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b1b716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c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答案 (1)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纬度较低,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年平均气温高;松嫩平原纬度较高,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少,年平均气温低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年降水量从南向北递减,主要是因为该地南部距夏季风源地近,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降水丰富,而北部降水有所减少;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从东向西递减,是因为该地区从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也越来越少。

(3)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度大,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也较低;而松嫩平原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高。 【反思归纳】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及影响

(1)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地区气候、土地和资源状况。 (2)气候条件:影响该地区的水热状况和种植制度。 (3)土地条件:影响该地的土地生产能力。

(4)矿产资源条件:影响该地区资源型工业的发展。

2.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对生产活动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区域 长江三角洲 要素 松嫩平原 水热条件 水源条件 农业生作物熟制 产 耕地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 工交通条件 业生产 原料、燃料 工业类型 商业贸易 点拨提升 区域差异的分析思路

良好 河网密布,灌溉便利 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较差 河流较少,灌溉条件差 玉米、春小麦、大豆等 主要作物 棉花等 一年两熟至三熟 水田 季风水田农业 沿海航线中枢,长江口,对内、一年一熟 旱地 商品谷物农业 有便利的公路、铁路运输 对外联系方便 缺乏,从国内外运入 综合性工业基地 发达 石油及周边的煤、铁等资源丰富 重化工业基地 规模相对较小 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也包括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即时巩固】

1.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人类活动的差异。据此回答(1)~(3)题。 (1)广东人经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植被

B.土壤

C.气候

D.地形

(2)我国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形成这种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降水

B.地形

C.土壤 D.热量

(3)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和当地民居搭配不相符的是( )

A.西双版纳——竹楼 C.陕北延安——窑洞

B.江南地区——尖顶屋 D.云贵高原——蒙古包

解析 第(1)题,广东人经常喝凉茶是因为广东气候炎热,喝凉茶解暑降温;四川人喜欢吃麻辣是因为四川盆地气候潮湿,吃麻辣可以预防潮湿对身体产生的不利影响。第(2)题,不同的地方选择发展水田、旱地农业还是畜牧业主要依据当地降水的多少。第(3)题,蒙古包是蒙古高原的民居。 答案 (1)C (2)A (3)D

2.下图所示为我国三个平原地区。读图回答(1)~(2)题。

(1)从农业角度来看,A、B、C三个平原地区的共同点是( ) A.光照较丰富

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2)B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 A.水土流失、荒漠化 B.荒漠化、盐碱化 C.盐碱化、酸雨 D.酸雨、水土流失

解析 第(1)题,读图,根据经纬度可知,A是三江平原,B是宁夏平原,C是华北平原,从农业角度来看,三个平原地区的共同点是光照较丰富;宁夏平原面积小,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第(2)题,B平原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属于半干旱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的生态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盐碱化;该地降水少,水土流失问题、酸雨问题少。 答案 (1)A (2)B

探究点二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探究活动】 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当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读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河湖与沼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时该地的地理环境有何特点?限制当时该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当时该地区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原因是什么?

(3)“苏湖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曾经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区,主要原因是什么?

(4)在农业生产走向规范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全国粮仓”地位已经下降。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开垦困难。 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发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2)①在开发早期,人们只能制造简单的生产工具(木棒、石器等)从事农业活动。黄河中下游地区土质疏松,利于简单工具的耕作;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土质黏重,开垦困难。②黄河流域气候比较干燥,人们可以利用较早掌握的灌溉技术发展农业;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沼泽较多,排水难度大。③黄河流域平原广阔,利于发展交通运输;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网,成为交通的阻隔。 (3)雨热条件好,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

(4)①稠密的水网使耕地破碎,因此农业生产规模小,机械化难推广;②建设用地增加,人均耕地减少;③农业结构的调整。

【反思归纳】 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开发早期地理环境的影响

2.农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

3.现代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