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第六单元教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第六单元教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9fea65ef7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8

单元课题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本单元安排了两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三篇课文《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和一个语文园地。本组课文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并巧妙地交待了造成“奇特”的原因。介绍了鲜为人知的太空趣事,条理清楚。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要是在大自然的旷野中迷了路该怎么办?《要是你在野单元 外迷了路》这首小诗就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丰富的知识,秀丽的教材分析 小诗,把学生带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界。 小学生好奇心强,太空中的生活“趣事”对他们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组织他们收集有关太空的资料,引导他们把课文读好,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同时应结合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的事件,适时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及爱祖国的教育。 1、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单元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教学目标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4、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感情,感受意境。体会诗人表现送别的别样表达方式,提升学生珍爱美好事物的能力。 1、学习古诗,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感情,感受意境。体会诗人表现送别的别样表达方式,提升学生珍爱美好事物的能力。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及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单元教学 2、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重、难点 3、“必”的卧钩以及书写的笔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初步了解有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15.古诗二首……………………………………………2课时 16.雷雨…………………………………………………2课时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课时 18.太空生活趣事多……………………………………2课时 语文园地六…………………………………………… 3课时 单元 课时分配

1

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教学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诗句,理解诗句,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诗人目标 的寄情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人表现送别的别样表达方式,提升学生珍爱美好事物的能力。 1.理解重点词语“无穷碧”和“别样红”的意思。读懂诗歌《绝句》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点 2.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送别情感,感受意境美。 重难 3、理解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点 在诵读和理解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对离别之情的表达技巧,教学难点 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结合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重点教学准备 课文情境图;搜教法、学法 词语的表达效果。能通过想象诗歌呈现集有关诗人及诗的画面和朗读了解诗意 的资料。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 导入示标 1、人们常说“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泪水。我们领悟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见证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们怀念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从这些流传千古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了浓浓的友情、亲情。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眷恋,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学过的送别诗导入本课。 二、 查学诊断 1、读诗题,你读懂了什么?送别的时间是早晨,从“晓”字中可以看出;送别的地点是净慈寺外;送别的人是林子方。 2、谁送林子方?(杨万里)你对诗人有怎样的了解? (介绍作者)南宋诗人,(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江西吉安)人。他的诗语言清新活泼,想象丰富,具有明快自然、诙谐风趣、生动逼真、富于形象性的特点,被人称之为“诚斋体”,世称诚斋先生。他的诗在当时与尤袤(mào)、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家”。他一生写了两万多首诗,今存4200多首。我们曾学过的《小池》就是他写的。谁来背背? 3、小结: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个朋友。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别他。 按照我们过去读过的送别诗的内容来想一想,你认为这首诗中, 2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诗人会写些什么?(离愁别绪、临别嘱托、牵挂不舍……) 过渡:那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就让我们来走进这首诗吧。 三、 导学施教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读上两三遍,注意读准生字,把诗读 通读顺。(生自由读) 2.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师生正音。 3.古诗还要读出节奏韵律,像这样(范读全诗),谁再来读读?齐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诗的节奏韵律。 二、自学古诗,理解大意 1.轻声读,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想象画面,看看读懂了什么?和同桌交流一下,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在上面做个记号。 2.有不懂的字词先提出来。(交流重点字词)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本诗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时候。 接天:与天相接。 映日:映照着太阳。本诗中映照的是朝阳。 别样:特别。 3.理解了重点词语,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写的是什么?(交流古诗大意,鼓励用自己的语言连贯地描述) 4.理解了诗的大意,相信我们能读得更好了,谁来试试?注意读出诗的味道。(指名评价) 三、品读诗境,感受画面 1.同学们,八百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大诗人杨万里,刚刚走出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一幅赏心悦目的景象映入眼帘……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闭上眼睛去听,去想。(老师范读第三、第四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蓝天、碧叶、赤日、红花 2.同学们,那不是一片荷叶,而是一池荷叶;那不是小池塘里的荷叶,而是西湖里的荷叶。你能描述那样的景象吗? (1)重点理解:无穷碧 理解一:照应接天,指范围广。 理解二:指绿的程度。很绿很绿,绿得难以形容。 理解三:也许是指有很多很多种不同层次的绿:深绿、浅绿、淡绿、草绿、浓绿…… (2)想不想欣赏一下这样的美景?课件欣赏(远景),读好“接天莲叶无穷碧”。 师小结:是啊,满池的叶啊,满眼的绿呀,远远地伸向天边,与蓝天相接。 4.六月,正是盛夏,虽然是早晨,可是太阳已经是火辣辣的。在骄阳的映衬下,怒放的荷花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可以说说荷花在阳光下的照耀下的颜色、姿态等。) (1) 重点理解:别样红。理解一:特别的红,不一般的红。 理解二:红的有层次,有变化。 (2)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突出映日、红。)这荷花红得多美啊!谁能再通过朗读,把这样的美景留在每个人的心中吗? 3 同桌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男读叶,女读花。齐读。 5、荷叶田田,荷花朵朵,难怪诗人说——引读,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这是诗人由衷地赞美,我们也来试着赞美一下荷花,你能用自己的话赞美吗? 五、感悟诗情,深度理解。 1.同学们,学到这里,有没有同学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呢?(题目中是送别,可是诗中描写的只有景色)这和我们一开始的猜测是多么不同啊!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前两句说六月中的西湖,景色与其他季节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诗人认为他与林子方的感情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后两句说满湖的荷叶一直绿到天边,荷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特别娇艳红润。也就是说诗人与朋友林子方的感情就像满湖的荷叶一样,友谊一直连到天边,像荷花一样在阳光的照射下红得发亮、红得似火。 总结:有道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这首诗在景色中寄予了诗人的感情,这种手法叫:以景寄情 2.请同学们再静静地读读这首诗,闭上眼睛想想送别的画面,然后谈谈自己读到的是诗人一份怎样的情。(学生自由朗读、品味) 设计意图:结合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四、练测促学 现在,你就是诗人杨万里,老师就是要去外地做官的林子方,你心里藏着什么话要对老师说? 设计意图:展开想象,练习说话,进一步体会诗意。 五、拓展延伸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与众不同的送别诗,这首诗告诉我们,离别可以是一幅明朗的画,可以是一个动人的微笑,可以是一片广阔的美景。让我们把这首与众不同的送别诗背诵下来。 2、生自由背诵,指名背(2-3生),齐背。 3、诗可以读、可以诵,还可以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诗谱成的歌曲吧。听一遍,学唱一遍。 设计意图:结合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能通过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和朗读了解诗意 六、作业布置 读过这首诗后,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吧,请同学们写一写你的感受吧。 教 学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示标 一、揭题导入,了解诗人: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出示),你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绝句”是一种诗歌体裁,它的特点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七个字的简称七言绝句,五个字的简称五言绝句。诗人以‘绝句’为题,是因为事先没有想好题目,就以这种诗的体裁名称作了诗题。 2.诗人杜甫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公元763年,杜甫回到成都草 二次备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