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20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a6fccba5c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00

你是“借水行舟”,还是“借力打力”;更不管你是“猛虎借山”,还是“蚊龙借海”,只要你借得 巧妙,借得聪明,自然就能借来人生事业的风生水起,借来平生抱负的宏图大展。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6期,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中画线的两个问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4)请为本文中心论点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5)“借”是大学问。结合选文及下列材料,说说你对“善借”二字的理解。 【材料一】张先生急于用钱,向地下钱庄借了高利贷,结果落入对方陷牌,差点就家破人亡。

【材料二】某企业照搬国外营销模式,意在大展宏图,却因人员素质、市场环境等方面 的问题而卡壳,不仅没有获得预期效益,反而造成巨大浪费。

第5页,共12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有误,“轻觑”中的“觑”应读qù; B.正确;

C.有误,“骈进”中的“骈”应读pián,“根深缔固”中的“缔”应为“蒂”; D.有误,“娇揉造作”中的“娇”应为“矫”,应读jiǎo。 故选:B。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和字形的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2.【答案】C

【解析】ABD.正确。

C.有误,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词语使用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故选:C。

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3.【答案】C

【解析】A.有误,句式杂糅,应删去“造成的”; B.有误,成分残缺,应在“互进”后加“的热潮”; C.正确;

D.有误,语序不当,应调整为“认识、把握、管理”。 故选:C。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4.【答案】B

第6页,共12页

【解析】ACD.判断正确;

B.判断错误,第二个悲伤应是名词。 故选:B。

此题考查学生语法知识的综合理解运用能力。包括词性辨析、短语类型辨析、句子成分的辨析复句关系的辨析等。我们对这些语法知识熟练掌握,方可从容应对这种综合性语法题。

解答此题,需把握词性分类,需掌握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后补短语;需掌握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还要掌握各句子成分的位置;还要能够准确辨析复句的类型。 5.【答案】C

【解析】有为什么,可接因为④,排除AB;比较③⑤,可以看出⑤是对①的总结,而③是对整个语段的总结,排除D;故选C。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做该题时,要先了解文段的内容,找出写作的顺序,并弄清楚句子之间的关系,方可得出答案。

6.【答案】到乡翻似烂柯人,长风破浪会有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答案:

①到乡翻似烂柯人(注意“柯”的书写)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7.【答案】【小题1】太阳,祖国和大地母亲 【小题2】B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的基本知识。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与“太阳”,“土地”凝聚着作者对祖国和大地母亲的深深的爱。

(2)本题考查名著中人物性格的分析。《水浒传》中的一百多好汉,个性鲜明,但在武艺高强、疾恶如仇等方面有一定的共性。比如,鲁智深和李逵,都讲义气、性格粗鲁,但鲁智深粗中有细,李逵一味地鲁莽不讲道理,要结合具体情节进行详细分析各自的性格特征。 答案:

(1)太阳;祖国和大地母亲

(2)A.相同点:林冲与松都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林冲身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和谋略自然不用说,在柴进府上与洪教头比武一回便可见识林冲的武艺高强;武松

第7页,共12页

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成为百姓拥戴的打虎英雄,其武艺高强、有勇有谋自然不用说。不同点: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是在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逼上梁山的,如林冲在野猪林明知高俅有意害他,他却劝住鲁智深不要杀害差人,心甘情愿做个阶下囚;武松则是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因此,从为兄报仇开始,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

B.相同点:讲义气,有反抗精神,骁勇,不怕牺牲,都渴望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不贪享荣华富贵,疾恶如仇,不屈不挠,敢爱敢恨。鲁智深因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大闹野猪林等都可以证实这一点;李逵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劫法场大闹江州,欲背着老母上梁山,后因老母被虎吃,李逵怒杀一窝四虎也可以证实。不同点:鲁智深:粗中有细,悟性高,如三拳打死镇关西逃走时故意说镇关西诈死,一直护送林冲到沧州,足见其粗中有细。李逵:鲁莽,粗俗,只忠心宋江,草菅人命,孝顺,不顾全大局。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

课本上对于名著的讲解要熟记,看名著要记住作者、里面的特色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以及其精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或所刻画影射出的社会现象。

8.【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解答时要读懂句子并赏析精彩字词的妙处。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像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卷”有席卷之意,能称得上席卷一词,肯定是人数众多,气势雄壮。所以“卷”字能体现狂的特点。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 答案:

(1)“狂”,激情奔放,该字位于首句,统领了全词的感情基调,展现出粗犷豪放的风格。“卷”,极言狩猎场面之宏大,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传达出百倍的信心和无比的激情。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期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以及渴望抵御外敌、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小题2】

【解析】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气势雄豪,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

第8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