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b84c579cc175527072208f2

60.《晚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从“知春”“斗”“无才思”“惟解”等词来表现。诗人赞草树,知惜春(惜时)并施展才华而“杨花榆荚”只知任已飘荡,无所作为。

61.《立秋前一日览镜》镜中的诗人是“两鬓雪”的形象,时令上的秋天正与人生旅途的“秋天”相合,走过的路,坎坎坷坷,经历的事荣辱兴衰,一齐涌上诗人的心头。然诗人并不悲观,敢于正视现实,直面人生!

62.《菊》对比的手法,把自己对菊的喜爱与王孙的鄙视对比,把秋菊的香溢池岸与高高在上而又肮脏的瓦松比,突出了菊花近人,友人的品格,表现了诗人不高攀权贵而植根民间的高洁精神。

63.《咏柳》喻依仗权势,张狂胡为,欺君害民的小人。诗人通过“斥柳”,表明这类政客得意不会长久,因为天地间的凛凛正气会给他们迫头痛击! 64.《观书有感》①水有源头,方为活水,活水才会清澈透明。比喻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或某种深 的思想,才能在工作和学习中得心应手。②反映的是一个喜借助于外物的道理。也可从“枉费推移力”中得到:办事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蛮干。

65.《乐游原》1.“意不适” 排遣内心的郁闷2.好景不长(难长)盛事难再

66.《题西林壁》1.多姿多彩,神奇莫测2.抒情 议论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或对事物必须由内到外,由表及里地全面观察分析,才能了解它的全貌。 67.《水口行舟》1.写出了诗人对昨夜狂风暴雨肆虐的疑惧:它会不会毁坏大自然的美丽?2.美好的事物终究是不会为邪恶扼杀。困难和挫折阻挡不了事物的发展,真的生命只有经历严峻的考验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五、边塞军旅诗

68.《小重山》(1).是指下片中的“归程”,隐含重返疆场,为国效力的壮志。(2).当年率领将士杀敌复国的情形。(3).白首为功名(功名应指志向、抱负)(4).上片中“惊回千里梦”句,及梦醒后的独自徘徊,隐含对往日战斗生活的向往,表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下片用“欲将心事付瑶琴”写诗人壮志难伸的惆怅与痛苦,都十分蕴藉。

69.《凉州词》(1).欲饮 军乐吹响,催征人出发(2).豪迈、旷达 沉痛、忧伤 这是反向抒情的手法,表达忧伤的感情用悲哀语言的感人力量不如用旷达的语言,就像人气愤极了反而会发笑,悲哀极了反而会唱那样。这样表达的感情更沉重、更深刻。

70.《渔家傲》(1).风景异 通过 秋雁、千嶂、长烟、落日、孤城 勾勒出一幅 苍茫、肃杀的边塞秋色图。(2).①燕然未勒(边塞战争未平息)②思念家乡和亲人(3).悲凉 慷慨悲壮的

13

71.《从军行》“黄沙”点明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环境艰苦、恶劣;“百战”既言经历时间之长,又言战争之残酷和频繁。这一切又用“穿金甲”来进行集中的形象描绘。突出地表现出戍边将士艰苦卓绝的战斗经历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72.《塞下曲》(1)艰苦的生存环境;(2)紧张的战斗生活。表现了戍边将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战胜敌人的决心。

73.《夜上受降城》这是边城秋夜的景色描绘。诗人通过悲凉景色的描写和凄婉笛声的渲染村托了征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六、咏史怀古诗

74.《乌衣巷》(1).寂寞衰败(残破荒凉)(2).燕子寻不到旧巢 随着朝代更迭,煊赫一时的豪门贵族早已不复存在了(富贵不能永久)(3).今昔对比 以小见大

75.《过秦始皇墓》.“崩”言秦始皇死,又言秦王朝速灭,还言后世人之怒。一字意深。从中也透视出诗人对秦始皇的针砭与嘲讽。2.反衬法。以汉文帝的谦和、礼让与秦始皇的残暴、贪婪作对比。作者不直接写自己,而是推己及人,用“路人”(行人)“唯拜”写尽秦始皇的无道和诗人的感慨。

76.《越中览古》今昔对比。诗人意在表明:胜利后的骄奢、淫乐只能是新的失败的开始,任何表面的辉煌都只会给后人留下笑柄。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