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2(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2(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9706ffc770bf78a6529545e

年级:五年级 学科:数学 授课人:刘倩倩 日期:2012年 月 日 第 课时

又如:某市今年修的公路总长是去年的

1111,的意义是:把某市去年修的公路总长看做单位“1”,平均分1010成10份,今年修的公路总长相当于这样的11份。 练一练:

2的意义是:把( )平均分成( ),表示这样( )的数。 55 吃了一个西瓜的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 一年级的人数是全校的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A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如: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米?

3(米);这是求每份是多少,应该用总长÷份数,求出每一份的长度(也就是“341113米的”)。如果用分数的意义来讲,可以说成:把1米平均分成4份,一份就是米,3个米就是米,

44443也就是说“1米的”。

4331因此我们可以把米说成是1米的,也可以说成是3米的。

4443观察3÷4=,可以知道分数可以表示两数相除的结果,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

4用除法列式为:3÷4=

母。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0),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除数a÷b=

a(b≠0) b2,它表示以鸡的只数作为标准,把鸡的只数看作52。 5注意:如果说兔有2只,鸡有5只,那兔的只数就是鸡的

单位“1”,兔的只数相当于鸡的5份中的2份。列成式子是 2÷5=

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是把乙数看作单位“1”,用甲数÷乙数得出的。记住:是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是单位“1”,作除数或分母。 练一练:

( )A 男生15人,女生12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是把( )人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 )份,

( )( )人数相当于这样的()份。 B、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3÷5=

??? 12÷13=???? 23÷56=????

?1÷37=

??? ?C、把下面的分数用除法表示。

37169=( )÷( ) =( )÷( ) =( )÷( ) =( )÷( ) 41249925

年级:五年级 学科:数学 授课人:刘倩倩 日期:2012年 月 日 第 课时

D、 把低级单位改成高级单位(大单位改成小单位),要除以进率。 3分米=(3÷10)=

3米 10 23分=(23÷60)=

23时 60

59分米2=( ÷ ) =( )米2 12分=( ÷ ) =( )时 9cm=( )m 23kg=( )T 16秒=( )分 4、真分数和假分数

①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组合成的叫做带分数。

②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可能等于1或者大于1,带分数都大于1;假分数都比真分数大。 练一练:

A 分母是5的真分数有( )。 B 分子是5的假分数有( )。 二、分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对分数进行约分和通分。

练一练: A

22?816( )31516?44= = = == ?33?824412( )24?46B

3的分子增加6,分母应该( ),分数的大小不变。 4分析:分子增加6,也就是增加了2个3,相当于扩大3倍;要使分数值不变,分母应该增加8,也就是增加2个4,相当于扩大3倍,结果是9。

122、公因数和公倍数。

1,2,3,6是12和30公有的因数,叫做12和30的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或者两个质数一定是互质数。两个奇数或两个合数有可能是互质数,而两个偶数不可能是互质数(都有2)。

两个互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那个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有公因数1.

12,24,36,48??是4和6公有的倍数,叫做4和6的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公倍数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两个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那个数,没有最大公倍数。

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都可以用短除法。 如:12和30

12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26

年级:五年级 学科:数学 授课人:刘倩倩 日期:2012年 月 日 第 课时

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2×3×2×5=60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包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和各自独有的因数。 练一练:

A 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B 8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C 12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D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在实际生活应用中,要根据情况选择方法。

a 一年级有36人,二年级有48人,两个班参加植树,要使每组人数同样多,每组最多( )人。 这是求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

b 甲每隔3天上网一次,乙每隔5天上网一次,问下次两人同时上网是哪天?这是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注意隔3天和隔5天要加1,是求4和6的最小公倍数。 3、约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且分子分母都比原来小的分数的过程,叫做约分。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具体情况可参看互质数部分的) 练一练: A 找出最简分数:

998269803415 1211101351421716B 写出分母是10的最简真分数( )。

约分方法: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或最大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直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为止。如3050的约分和20的约分。

25420204= ?252555注意:有些数不容易看出有公因数几,这时可以把小的一个数分解质因数后再去找出。如34,34=2×17,

51显然51里面没有2,就除以17,正好有公因数17。 练一练:(约分)

32 = 44 = 45 = 30 = 48 = 58 = 46 =

664075547287694、通分

把几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的过程,叫做通分。 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是互质数,就用两个分母的乘积作为公分母进行通分; 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是倍数关系,就用较大的那个分母作为公分母; 一般情况下通分时,应该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进行通分。

27

年级:五年级 学科:数学 授课人:刘倩倩 日期:2012年 月 日 第 课时

如 和

791177?4281111?333 通分: ? ???1299?4361212?336练一练:(通分)

575725757和 和和 和 8121512481278三、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把分数化成小数: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就可以化成小数,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注意用≈)。

如果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只含有2或5这两个质因数,它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我们要记住常用分数的大小:

1=0.5 1=0.25 3=0.75 1=0.2 2=0.4 3=0.6 4=0.8 25554451=0.125 3=0.375 5=0.625 7=0.875 1= 0.1 1= 0.05 88881020把小数化成分数:先看是几位小数,用10,100,1000??做分母写成分数,然后再约分成最简分数。 四、分数的大小比较

1、如果分母相同,就直接比分子,分子大说明取的份数多,这个分数就大。 2、分子相同而分母不同,就直接比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值就比较大。

(分子相同,说明取的份数相同;分母不同说明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分母大说明分的份数多,而取的份数一样,当然分数的值就小。)

5 3 3 4 5 5 5 5

><><887897673、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要先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通分再比较大小。

因为只管比较大小,可以把两个分母的乘积作为公分母进行通分再比较大小;也可以先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进行通分后再比较大小。

如比较大小 7 和 5 可以先通分,用8×6或最小公倍数24作公分母都可以,只要方便比较就行。

86又如比较大小 37 和 25 分子分母的数字比较大,需要先求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比较大小。 72484、分数与小数比较大小:要先统一化成分数或小数再比较。一般来说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大小比较简单。 练一练:(灵活比较大小)

51151357555○○○○○15.1218 122412 1218 12 12【课堂练习】(总分100′,其中卷面2′时间40分钟)

(把每次检测都当作一次真正的考试,去努力、细心的思考和认真完成每一道题,加油,为目标奋斗,相信你一定行!)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