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动的百年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躁动的百年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b23c03e0b4c2e3f57276341

1.教育存在的问题

约翰·古德莱德在谈到对美国学校评价的问题时曾经说过:戴上一副眼镜看,美国的学校是最坏的地方;戴上另一副眼镜看,它们似乎又是最好的地方。

1981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认为美国教育问题的结症是“平庸”。 2.改革的目标

所谓的“优异”:适应迅速变化的世界;公平而又高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3.建议的改革措施

(1)教学内容 第一、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概念;第二,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的训练;第三,增强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

(2)严格掌握教育优异的标准 (3)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 (4)提高师资水平

(5)加强对教育改革的领导和改革所需要的财政资助 4.改革的效果

第一,加强了基础课程的教学;第二,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第三,改善了学校的管理工作

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接近:苏联80年代的教育改革 1.改革的背景 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这是苏联的最后一

次教育改革。苏联经济困境;1985戈尔巴乔夫上台;劳动力短缺,科学技术的发展向劳动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2.改革的目的 扩大普通教育的职能,兼负普及职业教育的任务;加强职业教育的基础教育;建立连续教育系统,“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不断补充知识”,连续教育系统采用各种形式。

3.改革的措施

三、重视个性:日本的第三次教育改革

1984年起,教育改革全面展开。第三次教育改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是建立一个以“重视个性”,“向终身教育体系过渡”为基轴的教育体系。

1.改革的背景 “科技立国”的需要;走向政治大国的需要;“教育荒废”,诸如划一性、封闭性、过度竞争、大学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偏低。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有过很好的概括:“我国的教育过多地培养以死记硬背为中心的、缺乏主见和创造能力的、没有个性的单一规格的人才;对日本人应有的形象缺乏自觉;大学教育及其研究水平得到国际上公认的还不多;研究人员的交流、外语教学等方面还不适应国际化的要求。所有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教育制度及其运用的划一性、僵硬性的弊端所造成的。”

2.教育改革的原则和措施

将改革的基本观点概括为3条:“重视个性原则”;“向终身学习体系过渡”;“适应时代的变化”。

四、重点转移: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调整 第六章 教育的终身化 第一节 终身教育思想的渊源 一、古代终身教育的实践及思想 二、近代成人教育的实践

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在他的《泛教论》中,提出了与现代终身教育思想非常类似的主张。他认为教育应当从摇篮甚至更早的时候开始,直至进入坟墓方告结束。

1.美国的成人教育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先驱人物,曾被人推祟为美国成人教育的守护神。南北战争后成人教育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

2.法国的成人教育

三种类型:(1)提供失学民众就读的基本教育;(2)提供青午进修的特殊的或补充的课程;(2)提供一般知识的讲演和讨论会。

3.英国的成人教育 第二节 20世纪的成人教育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的成人教育

1.民间组织 民间组织对成人教合影响最大的是各国的工会组织。

2.大学成人教育 3.政府的支持

4.成人教育的国际交流 二、战后至70年代的成人教育 1.成人教育实践的新持征

2.国家通过立法的手段使成人教育制度化 3.国际合作加强

三、70年代以后的成人教育

以终身教育的思想作为指导原则,特点:

1.加强成人的基础教育,其目的在于使人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功能性文盲的界定除了有读、写、算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标准之外,变更要的是从事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必须能力的标淮。

2.成人教育与大、中、小学教育衔接。1969年,英国的开放大学正式诞生,以远距离教学的形式向成人学生提供高等教育。 3.成人教育的新制度:回归教育

指进人社会的人再回到学校学习的教育。回归教育与瑞典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早倡导回归教育的是瑞典的经济学家莱思。回归教育体现了终身教育思想,是一种把终身教育加以具体化助教育战略,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20世纪成人教育发展的几个特点 1.成人教育形式和层次多样化 (1)成人夜校 (2)学校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