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文学概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a3cc86bed630b1c58eeb51b

(1)舞台性(可举例《三国演义》《茶馆》来说明三一律)

(2)动作性(可举例巴金的小说《家》和曹禺的所改编的同名四幕话剧加以比较)

(3)冲突性(从悲剧、喜剧、正剧三方面来加以说明) 14、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正式形成。

15、简述小说的“以虚构的叙事达到对生活的逼真再现”这一特点。

首先,小说不同于诗歌、抒情散文等表现文体,它从根本上是对人的外部现实的摹仿和再现。

其次,小说摹仿和再现现实生活的手段是叙事。(作为动词和名词的叙事) 最后,小说是虚构的产物。

16、二十世纪,“三分法”获得新的发展,俄国形式主义者雅克布森提出了语言及固定语法结构和文学种类间的对应关系。

17、法国“新小说”派曾用以静物写生方式写小说,将人从小说中驱逐出去,这不过是个极端的试验。

18、戏剧的综合性体现在它由多种艺术因素构成,如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等。

19、散文行文的灵活自如表现在笔法和章法上。 20、简单论述一下散文的“写真纪实,袒露个性”的内容。 (1)散文的真实性历来有两种理解: ①认为散文必须完全忠实于生活的原貌;

②认为散文在整体纪实的前提下,为了增强艺术真实性在细节或局部上可 以有些虚构。

(2)对这两种理解,我们应该辩证分析: ①真实程度不同的两种散文,都大量地存在。

②由于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完全真实地再现生活原貌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③属于第二种真实的一些散文,读者未始不知其虚构成分的存在,但作品价值似乎并不因此降低。

(3)无论哪种理解,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散文是作家直接面对读者裸露自己

个性的文体。

21、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舞台性;动作性;冲突性。

22、小说是虚构的产物,因此小说中的故事具有经验和符号的两重性。 23、在戏剧史上,戏剧家们创造了无数经典的悲剧作品,也先后形成了不同的悲剧形态,主要包括英雄悲剧;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 24、诗歌的审美特征:表现性;超验性;音乐性。 25、小说的审美特征:

(1)以虚构的叙事达到对生活的逼真再现。

①首先,小说不同于诗歌、抒情散文等表现性文体,它从根本上是对人的外部现实的摹仿和再现。

②其次,小说摹仿和再现现实生活的手段是叙事。(举例《孔乙己》和《轻轻的呼吸》)

③最后,小说是虚构的产物。

(2)多方面地塑造人物形象。(可以通过主人公,行动,环境等方面来论述)(论述)

26、亚里士多德根据摹仿的媒介、对象、方式的不同,将文学分为史诗、抒情诗、戏剧三大类。

27、散文在文学体裁中是最讲究真实性的文体。

28、影视文学的特征:注重视觉直观性;大量运用“蒙太奇”的结构手法。 29、西方小说叙述传统的远古来源是史诗和神话,但其直接母体是13世纪盛行欧洲的“罗曼司”,也译为骑士文学,是一种把贵族气质和爱情崇拜相结合的优雅的叙事作品。

30、在所有的文学艺术中,最基本的审美创造形式是再现和表现。

第六章 文学的阅读

主要内容: 1、阅读目的 2、阅读身份 3、阅读活动

重点掌握:

1、一般来讲,文学作品的意蕴:作者意义,即在创作者在作品中意欲表达的主观意图;文本意义,即在具体的作品字面意义中所呈现出来的语词意义;读者意义,即读者通过阅读所领悟到的实际意义。

2、文学阅读活动的对象包括文学作品、以文字为载体的所有作品。 3、在文学阅读活动中,阅读身份的含义:

阅读身份主要是指在整个的文学阅读活动中,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以自己的需要和期待、感受和体验、联想和想象、判断和评价等特殊的审美心理和认识机制完成阅读活动时所表现出的规定性和个性特征,即读者完成实际阅读行为时所具有的特殊的阅读心态和阅读立场。它是文学阅读中读者主体性的有机体现,是阅读活动丰富和多样化的决定因素。

4、 鲁迅在分析对《红楼梦》的评价时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请结合文学阅读活动的实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鲁迅这句话讲的是阅读先见的问题。阅读先见主要是阅读者依据个人观念而形成的一种现实原则。

阅读先见作为读者在长期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主观先见和心理定势,在阅读活动中的作用是明显的。

首先,阅读先见决定着阅读活动中的思维指向,即在阅读活动中形成不同指向的“注意”。

其次,阅读先见影响着阅读活动的进程。

第三,阅读先见还影响着阅读活动的结果——阅读效果。 5、伽达默尔曾说:“文学文本只有当其被阅读时才能起反应”。

6、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两句话强调的是文学的教育功能。 7、误读的含义:

误读是读者由于种种原因对文学作品的意义作出错误的理解和歪曲的评价;误读还指读者从作品的阅读当中所获得的意义理解与作者的意图不一致或超出了作者意图;误读还是一种文学接受或者文学批评的特殊要求。

8、如果把文学阅读看做是对文学文本的阅读,那么狭义和广义的文学阅读的各自含义是:

狭义的文学阅读是指有目的、有动机地指向文学文本的以审美方式来完成的阅读活动和过程。广义的文学阅读是指对一切文学作品的现实阅读活动,是一般性地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和理解的过程和活动,它包含了以各种形式为阅读方式、以各种要求为阅读目的的具有多重属性的一切阅读活动,它既可以是审美方式的,也可以是非审美方式的;既可以是要求审美享受的,也可以是不要求审美享受的;既可以是文学性的,也可以是非文学性的。 9、“第二文本”主要是指读者意义的文本。

10、阅读身份实际上是同时包括阅读前的期待和预见、阅读后的反思和检查在内的广义上的阅读心态和立场。

11、一般来讲,阅读立场有主观立场和客观立场之分。主观立场主要表现为一种阅读先见, 客观立场主要表现为阅读活动中的艺术原则和理论依据。 12、期待视野分为哪两种?它们各自有什么内涵?

期待视野分为公共期待视野和个人期待视野两种。个人期待视野是读者因个体的情感倾向、审美趣味和艺术理想所形成的个人要求和期待。公共期待视野是指读者作为社会的人,受时代要求、社会潮流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而形成的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的共同的期待。

13、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说:“我们之所以将某事理解为某事,其解释基点建立在先有、先见与先概念之上,解释决不是一种对显现于我们面前事物的没有先决因素的领悟。”请结合文学阅读活动的实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海德格尔这句话讲的是阅读先见的问题。阅读先见主要是阅读者依据个人观念而形成的一种现实原则。

阅读先见作为读者在长期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主观先见和心理定势,在阅读活动中的作用是明显的。

首先,阅读先见决定着阅读活动中的思维指向,即在阅读活动中形成不同指向的“注意”。

其次,阅读先见影响着阅读活动的进程。

第三,阅读先见还影响着阅读活动的结果——阅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