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a0dc48fcc17552706220879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物理 2015.7

1.本试卷共8页,六道大题,4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 2.考生应在试卷、机读卡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学号。 生 3.选择题在机读卡上作答,其他试题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须 4.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知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机读卡、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A.帕斯卡(Pa) B.瓦特(W) C.焦耳(J) D.牛顿(N)

2.汽车轮胎上都刻有花纹,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

A.样式美观 B.坚固耐用 C.增大摩擦 D.减小摩擦

3.图1所示的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裁纸刀 筷子 修草剪刀 瓶盖起子

图1 C D B A

4.图2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

5.下列实例中,主要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轮船 B.抽水机 C.密度计 D.锅炉水位计

6.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 B.一瓶500ml的饮料质量约为5kg C.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m D.一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40g

7.关于力、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推讲台桌没有推动,讲台桌受力一定不平衡 B.水中的小鱼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一定等于向上的压力 C.从树上自由下落的苹果,对地球一定有吸引力的作用

D.小莉乘电梯匀速下降的过程,她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变化

A

水桶提梁装有手柄 压路机的轮子质量很大 图钉尖做得很尖

D B C 图2

八年级期末 物理试卷 第 1 页(共 8 页)

8.图3所示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吸盘挂钩可以吸附在光滑的墙面上 堵在充满热空气的烧瓶口的去皮熟鸡蛋被吞入瓶中 硬纸片可以托住玻璃杯中的水不流出 管中的水使管底部橡皮膜向下凸出

A

B

图3

C D

10.下列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风吹风车转动 B.秋千从高处向低处摆动 C.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 D.卫星由近地点飞向远地点

11.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就越高 B.功率大的机械比功率小的做功快 C.做功时间越长,机械的功率越大 D.效率高的机械比效率低的做功多

12. 小亮想打开一个铁皮盖的玻璃瓶水果罐头,但怎么也拧不动瓶盖。哥哥用螺丝刀沿瓶

盖的边缘轻轻撬了两下,然后一拧就把瓶盖打开了。用螺丝刀撬瓶盖的主要作用是 A.增大了瓶盖的直径 B.减小了瓶内气体的压力

C.增大了瓶内气体的压强 D.减小了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

13.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两块相同的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4所示,则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乙 甲 B.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 C.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

图4

D.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

14.如图5的装置中,甲物体重5N,乙物体重3N。甲、乙均保

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及绳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受到的合力为2 N

乙 B.乙受到的合力为2 N

甲 C.甲对地面的压力为2 N

图5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 N

15.A、B两小球在甲、乙两种液体中的静止时状态如图6所示,

A B B 则下列关于它们密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甲 A.ρA>ρB>ρ甲>ρ乙 B.ρ乙>ρ甲>ρB>ρA 乙 C.ρ甲>ρ乙>ρA>ρB D.ρ甲>ρB>ρA>ρ乙

图6

9.小刚用300N的力将重为40N的铅球掷出10m远,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小刚对铅球做的功为 A.0J B.400J C.3000J D.3400J

八年级期末 物理试卷 第 2 页(共 8 页)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8分,

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对于有关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用吸管喝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

B.利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

C.冰壶掷出后,仍能向前滑行,是由于冰壶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D.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这是利用了水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7.潜水艇在海面下根据需要上浮或下潜(但始终未露出海面)。潜水艇在下潜时,受到的

重力为G1、浮力为F1;在上浮时,受到的重力为G2、浮力为F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1<F2 ,G1=G2 B.F1=F2 ,G1>G2

C.F1<G1 ,F2>G2 D.F1>G1 ,F2<G2

18.将一个小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静止时,小球浸没在酒精中,溢水杯中溢出10g

的酒精。将这个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小球漂浮在水中。已知?酒精=0.8×103kg/m3,g=10N/k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小球在酒精中沉底,它在酒精中所受浮力一定等于0.1N B.若小球在酒精中沉底,它在水中的排水体积一定等于10cm3 C.若小球在酒精中悬浮,它在酒精中所受浮力一定大于0.1N

D.若小球在酒精中悬浮,它放入水中后,溢水杯中一定溢出10g的水

19.如图7所示,甲滑轮组中动滑轮总重为G甲,乙滑轮组中动滑轮重为G乙,且G甲=3G乙。

有A、B两个物体,已知GA=2GB。用甲、乙两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A、B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物体A被提升高度为物体B被提升高度的一半。若不计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

F2 F1 B.拉力F1的功率大于拉力F2的功率

C.若用甲滑轮组提升B物体,其机械效率将提高 D.若用乙滑轮组提升A物体,其机械效率将提高

A B 三、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甲 乙20.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________叫做力的三要素。 图7 21.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________运动状态。

22.高铁站台离边缘1m处有一条黄色的安全警示线,旅客应站在安全警示线以外候车。其

原因是列车急速驶入车站时,列车旁边空气流速较大,压强较________,若旅客距列车太近,容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23.浸没在水中的木块(ρ木<ρ水),受到重力和浮力,它们的合力方向竖直向________。

24.生活在西藏的人们烹饪食物往往是采用炒、烤等方式制作,较少用

120 煮的方式。这是由于高原地区的大气压强较小,水的沸点较

________的缘故。 100 25.在高速公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如图8

所示为某段道路的限速标识牌。这是因为同一辆车,当行驶速度

80 增大时,其具有的________随之增大,因此行驶时潜在的危险性 也增大。 图8

八年级期末 物理试卷 第 3 页(共 8 页)

26.1个标准大气压p0约为1×105 Pa。在水下20m深处,水产生的压强约为________ p0。

27.小茜和胖胖体重分别为400N和700N,小茜从地面一楼上到四楼用时50s,胖胖从地

面一楼上到二楼用时30s。则两人相比胖胖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比较________。

28.一辆轿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9所示。在此过程中,若轿

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有用功率)为40kW,则该车行驶中所受阻力为________N。

29.图10中轻质横杆AB可绕固定点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OB=80 100 A B 60 120 4∶5,当动滑轮下的配重M重200NO 40 140 时,体重为800N的壮壮站在水平地160 20 0 km/h 180 面上用400N的力竖直向下拉住横

杆B端,恰使AB在水平位置平衡。M 利用这套器材,壮壮能拉起最大为

图9 图10 ________N的配重。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4分,38题2分,其他每图1分,每空1分。) 30.(1)如图11所示,物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请画出图12中拉力F对支点O的力臂L。

(3)组装如图13所示的滑轮组,使绳自由端拉力F最小。 小车A F 斜面 木块 O

A 小车B

木块 斜面 图12 图11

图13 图14

31. 小明利用如图14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提出

如下两个猜想:

A.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B.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1)为探究猜想A是否正确,小明使质量不同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由静

止开始下滑,撞击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比较木块被推出的距离。

32.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F2 (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

F1 等、方向相反,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如图15所示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

图15

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应满足________的

A B 条件。 F2 F1 (2)在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中,

F2 F1 每组实验的三次操作,都要将弹簧右端点从

位置A拉伸到位置B,如图16所示。这样做图16 F 的目的是为了保证________。

八年级期末 物理试卷 第 4 页(共 8 页)

(2)为探究猜想B是否正确,小明应使________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

滑,撞击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比较木块被推出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