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ac8844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7

这两个尺度,并在行动中自觉地结合起来。真理和价值就是这两个尺度在人的活动中的表现。 4、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形成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5、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主要区别:

第一,真理原则是侧重于客体性的原则,价值原则是侧重于主体性的原则。

第二,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条件性原则,价值原则则是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原则。

第三,真理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

上述两个基本原则的差异和对立,深刻体现了人类社会生活本身的矛盾性。真理和价值的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才促成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性

1、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的理由:

第一,作为同一人类活动两方面的精神实质,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相互补充的。

第二,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人类需要而且能够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二者的对立,使之以某种方式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统一。

2、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现为二者相互贯通、相互引导和检验方式的一致性。 ①真理与价值的相互贯通:一方面,互为前提,另一方面,相互适应。 ②真理与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 三、实践: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1、真理与价值在检验方式上具有一致性。实践既是检验真理的根本途径,也是检验价值的根本途径。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作为社会生活基本内容的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由于实践的发展而具有动态的性质,因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之所以是具体的统一,是因为二者的统一是在一定实践条件下 达到的有条件的、相对的统一。

(2)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之所以是历史的,是因为二者的统一是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打破旧的统一、实现新的统一的矛盾运动过程。 3、真理与价值在实践基础上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4、真、善、美及其统一

真理和价值各代表主客体统一的一个方面,真理和价值的统一则是主客体之间全面的完整的统一。它通过人的活动所要达到的是真、善、美三种境界以及作为三者统一的最高形态的自由。

真、善、美都是主客体相统一的境界,但有层次上和侧重点上的不同。真侧重地主体和客体的一致,善侧重于主体现实性和必然性的尺度,美则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更侧重于人的精神的超越性。真、善、美的统一既是人类全部价值目标的高度统一,又是真理和价值的高度统一,意味着人类的实践和认识从必然自由。 思考题:

第十二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进步及其标准 一、社会进步的基本含义

1、什么是社会是进步:是指社会合乎必然性的前进发展,是社会由旧的历史时代向新的历史时代的转变。是进步的社会力量所固有的历史乐观主义的表现。 (1)历史倒退论与历史循环论。 (2)社会进步论的四个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社会向善论的预设,即认为社会向着越来越完善的方向发展;第二层含义是人性向善论的预设,即相信社会主体的德性能够提高和完善,因而人性将不断改善,走向理想人格;第三层含义是本领人的理性和认识能力,相信人类知识和科学技术将不断增长;第四层含义是对力量的追求,相信人类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征服自然界,增进人类的幸福。

(3)社会进步应当以主体本身为目的,而不是主体以社会进步为目的。

2、社会进步是事实变动向理想状态趋近,社会进步必定是一个过程,这就是人类历史。 二、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代价

1、代价:指人类为社会进步所作出的牺牲或付出以及为实现这种进步而承担的消极后果。是基于自己的选择和实践而产生的与自身价值取向的背离。

具体说来,第一,代价是人们在众多价值目标中,由于选择了优先发展的主导性价值目标,从而导致其他价值目标被抑制、损害甚至牺牲。第二,代价是人们在追求价值目标的过程中,由于内在矛盾和复杂条件的制约而产生的对人的消极作用。 2、代价的分类:

投入性代价与选择性代价;

第 29 页 共 32 页

必要代价与非必要代价; 短期代价与长期代价。

3、从人类社会的总体发展来说,代价的付出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因为: 第一,人类发展的需要与这种需要的满足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

第二,无论社会或人的发展都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面推开。

第三,合理的社会发展应当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但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活动主体认识上的局限性和价值选择上的盲目性或片面性,最后活动的结果很难达到这种统一,因而难免付出代价。

社会进步在总体上代价付出的必然性,并不等于任何具体过程中任何代价付出的必要性。在此有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历史浪漫主义,一是历史悲观主义。 4、代价的支付方式:

第一,该付的必须付,不该付的绝对不能付;第二,该谁付的谁付,不该付的不能让其付;

第三,该付时要适时付,不该付时不能盲目付;第四,该集中付的要集中付,不该集中付的要分开付。 三、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1、一切社会的进步都可以从两个互相联系但又互不相同的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促成社会组织新的性质和水平出现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在社会组织的一定性质和水平的范围内促进其组织程度提高的发展。

2、物质生产力是决定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它决定着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的进步,因而人类所达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的客观标准。

3、如果从社会进步的?终极价值?来看,生产力只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和手段,更重要的是人本身的进步即人的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的。马克思提出的?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具有普遍性的关于理想社会形态的基本原则。因此,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评价社会进步的最高尺度或最高标准。 4、生产力标准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标准一致的。

第二节 人的发展及其历史进程 一、社会进步中的人的发展

社会进步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原因:生产力的推动、需要和利益的驱动、人的能动性创造活动。

马、恩把人的解放和社会革命、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紧密结合,为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从理想变为现实指明了道路。

1、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2、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3、自由时间 二、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所谓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是人通过社会实践创造全面的社会关系来全面地创造自己的本质。

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把人的发展概括为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这是人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三种历史形态。

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个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只限于共同体内部,只是在孤立的地点和狭窄的范围内发生的地方性联系。在这种原始的社会关系下,?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因为这样的发展是同[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原始关系相矛盾的。?①这个历史形态是与自然经济相联系的。

第二个历史形态,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此时社会形成了普遍的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要求以及整体的能力的体系。由于社会关系以异己的物的关系的形式同个人相对立,人的发展依然受到社会关系的束缚和压抑。然而,它?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②,从而为更高历史阶段的到来创造着条件。这个历史形态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

第三个历史形态,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共同控制之下。人们将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这是与未来的产品经济相联系的。?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其一,旧式分工的消灭;其二,自由时间的充裕;其三,劳动的自主性。

第三节 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一、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

?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须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地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

?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

在马克思看来,以人类主体的活动目的为尺度,可以把社会生活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领域:一个是以获得谋生手段为

第 30 页 共 32 页

主要内容的物质生产领域,另一个是以主体的自我发展为主要内容的自由活动领域。前者是必然王国,后者是自由王国。

1、必然王国

其一,在以生存为主要目的的领域内,人类主体的活动主要体现在物质生产方面。这一领域之所以被称为必然王国,是因为人类要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总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物质生产,这是人类历史无法摆脱的必然的客观前提。 其二,?必然王国?更深一层的含义在于,在社会发展中历史地形成的不合理状况,即人类主体在自身的生存活动中受外在客观力量(必然性)奴役的物役性现象,是在人类发展中将要被超越的历史现象。 在人的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阶段中,自然经济的社会形态乃是自然必然性的王国;

在人的发展的第二个历史阶段中,自然经济被商品经济取代,落入商品经济必然性的王国之中。 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必然王国是必定要被超越的,扬弃必然性王国,将走向人类历史发展的自由王国, 2、自由王国

自由王国,是指非手段性生产和活动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人们生存的目的就在于自身,人的发展成了人的目的,劳动和其他一切人类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主体自身的内在需要。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活动本身就体现了目的与手段、人的价值的实现和创造过程的统一。这就是人类活动的自由王国,它的实质性内容就是人类主体本身能力的发展成为目的。

所谓自由王国绝不意味着有一天人类会不再需要物质生产这个基础,而是说人类主体重新获得了在社会发展中主导性的支配地位,人类主体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获得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而是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

3、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是社会历史进程中归根到底由物质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变革。 二、人的异化及其扬弃:从片面的人到全面的人 1、异化:

意为分离、疏远、陌生化。把异化真正提升为一个哲学概念来运用始于黑格尔。黑格尔用?异化?来描述绝对精神的外化。在费尔巴哈那里,异化概念被引申为: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反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这是一个双重对象化的过程:首先是主体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然后是主体沦为这一对象化的对象。

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论述是从国家问题开始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论犹太人问题》中,从政治异化转向经济异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入探讨和充分论述了异化劳动理论,明确提出异化劳动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身和劳动者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 2、异化与对象化

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而异化则意味着?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因此,对象化是整个人类社会存在的共同基础,而异化只是特定历史阶段存在的现象。异化是一个历史范畴。

3、从异化这个词的历史观意义来说,它是指一种社会过程,在其中,人们的活动的结果变成统治他并与他敌对的独立力量。

4、物质的、直接感性的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性的表现。异化的扬弃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意识领域异化的扬弃和现实生活的异化的扬弃。

5、共产主义就是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而且这种扬弃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

三、共产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

1、个人发展的全面性是其现实关系和观念发展的全面性。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及其创造的社会物质条件,构成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

2、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并不直接等于人的全面发展。

3、社会环境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外在条件,人本身的主体因素则是这种发展的内在条件,包括先天性因素与后天性因素。所有这些因素通过人作为主体自觉的能动的活动而相互作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使人本身逐步得到全面发展。

4、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的个性的丰富性和能力的多样性,它使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应付自如,显示出更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因而就更自由。

5、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只是具有个体的意义,因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6、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由王国?,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现象,它要实现的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个意义上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人的类特性的发展(2)人的社会性的发展(3)人的个性的发展

7、自由:是指消灭了由社会分工强加给人们的、使人们不能按自己愿望选择活动方式的状态,亦即能够自主活动。 自由还意味着外部可能性空间的不断扩展,即可供人们选择的生产、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和多样化; 自由也意味着人自身自主选择能力的增强。

第 31 页 共 32 页

8、物质生产活动此岸和彼岸的对立,实质上是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对立。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即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将是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对立的扬弃,是物质生产活动的此岸和岸的对立的扬弃,从而达到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的统一。

9、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达到对立面的统一,将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

一方面,自由时间具有了生产劳动的性质,人在自由时间内的发展同时也就是劳动力在扩大规模上的再生产。 另一方面,劳动时间也具有了自由的性质,劳动成了自由发挥和发展人的才能的场所。

10、马克思通过对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关系的考察,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对抗性质,谁了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代替的历史趋势。 思考题:

第 32 页 共 3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