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名著阅读题汇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四部名著阅读题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b8bc8b9d0d233d4b14e6955

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王利发很年轻时就作了裕泰茶馆的掌柜,精明,有些自私,而心眼不坏。

B.王淑芬,裕泰茶馆内当家的,勤劳,善良,比王利发更公平、正直些。

C.二德子是善扑营当差的人物,小二德子成了打手,比其父更加卑劣。

D.李三,裕泰茶馆跑堂的,勤劳,心眼好,(参考答案:C D。C项卖菜为生的是常四爷,松二爷终日无所事事;D项中秦仲义、康顺子不是兵痞流氓。)

5.下面有关《茶馆》人物行为品质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马五爷来茶馆喝茶,坐在不惹人注意的角落,独自喝茶,制止了二德子耍威风,是个善良的人。

小李三子承父业,继续在裕泰茶馆跑堂。

E.康大力,男,十二岁,是康顺子生养的儿子,母子俩相依为命。

(参考答案:D、E :《茶馆》中未写到小李三子的情况,康大力是庞太监买来的义子。)

4. 下列关于《茶馆》的选项中,错误的两项是( )( )

A.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命运的真实写照。

B.常四爷是旗人,在满清时吃皇粮。但是他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加痛恨。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坐了一年的监狱。出狱后还参加义和团。他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他不讳言他的不满,对抓过他的特务仍然很强硬,对正在发愁的王利发则雪中送炭。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也穷困潦倒。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

C.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清亡后,“铁杆庄稼”没有了,他就靠卖菜为生,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到鸟就有了精神,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D.刘麻子、唐铁嘴、秦仲义、康顺子等人,是一群兵痞无赖,他们说媒拉纤、拐卖人口、算命骗人、敲诈勒索。这样一类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畸形和病态。

E.崔久峰是一个旧民主主义者。他从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者到“中国非亡国不可”的失败主义者 。体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者悲观绝望的情绪,也反映中国难以救治的黑暗事实。 B.刘麻子不知从何处弄来一块手表,掏出来在松二爷面前显摆,诱惑松二爷买下,松二爷有心买下,却无奈囊中羞涩。

C.黄胖子患砂眼严重,来到茶馆,看不清楚,进门就请安。

D.《茶馆》中有一位八十二岁的老人,无依无靠,有时来裕泰茶馆卖一些牙签、胡梳、挖耳勺之类的小东西。

E.秦仲义,在第一幕中才二十多岁,霸道,阴险,要求王利发把穷苦的乡妇和小妞轰出去。

(参考答案:A 、E。 马五爷是个吃洋教的小恶霸,秦仲义不阴险。)

6. 下列关于《茶馆》的选项中,错误的两项是( )( )

A.康梁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登台表演,一方面是拉皮条的为太监娶老婆,暗探遍布社会,麻木的旗兵无所事事,寻衅打群架,另一方面是破产的农民卖儿鬻女,爱国的旗人秦二爷因几句牢骚被捕,新兴的资本家企图“实业救国”,裕泰茶馆老板左右周旋,企图使生意兴隆。

B.在第二、第三幕的发展中,恶势力越来越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暗探宋恩子、吴祥子的后代子承父业,继续敲诈勒索,拉皮条的刘麻子的后代青出于蓝,依托当局要员准备开女招待“拖拉撕”,庞太监的侄子侄媳组成的迷信会道门在社会上称王称霸,甚至做着“皇帝”、“娘娘”的美梦,而一些企图有所作为的良民百姓却走投无路。

C.《茶馆》采取三个横断面连缀式结构,每一幕内部也以许多小小的戏剧冲突连缀。这样的结构本来容易变得松散,老舍克服了这方面的困难,剧本“以情节体现人物”,“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串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D.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茶馆》采用的是特殊的戏剧冲突。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

9

物与旧时代的冲突。

E.老舍谈《茶馆》时说,作品写了“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他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幽默风格。

(参考答案:A C。A项秦二爷应为常四爷,C项“以情节体现人物”应为“以人物带动故事”)

11.《茶馆》第二幕中,王利发对茶馆作了改良,下列哪两项表述是错误的? ( )( )

A.茶馆的前部仍卖茶,后部改作了公寓。 B.茶馆前部仍然兼卖烂肉面。

C.茶座改成小桌与藤椅,桌子上铺着浅绿色的桌布。

D.墙上挂着“醉八仙”大画,车去了原先的财神龛。

7.《茶馆》中同情乡妇和小妞母女,为她们买了两碗烂肉面的人是谁?( )

A.秦仲义 B.常四爷 C.李三 D.王利发 E.王淑芬 (参考答案:B)

8. 人物语言个性化是《茶馆》的一个特色。下列选项错误的两项是( )( )

A.“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是王利发说的,是接着唐铁嘴说的“感谢这个年月”后说的,这句话蕴含了他的愁苦和愤恨。

B.“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 是庞太监说的,这些话活画出了他甘为洋奴、毫不觉悟的丑恶灵魂。

C.“怎么样?我想大哭一场!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 ” 是松二爷说的,表明封建社会造就了松二爷的软弱无能。

D.“有人卖,有人买,我不过在中间帮帮忙,能怪我吗? ” 是唐铁嘴说的,表明了流氓的无赖气,说明了他不以作恶为耻的道德标准是那个社会造成的。

E.“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是常四爷说的,这是他最后绝望的呼喊,体现了他的爱国精神,同时也表现了旧中国的黑暗与腐朽。

(参考答案:B D。B项应为唐铁嘴所说,D项应为刘麻子所说。)

9.《茶馆》中有一位一心想着“实业救国”,兴办工厂,最后两手空空的人是谁? ( )

A.王利发 B.常四爷 C.秦仲义 D.松二爷 E.王大栓 (参考答案: C) 10.《茶馆》中有一位在公共场合说了一句“大清国要完”,最后被捕坐牢的人是谁? ( )

A.常四爷 B.松二爷 C.吴祥子 D.刘麻子 E.唐铁嘴 (参考答案:A) E.墙上同时挂着时装美人——外国香烟公司的广告。

(参考答案:B、D 。《茶馆》第二幕中,茶馆前部已经不卖烂肉面,墙上挂着“醉八仙”大画也已经撤去)

12.《茶馆》中下列人物与台词对应关系有误的两组是 ( ) ( )

A.松二爷——王掌柜,你好?太太好?少爷好?生意好?

B.常四爷——卖青菜哪?铁杆庄稼没有啦,还不卖膀子力气吗?

C.刘麻子——我不像他,我最关心国事! D.秦仲义——现在,我可看透了,中国非亡不可!

E.康顺子——是呀,我走,好让你们有点嚼谷呀!

(参考答案: C、D 。C非刘麻子,而是唐铁嘴;D非秦仲义,而是崔久峰)

13.关于《茶馆》的表述,下列说法有误的两项是 ( ) ( )

A.《茶馆》第二幕,王利发第一次实行改良,以图从萧条中挽救茶馆,使其免于被淘汰。

B.《茶馆》的结构特点是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人物王利发的悲剧命运、茶馆的变迁为线索,展开历史的横断面,展示人物之间的复杂的矛盾冲突的。

C.“我早就不抽大烟了,该抽白面了,哈德门的烟卷是又松又长,这么一磕,空出一大半,装白面正合适,大英帝国的烟卷,日本的白面,两大强国伺候我一人儿,这福气还小吗?”这话反映出小刘麻子的无耻。

D.“怎么样?我想大哭一场!看见我这身衣裳了没有?我还像个人吗?”写出了松二爷的悲惨,无力适应社会。

E.“[常四爷、松二爷正往外走,宋恩子和吴祥子进来。他们俩仍穿灰色大衫,但袖口瘦了,而

10

且罩上青布马褂。”这一“舞台说明”意在表现宋恩子和吴祥子的日子也不好过。

(参考答案:C E。C这话反映出唐铁嘴的无耻,E中两人是恶霸,作者如此描写是为了讽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

14. 下列有关《茶馆》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作为城市小商人,王利发的人生哲学就是“莫谈国事”,真正一个“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的茶馆掌柜,图的是挣钱持家,安居乐业。

B.虽然为了自己的利益,当初在收留康顺子母子问题上有些犹豫,但王利发最后还是留下了他们并相处得很好。这也体现了他身上善良的一面。

C.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像一句玩笑话.然而表现出的则是希望报童不要在茶馆打扰他的生意。

D.当秦仲义提出要长王利发的房租时,王利发不仅毫不争辩,而且顺水推舟,进行奉承,既表现了王利发的圆滑、玲珑,同时也显示出,他是一个守本分的市民。

E.王利发彻底破产了,彻底绝望了。他已经认清,国民党统治下的旧北京,已如人间地狱,他一家人在这里没有任何生存之地了,他果断地让儿子、儿媳、孙女投奔解放区,自己则决定以自杀来控诉和反抗这个暗无天日的旧时代。

(参考答案:A C。A.他的人生哲学应该是“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C.表现出的是对动荡时局的不满。)

15. 下列有关《茶馆》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作品时间跨度50年,出场人物有70多个,为了避免故事杂乱,老舍先生匠心独运地采取了主要人物从壮到老、次要人物世代相传的写法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B.松二爷看见宋恩子和吴祥子仍穿着灰色大衫,外罩青布马褂说:“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表现出松二爷对宋、吴二人的讽刺。

C.作品中的崔久峰与秦仲义一个是政治救国,一个是实业救国,但最后都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深深绝望。

D.剧本的创作意图是十分清楚的,它通过“裕泰”的茶馆陈设由古朴一简陋一新式的变化, 昭示了茶馆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

E.作品采取了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即:以时间为序展开故事,以较大的时间分隔为一幕,三个时代分成三幕。人物以出场为序,用活动带故事发展。

(参考答案:B D 。B.表现出松二爷的怀旧情绪,也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D.应该是“古朴一新式一简陋的变化”。)

【简答题】

1.简述剧中秦二爷的主要经历。

参考答案:秦仲义是个民族资本家。戊戌变法失败后国势衰落,他凭着一颗报国之心,变卖祖业创建工厂,想实业救国。他耗尽40年的心血办起不小的企业,觉得这样就足可以“富国裕民”。然而抗战刚结束,他的产业就被政府没收了,当局不但没有接着好好办厂,还把机器当成破铜烂铁给卖掉了。他在黑暗岁月里单挑独斗了一辈子,终于惨败下来,最终与王利发、常四爷一起撒起纸钱“祭奠自己”。

2.下列话语的主人公分别是谁? ①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②“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

③我爱我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④怎么样?我想大哭一场!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

⑤“比从前好了一点!我感谢这个年月!” 参考答案:①李三;②秦仲义;③常四爷;④松二爷;⑤唐铁嘴。

3.第三幕中,王小花的于老师和谢老师罢课,在茶馆里被小二德子发现后,王大栓和王利发是如何表现的?

参考答案:王大栓以两位老师仅是普通茶客为由来掩护,在小二德子遭打后,王大栓赶紧带着两位老师先走;小二德子迁怒于王利发,这让王小花很害怕,但王利发很镇定地说:“他不敢”,并且安慰小花:“爷爷会说好话呀。”

4.“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称茶馆为“硕果仅存”,透露出怎样的社会现实?

参考答案:把一个小小的茶馆说成是“硕果”,这从事理来说是行不通的,这并不是修辞上所说的夸张,作者采用“大词小用”的方法,其言下之意

11

是指当时社会上有价值的东西已经极其稀少了,连一个破败的茶馆也已成为“硕果”,充分反映了当时贫困的社会现实。

5.“‘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的更大。”这一舞台说明反映了茶馆主人王利发什么样的心态?

参考答案:“莫谈国事”的字条在三幕戏中越写越大,是因为王利发深深知道像他这样一个小人物可吃不起政治的亏。第一幕戏中常四爷就是因为谈国事而被捕人狱的,因此,他写“莫谈国事”的字条是希望茶客们不要空谈政治而使茶馆受到牵连,影响生意。当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黑暗,隐含曲折地表露出王利发心中的不满。

6.“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这话有什么含意?它的幽默讽刺意味是怎样形成的?

参考答案:这句话在修辞上叫作谐音。表明了跑堂的李三对茶馆掌柜王利发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裕泰茶馆当时的处境,王利发想改良,但生意却越来越不好做。它的幽默讽刺意味是通过“凉”谐“良”形成的。

7.从松二爷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嗻,还是黄鸟!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有了点精神)你看看,看看,(打开罩子)多么体面!一看见它呀,我就舍不得死啦!

参考答案:松二爷是旗人,以前能够享受到旗人的特权,游手好闲、喝茶玩鸟。大清灭亡后,他失去了一切,只能自食其力,可他又不愿像常四爷那样做点小买卖来养活自己,只能挨饿。他对养鸟情有独钟,一提到鸟儿,就有精神,宁可自己饿死,也要让鸟儿吃饱,让人感到迂腐得可笑。但在这可

笑背后,却也使人心酸,一个人把精神寄托在鸟儿身上,靠鸟儿来维系自己的生命,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让人看不到希望。同时也反映了松二爷玩物、迂腐、懒散而无能力的性格特征。

8.“多年的交情,你看着办!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什么?表现了吴祥子怎样的性格?

参考答案:前一个“意思”是指要钱;后一个“不成意思”是指钱太少。这句话实则是要求王利发多给一点钱,否则就不会放过他。充分表现了老牌特务吴祥子敲诈勒索、鱼肉百姓的无耻本性。

9.《茶馆》中,父子两代均出场的人物有哪些?(5分)

参考答案:刘麻子和小刘麻子、唐铁嘴和小唐铁嘴、二德子和小二德子、宋恩子和小宋恩子、吴祥子和小吴祥子、王利发和王大栓。

10. 同为旗人子弟,松二爷和常四爷有什么区别?

参考答案:同为旗人子弟,松二爷关心的是玩乐的事,而常四爷更关心时局,更有正义感、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随着时代变迁,两个人物又有了分化:松二爷小心翼翼地生活了一辈子。最后落魄早亡;常四爷参加义和团与“洋人”干仗,实现了自己的感情愿望;后又自食其力,卖菜为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凭力气挣饭吃,我的身上更有劲了!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