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农村初中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减轻农村初中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ba33faebd64783e09122b8d

《减轻农村初中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减轻农村初中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课题于2014年5月提出申请,2014年10月立项,我们课题组把课题研究建立在县教研室2014年11月提出的“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上组织展开,我们认真借鉴了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理论,从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入手,立足课堂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我们先后组织了课题组全体人员集体学习教育理论2次,聘请徐会见教师深入课改先进校外出学习2次指导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体学习4次。

二、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课题研究活动,2014年11-12月我们课题组教师协同语文数学英语等六个学科开展了“同一学科教师上同一节课”教学课例研究,上教学研讨课20余节,小组成员参与研讨20次,课题组成员经验交流会4次。

三、建立学生反馈小组,发挥同学监督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学生调查,2015年3月10日学校课题组组织学生作业负担调查问卷,参加学生120多人,以班级为单位按学生层次组建小组,通过学生对作业的研讨、交流、展示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全员指导。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我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绩,通过经验总结,查找不足,初步形成了课堂教学理论模式,为我们今后课题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通过总结,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的收获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把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思想 “内化”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自觉行为。

首先我们认真借鉴高效课堂教学理论,以“文科三段式”、“理科五步法”教学模式为基本框架,建立自己的教学模式,在现实操作中我们边学习“文科三段式”、“理科五步法”课堂教学理论知识,边深入课改先行学校进行课堂教学观摩,以此来积累教师的表层印象;然后我们组织课题组人员开展课堂演练活动——尝试教学,此时我们对教师不做太高的要求,先“比着葫芦画个瓢”——只求形似。

在此基础上,我们确立了校本性质的导学案和学案模板,再以多种形式组织教师研讨交流,找差距,谈感受,探讨这种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为下一步的行动确定方向。

在机会比较成熟后,我们开展了课堂观摩教学和横向的课例教学活动,然后再研讨、再交流,进一步找出不足,寻求突破的方式和方法,在“文科三段式”、“理科五步法”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寻求符合本校教学实际的课改之路。

第二、依据课标,把握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

(一)、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必须以“课标”为指挥棒,从“文本”出发,并且围绕“文本”组织进行,我们鼓励开放式的教学,但是反

对天马行空式的展示,在此我们参照学习了“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及时修正自己的研究方向。

(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习目标是学习中学习者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没有了目标的指导,学习就容易陷入盲目,所以我们认为学习目标不但不能废弃,而且必须在课堂教学予以坚持。

(三)在坚持文本教学的同时,我们认为必须找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按照“知识问题化”和“高要求、低起点”“层递性”的原则,在教师的导学案、小组学习和展示评价中得到充分的认识和体现。

第三、教学目标必须有针对性、展示问题选择好梯度和高度。 我们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科知识特点,坚持以“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为指导原则来设计教学案,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小组学习和探讨交流。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做好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知识的梳理和归纳。我们觉得课堂的三个目的:一是知识的学习,二是能力的培养,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而三者之中知识是基础,我们认为课上第一步要引导学生围绕“文本”明确学习的目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研讨、交流都应该围绕目标进行,课堂活动时教师应组织学生通过“目标回顾”等形式对本课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归纳和总结。

(二)讨论和交流的量和度。我们要教师在备课时能涉及到:1、讨论和交流在什么时候展开。2、讨论和交流的问题是什么。3、讨论和交流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4、针对学习小组(学情)的情况讨论和交流的任务怎样分配。

(三)能力的培养和引导。那就是讲课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任何一个问题,特别是展示和评价中的问题,都要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而且要不厌其烦,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让学生自然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四、学生作业分层次、学生标准分层次

针对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平时成绩情况,根据所学的内容恰当的布置相应的作业,每天的作业采用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设计:分基本作业、提高作业、超额作业。凡完成本课时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视为基本作业,允许A类学生不做,B类、C类学生人人都要完成。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有些题目作些变化,视为提高作业,供A类和B类的学生完成。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视为超额作业,便于A类同学完成,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能力,收到学习的喜悦。 学生在完成各自的作业后,在作业本上把当天的知识进行小结。通过小结当天的知识点、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时的独到见解,积累方法,优化解题策略。同时鼓励C类的同学去思考和尝试做B类的作业, B类的同学去尝试做A类的作业。再对他们成功的尝试给予大胆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成功的愉悦,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