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盖瑞 杨光 赵宏斌 康意) 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社会保障学(盖瑞 杨光 赵宏斌 康意) 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9c27e58bb68a98271fefa94

第七章 社会保险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C. 5.C. 6.C. 7.D. 8.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D. 3.B.D.E. 4.C.D.

5.A.B.C.D.E.

三、简答题

1.答:

社会保险分为以下五类: (1)养老保险。 (2)医疗保险。 (3)失业保险。 (4)工伤保险。 (5)生育保险。

2.答:

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相比较,虽然在客观上都具有对基本生活需要的保障功能,都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手段,但二者在以下各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

(1)实施范围和对象不同。 (2)职责不同。

(3)分配原则和保障水平不同。 3.答:

社会保险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强制性。(2)普遍性。(3)福利性。(4)公平性。(5)保障性。(6)互济性。

4.答:

(1)社会保险能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2)社会保险有利于保证社会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 (3)社会保险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4)社会保险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

5.答:

家庭职能缩小,家庭的保障职能需由社会保险取代。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是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以家庭为单位,实行自给自足。就是说以土地为依靠,以家庭为保障单位。由于工业化的生产是社会化的商品生产,就使劳动者在遇到生、老、病、残、死等自身无法克服的田难时,必须依靠社会。

四、论述题

1.试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都含保险二字,但一个侧重社会,一个侧重商业,是一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

(1)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不同。 (2)保险对象不同。 (3)实施方式不同。

(4)保险关系确立依据不同。 (5)保障水平不同。 (6)保费计算方法不同。 (7)给付标准不同。 (8)保险费承担者不同。 (9)经营主体不同。 (10)经营目的不同。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共性 1.历史的、天然的联系 2.保障功能的同一性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

2.试述中国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及其意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84年,开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86年,建立了城镇失业保险制度,1994、1996和1998年分别开始实施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999年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2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型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化的社会保险制度,它不仅要促使职工从“单位人”转变成为“社会人”,而且制度本身要具有经济上的可持续性,并兼顾保险范围、水平和程度的公平性。因此,新的保险制度要改变单位负责、国家兜底的“完全”责任,筹集资金要从单一主体走向多元化,保险待遇与“贡献”挂钩而不是与“身份”挂钩,力求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公平与效益的统一。这正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在改革过程中逐步明确的目标,即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

五、案例分析题

参考答案: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二者在性质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功能定位也不尽相同,不能将商业保险归入我国社会保险体系,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

第八章 养老保险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A 5.A 6.B 7.B 8.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BCE 3.ABCDE 4.ABC 5.ABCD 6.A 7.ABCDE 8.ABCD

三、简答题

1. 答: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养老保险,除了具备社会保险强制性、互济性和普遍性等共同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享受保险待遇的必然性 (2)保障水平的适度性 (3)享受期限的长期性 (4)保障的多层次性 (5)与家庭养老相联系 2. 答:

(1)保险覆盖面有待扩大 (2)保障水平偏低。 (3)管理机制不健全

(4)法律制度不完善, 法律层次低,缺乏约束力。 3.答: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从功能上看,两者都是社会风险化解机制。社会保险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商业保险可以作为对社会保险的补 充,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保险性质不同、 保险范围不同、 保费来源不同、、 保障水平不同和政府功能不同。

4.答:从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和实行情况分析,有以下许多共同的特点: (1)政府的管理功能突出。 (2)法制建设比较健全。

(3)市场机制进入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 (4)养老保险制度的多层次性。

四、论述题

1.答:筹资模式有三个类别即现收现付制、部分积累制和完全积累制。

(1)现收现付制这种筹资模式,要求以近期内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为指导筹集资金。 (2)完全积累制也称完全基金式。这种模式是一种以远期收支平衡为原则的筹资模式,要求在预测未来时期社会保障支出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以保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收支平衡的总平均收费率,将其分摊到保障对象的整个投保期。该方式的特点为初期的收费率较高,筹资见效快,在较长的时期内,收费率保持相对稳定。 (3)部分积累式也称部分基金式。这是一种把近期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与远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结合起来的筹资模式。我国的现行模式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的模式是我国独有的制度创新,表明了国家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心与新的政策取向,是结合我国国情而推出的制度改革措施。

2. 答:健全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养老保险制度的功能和作用,必须保证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然后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仍然很低,导致我国养老保险覆盖面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个人参保意识不够高。个人参保意识不高,会严重制约着养老保险覆盖率的提升。尤其是在农村,传统思想的影响束缚了农民思想认识的发展,形成了封闭落后的思想,即便有些意识到了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却因为对养老保险了解不多,对养老保险制度持怀疑态度,因此,也不愿意参加。个人参保的态度和对养老保险认识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养老保险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2)政策宣传和组织实施力度不大。养老保险对保障老龄人“老有所养”,维护整个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推行养老保险的工作力度不大,致使养老保险的发展障碍重重。

五、案例分析题

1.答:养老保险制度在管理机构、政策宣传、组织实施、基金管理等方面均未形成完

成的管理体系,只是靠着惯性的作用,维系着目前的现状。

(1)政府功能未充分体现。社会化养老的主体是社会,是以社会运作的方式实现的。而能够代表社会、管理社会的主导者是政府。在实施社会养老保险时强调个人应承担义务是对的,但不能以此为理由推卸政府应承担的责任。

(2)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建立健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养老保险的管理、运作以及社会救济具体实施方面、牵涉到诸多方面的问题。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制度的规范,尤其是在资金来源、运用方向、增值渠道甚至保障标准、收支程序等方面,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3)改革措施不协调,束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社会养老保险事业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现今与养老保险相关的卫生、医疗等相关工作的改革措施的不协调,严重制约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发挥。

2.答:本案例说明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体制管理不够健全。在实施社会养老保险时强调个人应承担义务是对等的,但是个人相对于单位而言是一弱势群体,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强调企业的义务。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制中存在有待完善地方:对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应该有明确、具体而详细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