设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

第二十一课:清明节的活动

【教学目标】

1.知道清明节时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一年中重要的祭祀节日。 2.了解清明节大约在每年的4月4日~~6日,了解清明节的主要活动。 【教学过程】 1.清明节在哪一天。

(1)看插图,仔细查阅这三张不同年份的日历,你发现了什么? (2)交流反馈,教师总结:清明节大约在每年的4月4日~~~6日之间。 2.了解清明节的活动。

(1)今年的清明节你是怎么过的,参加了哪些活动? (2)同桌交流后组织反馈。 (3)看插图,你又了解到什么?

(4)教师总结: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拜祖宗、缅怀革命先烈的节日,也是人们植树和春游的好时节。 3.我会读古诗。

(1)借助拼音,把《清明》这首古诗读通顺。 (2)请几位学生朗读,教师作简单指导。 (3)齐读《清明》。

4.做朵白花献英雄。在教师指导下作简单的白花。

第二十二课:过端午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交流等形式了解端午节的有关传说,对诗人屈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2.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主要活动,了解哪些活动和纪念屈原有关,以及其他一些辟邪驱毒的端午习俗。

19 【教学过程】

1.了解端午节的传说。

(1)每年过端午,家家户户要吃粽子,这是为什么呢? (2)谁知道屈原,你还了解到了什么?

(3)看插图,了解人们吃粽子和纪念屈原之间的联系。 (4)教师具体讲述屈原投江的故事。 2.了解端午节的活动。

(1)过端午,人们除了要包粽子、吃粽子以外,还有哪些活动呢? (2)学生回答后,再看插图。

(3)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赛龙舟,知道赛龙舟是怎样进行的么? (4)教师适当补充:赛龙舟也和屈原有关。

(5)看插图,猜想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佩戴香袋、吃五黄。 (6)学生交流后,教师可根据教学资源适当补充。 3.观察艾蒿和菖蒲。

(1)出示插图,了解艾蒿是有特殊气味的,虫子不喜欢这味道。菖蒲的叶子形状很特别,像一把剑。

(2)每到端午节,好多地方的人们都会在自己家门口插上艾草和菖蒲,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主要是为了驱邪避毒。

第二十三课:牛郎织女的传说

【教学目标】

1.了解七夕节牛郎织女的故事,知道这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教学过程】

1.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1)谁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