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和洞庭湖防洪减灾规划思想评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荆江和洞庭湖防洪减灾规划思想评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b066a0a844769eae009edd9

三 荆江和洞庭湖防洪减灾规划思想评述

http://www.chinawater.net.cn/kjcg/CWSArticle_View.asp?CWSNewsID=17126

洞庭湖自古以来就与荆江相通。荆江宣泄长江洪水能力不足,必以洞庭为洪水停蓄之地,因此,洞庭湖的防洪减灾规划应当和荆江洪水出路统一考虑。明清以来,荆江和洞庭湖水害日甚,规划意见颇多,归纳起来大致有:着重采用工程措施调度洪水的规划方案;着重研究规避洪水的规划,以及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划等三种。

(一)采用工程措施调度洪水的规划方案 1.开穴口分流

洪水是致灾因子,规划好洪水出路或兴建工程防止洪水泛滥,自当能消减灾害。长江中游荆江段过水能力有限,洪水除由江道下泄外,需要仰仗湖泊的调蓄。云梦泽是最初的中游调蓄湖泊,此后由于地质变迁和泥沙淤积,江南的洞庭湖逐步取代了江北云梦泽的地位。据元代大德年间经管荆州修防的林元追溯荆江分流两岸湖泊的历史过程说:“古有九穴十三口,沿江之南北以导荆水之流,夏秋泛溢,分杀水怒,民赖以安。”③自南宋年间倡导荆州一带沿江湖屯田,逐渐将南北两岸分水穴口堵闭,于是捍御江水泛溢的任务主要仰仗两岸堤防承担。 每年冬十月至春三月忙于修堤,夏五月到秋八月忙于防洪,而所保护的农田税收只有农民实际支出的十分之一,其余十分之九则消耗在修堤防洪上面。大德七年(1303)以来,荆江堤防一再溃决,林元主持防务疲于奔命,于是召集地方耆老反省防洪对策,“皆曰开穴为便,塞穴为不便。遂定不筑陈瓮港(决口)之议以验其效。是岁夏涝不减于常年,独陈瓮当下流之浸,注之洞庭,而无常岁冲注之患,农亩稍收,乃大合士民讲究之词。力陈古穴必合疏导之利,以告府”④,之后,经两省主管官员共同研究并请示朝廷,“遂下合开六穴之令。江陵则郝穴,监利则赤剥,石首则杨林、宋穴、调弦、小岳”。⑤据说,至大元年(1308)“秋大熟,网罟之地转而犁锄,菰蒲之乡化为禾黍”⑥,取得了牺牲局部,保障全体

的效益。这是最早见于记载的主张开穴口分流防洪的意见和举措,为后世持这种建议者广为引用。

① 卞鸿翔、龚循礼,洞庭湖区围垦问题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85年,第2期,第138页。

②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湖泊概论,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29~230页。

③元?林元:重开古穴碑记,倪文蔚《荆州万城堤志》卷9,光绪乙酉重刊本,第1~2页。 ④,⑤,⑥ 同③。

不过,根据元代前期垸田围垦尚不过分的情况来说,开穴口分洪的办法实行起来困难较小。而自明嘉靖年间至清代前期的鼓励垦殖政策倡导下,垸田快速膨胀,再行此道,困难加大。雍正六年(1728)湖广总督迈柱认为,古代荆江有九穴十三口分洪,当年穴口分流,下注湖泊,经湖泊停蓄,再由支河于下游回注于江,“此古穴所以并开者,势也。今耕牧渐繁,湖渚渐平,支河渐堙,穴口故道皆为廛舍畎亩,他如章卜等穴故道无复旧迹矣。此今穴所以多塞者,亦势也”①。 开穴口分洪固然存在困难,但不分又无出路,于是乾隆九年(1744)御史张汉重又提出解决荆江和汉江洪水出路必须分洪,利用两岸湖泊洼地进行调蓄的意见。他说:“洞庭居大江之南,方八百里,容水无限,湖水倘增一寸不觉其涨,江水即可减四五尺??欲平江汉之水,必以疏通诸河之口为急务。”②同年,湖广总督鄂弥达以今昔情形不同加以反对,主张高筑堤防与洪水抗衡③。意见固然有理,但荆江段输水能力有限,长江特大洪水无法由江道渲泄,洪水出路究竟何在?这是历代治水者不得不回答却又难以回答的问题。

最初的分流意见多沿袭元代九穴十三口的说法,主张南北两岸分疏。但自明代嘉靖年间北岸穴口已尽行堵闭,荆江主要向南分流。几百年间,江南地面淤积渐高④,再行北分安全难以保障。道光十三年(1833)御史朱逵吉重又发挥张汉开

穴口分流入洞庭的主张⑤。经勘查后,道光二十年湖广总督周天爵建议:“江之南岸改虎渡口东支堤为西堤,别添新东堤,留宽水路四里余,下达黄金口,归于洞庭。再于石首调弦口留三四十里沮洳之地泻入洞庭”⑥,开宽虎渡口的工程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进行,新口宽数百丈⑦。这是清代惟一的一次疏通穴向南分水,以解荆江洪水危机的实践。直至咸丰二年(1852)和同治十二年(1873)荆江洪水冲开藕池口和松滋口,自行夺路南行,才算有了进一步的结果。 2.塞口还江

与开穴口相反的方案是塞口还江。其要旨是封闭沿江分水穴口,加强荆江南北两堤,输送洪水下泄。最早提出于道光末年。道光二十二年(1842)顾及荆江大堤的安全,将虎渡口由30丈展宽至数百丈,而虎渡河却未相应扩展,于是下游泛滥。道光三十年俞昌烈提出《议修虎渡口禀》,建议“莫如将支河口门仍收作原宽三十丈”⑧,开塞口还江之先。而呼吁最切的是在咸丰十年(1860)藕池河形成,激化了南北两岸水利矛盾之后。

藕池决口后荆江洪水大量南泄,“决口之宽广与江身等。浊流悍湍,澎湃而南,水既增加,湖身淤浅。今华容当口处泽皆成洲,湖至冬涸,褰裳可济”⑨。至光绪十八年(1892)由于藕池口来水所挟泥沙的淤积,“龙阳、华容、安乡三县境内新长南洲广袤几二百里,南洲以外尚有私垸多处侵占湖面。现在(洞庭)西湖已涸其半,东湖亦渐淤垫,水无所容,横溢四出”①。湖南籍官绅群起反对,要求封闭藕池口。次年由张之洞主持勘测,此时藕池口分流水量较之40年前初溃时已减少一半,但实测“藕池口门仍广三百五十五丈,中泓洪深三丈,盛涨加高二丈余”②,堵筑工程艰巨难行。而且湖北湖南对于分水意见对立,因此,塞口还江之议被搁置起来,任分流和淤积自然发展。

①清,黎世序:《续行水金鉴》卷152,国学基本丛书本,第3549页。 ②《清经世文编》卷117,中华书局影印本,1992年,第2852页。 ③清?黎世序:《续行水金鉴》卷153,国学基本丛书本,第3574页。

④据近代测量,荆江南岸长期接受分流,地面淤积抬升,如今南岸地面一般高出北岸地面5~7米。荆江两岸形成南高北低的形势。见石铭鼎、栾临滨,长江,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65页。

⑤武同举等,再续行水金鉴卷4,水利委员会编印,1942年,第118页。 ⑥《清史稿?河渠志四》,二十五史河渠志注释本,1990年,第648页。 ⑦武同举等,再续行水金鉴卷9,水利委员会编印,1942年,第213页,第254页。

⑧清?俞昌烈:议修虎渡口禀,《荆州万城堤志》卷末。

⑨清?黄海仪:《荆江洞庭利害考》,再续行水金鉴卷32,水利委员会编印,1942年,第850页。

四口分流淤积湖泊水体和湖内行洪通道,不仅影响湖水消泄,也妨碍通航。为此宣统元年(1909)曾向德国订购链斗式机械挖泥船一艘,全部花费为每艘5.2万两银子。计划在试行有效后适当收取过往船只通航费用,用来陆续添置新船和支持经常性开支③。

塞口还江的主张于湖南眼前利益最为直接,但保持洞庭湖容积,设法抑制湖泊淤积的发展,对于长江中游南北两岸防洪大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客观形势是,荆江输水能力不能保证特大洪水下泄,必须有适当容积的水体加以调蓄,而洞庭湖是最有效的天然调蓄场所,如果任由荆江来沙淤积和人为盲目围垦,其结果将是“湖中之水既渐变而为田,湖外之田将胥变而为水,湖南之大患无有过于此者”④。若洞庭湖淤废,不得不再寻求新的调蓄容积来代替它,人们认识到这将是熙宁年间王安石涸干梁山泊故事的再版。

1936年李仪祉评价扬子江水利委员会于松滋、太平(虎渡)、藕池、调弦四口建滚水坝的建议“甚以为是”。他说,“现存之湖面不惟中央为扬子江本身计必欲保持;鄂人为北岸安危计,不肯令之淤废;即湘人为其整个经济计,其保湖之心当较他省人为更切”⑤。为此,曾计划在四口建滚水坝,坝顶高程的确定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