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厢记》中红娘的侠义形象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浅析《西厢记》中红娘的侠义形象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b882c8ce53a580216fcfea6

部分内容,以探虚实,并以张生的话“红娘你且先行,教小姐权时落后”摆脱罪责,接着红娘唱道:

[颓厮儿]我则道神针法灸,谁承望燕侣莺俦。他两个经今月余则是一处宿,何须你一一问缘由?

[圣药王]他每不识忧,不识愁,一双心意两相投。夫人得好休,便好休,这其间何必苦追求?常言道“女大不中留”。(四本二折)

这段话如奇兵突起,极有心计,既为自己开脱,又把崔、张二人的结合说成是自然合理之事,并且劝老夫人就应面对现实,不必深究,至此红娘已摆脱被动,扭转乾坤。

最后转守为攻,她首先指出老夫人的“失信”之过,违背了“人之根本”,然后――罗列老夫人的错处,使其心服口服。但红娘在陈述自己的道理时,极有分寸,软中有硬、即便在用字上也滴水不漏,如“张生、小姐、红娘”则称“过”,做到了有理有节,并抓住老夫人视家谱名声为已命的弱点,指出如欲治罪、必然会出现“辱没家谱”,“背义忘恩”,“治家不严”,等严重后果。把一个临威不惧、智勇双全同时又头脑清醒、沉着冷静、善于词令的女侠红娘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出来,令人拍手叫绝,叹为观止。

二、敢作敢为、生性直率的红娘

红娘的形象之所以光彩,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机智,更因为她没有一般下人的那种温顺和软弱,是一个有主见、生性直率、路见不平敢于挺身而出的侠义形象,这也是王实甫这位杂剧大师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高处。红娘不仅对张生这样一个“穷酸俫”的书生,即使是对自

5

己服侍的小姐也敢给以回击,对郑恒这样一个“小人浊民”更是给以无情的奚落和嘲弄。

当张生向红娘唐突介绍后,“(红娘怒云)先生是读书君子??君子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道不得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先生习先王之道??今后得问的问,不得问的休胡说!”俚俗诙谐的语言符合红娘的身份。(一本二折)

在“传书”一折中,莺莺的“作假”确实让红娘难以忍受,红娘觉得自己好心没有好报,一肚子怨气,下面两支曲子,用泼辣尖利的语言,辅以古乐府的谐音,拆字手法,直抒自己内心的愤疾,可谓妙语连珠。

[耍孩儿]几曾见寄书的颠倒瞞着鱼雁,小则小心肠儿转关。写着道西厢待月等着更阑,着你跳东墙“女”字边“干”。原来那诗句里儿笼着三更枣,简巾儿里伏着九里山。他着紧处将人慢,您会云雨闹中取静,我寄音书忙里偷闲。(三本二折)

[三煞]他人行别样的亲,俺跟前取次看,更做道孟光接了梁鸿案。别人行甜言美语三冬暖,我跟前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为头儿看: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三本二折)

当她见到张生时又开始诉苦:“先生受罪,礼之当然。贱妾何辜?”性格率真跃然纸上。(二本二折)

金圣叹评说:“真乃于情于理欲杀欲割,不可得解也,气死红娘也!”曲中“他人行”、“俺跟前”、“别人行”、“我跟前”,两两对比,写出了红娘心头怨气,尤其最末两句,说得刻薄之至。当然这只是气

6

话,是红娘对莺莺将真作假的埋怨。但这样一来红娘直率的性格,可谓纤毫毕露,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

再如“请宴”一折,张生满心以为老夫人让他和莺莺成亲,将自己刻意打扮一番,戏中写到:“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下功夫将额颅十分挣,迟和疾擦倒苍蝇,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二本二折)红娘的语言俏皮,却把当时张生的心情和神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红娘用嘲讽的口吻儿称之为“文魔秀士,风欠酸丁”,“酸溜溜螯的人牙疼”。张生在老夫人赖婚后一筹莫展,事情败露后临事畏惧躲闪。她称张生为“苗而不秀”笑他是“银样蠟枪头”。这时的红娘却十分冷静,戏中写到“(红云)街上好贱柴,烧死你个傻角!你休慌,妾当与君谋之”。〔二本二折〕表现出了红娘对事的镇定。比起堂堂的七尺男儿毫不逊色。

红娘在说服夫人后领命传唤莺莺和张生二人。因为做了不该做的事,所以莺莺是羞于见母,而张生则是“惶恐”,此时红娘对二人的责备更是尖辛泼辣,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份和主人的颜面。

[小桃红]当日个月明才上柳梢头,却早人约黄昏后,羞得我脑后将牙儿衬着衫儿袖。猛凝眸,看时节只见鞋底尖儿廋。一个恣情的不休,一个哑声儿厮耨。呸,那其间可怎生不害半星儿羞?(四本二折)

在这里,红娘抓住莺莺话中的“羞”字大做文章,不顾惜自己小姐的颜面,毫无保留地将她与张生的私事抖露出来,几乎令莺莺无立足之地。但作为一个粗解风情的丫头,这样的指责又显刻薄,又令人

7

忍俊不禁。

红娘的这样敢作敢为和率真性格在第五本第三折中得到了更为淋漓尽致的描写。郑恒前来争婚,本想借红娘通个消息,却被红娘着实羞辱了一场,她骂郑恒是“小人浊民”,是“木寸”、“马户”、“尸巾”、是“乔嘴脸、腌躯老、死身分,少不得有家难奔”。并且连用五个“枉”字,如连珠炮,层层进逼,历历数落贬低他,把郑恒讲得一文不值,使他几无藏身之地。对于郑恒还想娶莺莺,红娘则辛辣讽刺道:“只好偷寿下风头香,傅何郎左壁厢粉。”这一折戏中,红娘“俚雅互衬”,尖辛泼辣的语言令读者和观众拍手称快。同时红娘的这种泼辣直率的性格,给读者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侠骨心肠、富有正义感的红娘

红娘性格中最能感动读者、观众的是她的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侠骨心肠和她的正义感,这也是她性格中最闪光的地方。

作品在一开始就交待红娘奉老夫人之命对莺莺执行着“行监坐守”的任务,因此对莺莺看管得很紧,在莺莺对张生产生好感时,不免觉得“小梅香服侍得勤”、“但出闺门,影儿般不离身”。从这可见红娘作为一个丫鬟,出于自己的心地善良和对小姐的关心与爱护,是多么地恪尽职守,尽心尽责。当张生向红娘作自我介绍:“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没等张生说完,红娘便打断他的话说:“谁问你来?先生是读书君子,孟子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又道:“俺夫人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作为莺莺的贴身丫鬟,出于对小组的保护,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