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数字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9b3032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26

为贯彻落实“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关于实施智慧农业工程的部署,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多元投入、多方协同的原则,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领域开展精准作业、精准控制建设试点,探索数字农业技术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和产业化模式,打造一批数字农业示范样板,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信息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农业部决定从2017年起组织开展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

按照农业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要求,(以下简称)在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第垦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展数字农业建设试点。第垦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选择符合申报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的单位---为申报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的单位。

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持续从事该行业生产13年。2016年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评选出88家优秀《企业质量信用报告》,被评选为优秀企业之一。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信用等级较高,能够落实承诺的自筹资金。

具备较好信息化基础。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有效开展数字农业建设试点在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领域中开展了先行探索,并取得较好成效。根据发展规划,近两年以来,在标准化奶牛场现有基础上进行改造,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等措施,开展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规模化奶牛场数据采集与监控、

规模化奶牛场精确饲喂养殖数字化监控平台、基于大数据的奶牛场精细养殖过程控制与调度平台、规模化奶牛养殖业务系统集成与示范应用、基于云平台技术智能化牧场养殖信息采集系统等建设和研究。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具体措施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进入深度调整期,要通过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在节本提质增效中实现转型,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为主转到更加注重消费导向上来,由传统种养为主转到种、养、加、销衔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上来。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出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把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本项目的实施关系居民食品安全、生态环保,不仅对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具有流程优化和提质增效作用,而且对一二三产业融合具有耦合催化作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具体措施,可不断满足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

(2)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新形势下农业的内涵从数量供给发展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供给,农产品供给端开始追求差异化、

品质化和绿色原生态化供给。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数字化为核心,网络化为趋势的信息化产业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农业信息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资源和重要动力,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畜牧业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畜牧业要走向现代化,首先要实现信息化,信息化技术不断深入到畜牧业生产的各环节中,形成了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畜牧业”,给畜牧业这个传统领域注人了新的活力。促进畜牧业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数字畜牧业。实现畜牧业的全面数字化能够加速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和升级,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从而迅速、准确、有效地促进我国畜牧业向先进、稳定、健康的方向高速发展。

本项目充分利用数字化改造传统奶牛养殖,实现奶牛场环境温度、湿度、氨气等进行准确识别与分类,实现对奶牛个体温度、活动量进行准确采集,实现奶牛发情检测,奶牛TMR饲料采食量记录,对畜牧业生产要素实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是加快建设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3)符合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向

健全品种选育、奶牛饲养技术社会化服务等配套体系十分必要,牛群健康和原奶质量的要求也开始受到政府和人民的关注。目前, 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处于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数字畜牧业发展的转型时期,面临着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数字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畜牧业的所有环节全面数字

化,即畜禽生产、信息管理、质量追溯、预警预报等环节全面实现数字化,促进畜牧业生产管理由粗放向精准的转变,保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智慧畜牧业系统建设是第垦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畜牧业发展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的体现,运用智慧畜牧业系统有利于企业规范自我管理,指导科学生产,有利于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提高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匹配度。本项目的实施是现代农业示范区可持续发展根本要求。

(4)是及示范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受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但畜牧业是农业的“短板”,农业内部种养加比例不协调,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占比未达到30%。现代农业“十三五”规划提出做强现代畜牧业,并制定了到2020年农业信息化平台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农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80%,智能化管理等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等的目标。随着奶牛养殖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奶牛养殖需要从数量型转化为质量效益型。通过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加强管理努力提高生产水平,提高奶牛的繁殖率,实现奶牛的精确饲喂,有效预防和诊疗奶牛疾病,充分挖掘规模化奶牛奶牛场养殖潜力,这对整个奶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本项目实施的重要意义所在。“十三五”畜牧业规划将打造垦区成为全国最优质畜产品基地。完善市“智慧畜牧”大数据平台系统,依托互联网+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实现健康养殖的智能监控、生产数据实时可查、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有利于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