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6细胞工程技术-大纲及重点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0776细胞工程技术-大纲及重点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9c482ad1711cc7930b716a3

第七章 体细胞无性系及突变体筛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机理及应用,细胞突变体的类型,各类突变体诱发筛选的方法和突变体在细胞工程中的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一)体细胞无性系(次重点)

识记:体细胞无性系概念,特点,染色体变异(数量和结构),转位因子等的概念 理解: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发生的机理

Larkin和Scowcroft(1980)把离体培养所获得的再生植株统称为体细胞无性系(somaclone),而将这些植株所表现出的变异(包括形态、生理生化、育性、抗性等方面)定义为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特点:变异广泛;后代稳定性;能基本保持原品种特性;潜在隐形性状活化。 染色体数目变异:植物离体培养引起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现象相当普遍,以整倍性或非整倍性变化为多。 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发生在植物离体培养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部分片断断裂,在修复连接时染色体发生易位、倒位、缺失和重复,染色体重排的结果使得某些性状发生改变。

转位因子:即移动基因,包括IS因子和转位子,其分子本质是一段能够插入到寄主基因组新位点的特异的DNA序列。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发生的机理:细胞水平的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整倍性或非整倍性变化)、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倒位、缺失和重复);分子水平的变异包括核基因突变(基因序列中的碱基发生了变化)、DNA总量变异和NDA重复序列拷贝数的变异、基因丢失、DNA碱基修饰(甲基化或去甲基化)、转座子的激活、基因重排。此外有人工诱发变异。

(二)细胞突变体分类(重点)

识记:细胞突变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营养缺陷型,抗性突变体的概念 理解:在离体细胞水平上诱发筛选突变体的优越性,突变体发生的原理

在离体细胞水平上诱发筛选突变体的优越性:

突变体发生的原理:

(三)诱变和机理(重点)

识记:诱变因子,DNA修复,BUdR, 烷化剂,EMS,读码框,移码突变,最适剂量

理解:诱发和筛选细胞突变体对材料的要求,不同材料用于细胞突变体筛选的优点,化学诱变剂作用的原理(天然碱基类似物,烷化剂,吖啶类物质)

诱变因子:物理诱变:X射线、γ射线、β射线、中子、激光、电子束、离子束、紫外线等;化学诱变:碱基类似物、烷化剂、DNA分子结构插入物。 DNA修复:自然界存在各种途径用来修复活生物体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变。在校对中没有纠正的错误碱基,

可以通过错配把它替换掉。这个修复系统能够识别非氢键结合的碱基对,切除错误的碱基并用一个正确的碱基替换之。

BUdR:5溴脱氧核苷。为化学诱变剂,属于碱基类似物。 烷化剂:

EMS:甲基磺酸乙酯,是属于烷化剂诱变最常用的一种,诱变率很高。常用浓度0.05-0.5mol/L,作用时间5-60min。该物质具有强烈致癌性和挥发性,可用5%硫代硫酸钠作为终止剂和解毒剂。

读码框:读码框(reading frame)代表一个氨基酸序列的mRNA分子的非重叠密码序列。一个mRNA读码框是由翻译起始密码(通常是AUG密码)确定的。

移码突变:在正常的DNA分子中,碱基缺失或增加非3的倍数,造成这位置之后的一系列编码发生移位错误的改变,这种现象称移码突变。

最适剂量:最适诱变剂量,也就是在提高突变率的基础上,即能扩大变异幅度,又能使变异向正向突变范围移动的剂量。 诱变材料的要求:

用于突变体筛选最理想的材料为单细胞或原生质体。也可用茎尖、腋牙等,但容易形成嵌合体。目前使用最多的材料是愈伤组织。

化学诱变剂作用的原理: 1. 碱基类似物的作用机制:作为DNA的成份而渗入到DNA分子中去,使DNA复制时发生配对错误,从而引起有机体变异。2.烷化剂的作用机制--烷化作用,作用重点是核酸,导致DNA断裂、缺失或修补。3.吖啶类:移码诱变剂系指能够引起DNA分子中组成遗传密码的碱基发生移位复制,致使遗传密码发生相应碱基位移重组的一类化学诱变物质,主要为吖啶类杂环化合物,常用的有吖啶橙和原黄素两种。4其他:.DNA分子结构插入物:通过引起DNA分子遗传密码的阅读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突变,如亚硝酸;叠氮化钠(NaN3) 是一种呼吸抑制剂,能引起基因突变,可获得较高的突变频率,而且无残毒。

(四)突变体筛选(重点)

识记:正选择法、负选择法的概念,正选择剂、负选择剂、诱变剂的概念,一步选择法,多步选择法 理解:正选择法和负选择法的区别、鉴别突变体的条件 应用:正选择法和负选择法在细胞突变体筛选中的运用

正选择法:在离体培养基中加入对正常细胞有害的化学物质(选择剂),使正常表型细胞死亡而突变细胞可

以生长,从而将其分离出来。如

一步选择法:所用筛选压可一次性地消灭正常型细胞,对单基因性状的抗性筛选非常方便。

多步选择法:先加入低剂量的选择剂,选出生长较好的细胞,再逐步加大剂量,最终得到可耐受最高选择浓度的突变细胞团。

负选择法:使用特定培养基,让突变体细胞受到抑制不分裂呈休眠状态,而正常表型细胞正常生长,然后用一种对休眠态突变细胞无害,而能毒害正常生长细胞的药物淘汰掉正常型细胞,最后用正常培养基恢复突变细胞的生长。现在常用5-溴去氧尿苷负选择系统和高氯酸盐负选择系统。该方法主要用于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筛选。

鉴别突变体的条件:一般认为真实的遗传变异应满足以下条件:离开筛选压后变异表型持续稳定;突变体中具有相应变化的基因产物或生理生化上的代谢差异;变异表型能够通过有性繁殖遗传。

(五)细胞突变体应用(次重点)

应用:根据突变体的类型和特点掌握其在理论研究和细胞工程中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