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事业单位编制考试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教师事业单位编制考试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a736a6425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2

83、品德——即道德品质,又称品性、德性。是指个人依据一定德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德稳定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84、观察学习——是个体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现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85、顺从——是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致,而在认识和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

86、认同——是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比顺从深入一层.

87、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88、学校心理健康指导——是指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即心理学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对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有认知缺陷、情绪障碍、行为问题、学习障碍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帮助,促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89、健康——不仅是没有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90、心理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异常心理。是心理活动中,由挫折而形成的轻度创伤。

教育学重点

1、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3、1632-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育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普及初等教育+班级授课. 4、1806-赫尔巴特-继承了康德的教育学讲座-<<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1861-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家-斯宾塞-<<教育论>>-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6.19世纪末-20初-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说

<<民本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社会-从做中学-有有经验主义色彩.

7.西方教育学-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杜威(现代教育学)

8.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卢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9.1963-美-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主义教育思想. 10.教育起源-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11.教育的社会职能-降人从一个生物实体的人的转化为一个社会实体的人 12教育的深化-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它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生长.

13.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它动物界是没有的.

14教育本质: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5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教育者是主导性因素.

16奴隶社会的教育特征-学在宫府-主要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7唐学制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等级性特征-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崇文馆,弘文馆.

18欧洲中世纪教会教育的内容-七艺(文学,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19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20影响人发展的四个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

2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B遗传因素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C遗传因素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22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23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大会对青年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24原因: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们的发展方向B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5 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讲,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6如何使教育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A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发展B――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C――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27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C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28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A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阶段B教育是一种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C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29教育的生产性原理-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到重要的作用.

30教育优先于经济发展(正确是相对的,有前提的)

31教育的前瞻性:教育的发展所以要超前于竞技的发展,是因为教育的周期性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未中经济建设需要人才,必须提前培养;在现代化的生产中,知识是生产体系的心脏和大脑,没有科学的知识,就不能从事生产和发展生产,而科学人才的培养,基础是教育,因而经济要起飞,教育须先行。

3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c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B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a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b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c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3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34教育独立性的三种表现形式:A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B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C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35义务教育-即以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36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37教育目的结构,也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其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的结构核心部分.

38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39个人本位论者主张A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B教育的目的再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40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的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41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也为这种历史过程所制约.A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至的,而不是截然对立。B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C只有在共产主义社 会里,个人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42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A培养"劳动者'或"社会建设者"B需要全面发展C具有独立个性.

43教育的目的是不变的,但其价值取向由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44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不是义务教育)

45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

德育: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教育.

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46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7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A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B学制的建立又受社会制度的制约,方应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C学制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D学制的建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E学制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48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A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B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C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D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a层次增多b短期大学迅速发展c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人才d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和建立起多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E终身教育受到普遍的重视.

49终身教育;指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永远和接受教育联系在一起.

50 1902年-壬寅学制-未实施

1904年-葵卯学制-中国实行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

1922年-壬戌学制-六三三制

51.中等教育-双重任务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

52.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53狭义的课程=学科.广义的课程包括学科.

54学科课程论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有关科学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组成不同学科,分科进行教学. 活动课程论-美,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们反对分科教学,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强调以游戏,活动作业,手工,烹调,缝纫,表演,实验为教学内容. 55.学校的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正确)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实用的知识才能.

56我国课程的编订的原则?A符合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B适合各级各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C适合教学的认识规律D要有统一性,相对的完整性和一定的灵活性.

57教育计划-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58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大纲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59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三者是准层襄括又是相互联系的,三者都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

60.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

61.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A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B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C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利于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