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设计深度要求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初步设计深度要求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d3d56074693daef5ff73d8e

7必要的计算资料的说明简图。 3.4.3设计图纸 1平面图

1)标明承重结构的轴线、轴线编号、定位尺寸和总尺寸;

2)绘出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配件,如非承重墙、壁柱、门窗(幕墙)、天窗、楼梯、电梯、自动扶梯、中庭(及其上空)、夹层、平台、阳台、雨篷、台阶、坡道、散水明沟等的位置;当围护结构为幕墙时,应标明幕墙与主体结构的定位关系;

3)表示主要建筑设备的位置,如水池、卫生器具等与设备专业有关的设备的位置; 4)表示建筑平面或空间的防火分区和防火分区分隔位置和面积,宜单独成图: 5)标明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及地上、地下各层楼地面标高; 6)标明指北针(画在底层平面); 7)标明剖切线及编号;

8)绘出有特殊要求或标准的厅、室的室内布置,如家具的布置等;也可根据需要选择绘制标准层、标准单元或标准间的放大平面图及室内布置图;

9)列出各类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计算的技术经济指标(也可在说明中列出) 10)标明图纸名称、比例: 2立面图

应选择绘制主要立面,立面图上应标明: 1)两端的轴线和编号;

2)立面外轮廓及主要结构和建筑部件的可见部分,如门窗(幕墙)、雨逢、檐口(女儿墙)、屋顶、平台、栏杆、坡道、台阶和主要装饰线脚等;

3)平、剖面未能表示的屋顶、及屋顶高耸物、檐口(女儿墙)、室外地面,等主要标高或高度;

4)图纸名称、比例。 3剖面图

剖面应剖在层高、层数不同、内外空间比较复杂的部位(如中庭与邻近的楼层或错层部位),剖面图应准确、清楚的标示出剖到或看到的各相关部分内容,并应表示: 1)主要内、外承重墙、柱的轴线,轴线编号;

2)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如:地面、楼板、屋顶、檐口、女儿墙、吊顶、梁、柱、内外门窗、天窗、楼梯、电梯、平台、雨蓬、阳台、地沟、地坑、台阶、坡道等;

3)各层楼地面和室外标高,以及室外地面至建筑檐口或女儿墙顶的总高度,各楼层之间尺寸及其他必需的尺寸等; 4)图纸名称、比例。

4对于紧邻的原有建筑,应绘出其局部的平、立、剖面。 3.5结 构

3.5.1在初步设计阶段结构专业设计文件应有设计说明书和必要时提供结构布置图。 3.5.2设计说明书 1设计依据

1)本工程结构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及法规; 2)相应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其主要内容,包括:

工程所在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建筑场地类别、地基液化判别;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简况、地基土冻胀性和融陷情况,着重场地的特殊地质条件分别予以说明; 当无勘察报告或已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明确提出勘察或补充勘察要求;

3)采用的设计荷载,包含工程所在地的风荷载和雪荷载、楼(屋)面使用荷载、其他特殊的荷载;

4)建设方对设计提出的符合有关标准、法规的与结构有关的书面要求; 5)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 2设计说明

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和设防类别;

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地基处理方案及基础形式、基础埋置深度及持力层名称; 若采用桩基时,应说明桩的类型、桩端持力层及进入持力层的深度; 3)上部结构选型;

4)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设置;

5)地下室的结构做法和防水等级,当有人防地下室时说明人防的抗力等级; 6)为满足特殊使用要求所作的结构处理; 7)主要结构构件材料的选用;

8)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主要结构特征参数和采用的计算程序及计算模型; 9)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采用; 10)采用的标准图集; 11)施工特殊要求;

12)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3提请在设计审批时需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条文说明】在初步设计阶段,对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尤其需进行抗震设计的情况下)必须进行多方案结构的整体计算,得出一个较合理的结构型式。在设计说明中要求提供的“主要结构特征参考数”指结构的自振周期、顶点位移、层间位移及扭转角度等。 3.5.3设计图纸(较复杂的工程提供)

1标准层、特殊楼层及结构转换层平面结构布置图,注明定位尺寸、主要构件的截面尺寸;条件许可时提供基础平面图。 2特殊结构部位的构造简图。

【条文说明】在初步设计阶段,结构专业的设计文件主要是以文字为主的设计说明书。但当用文字难以说清楚结构的状况和构件布置时,如空间结构体系、框支结构转位层部位的上下层关系、新型结构体系、复杂的构件布置关系等或按合同要求,应提供相应的图纸。 3.5.4内部作业

1与建筑及其他专业配合,确定结构型式及布置。

2提出能为编制概算所需的结构简图及附加的文字说明。

3对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复杂的建(构)筑物应作必要的计算工作,计算书经校审后保存。

3.6建筑电气

3.6.1初步设计阶段,建筑电气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电气设备表、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存档)。 【条文说明】过去设计文件所要求列出的“主要电气设备及材料表”,其中“材料”的统计繁琐且复杂,而其指导意义也不大,故按照当前实际情况,现设计文件只要求列出主要电气设备表。主要电气设备一般包括变压器、开关柜、发电机及应急电源设备、落地安装的配电箱,插接式母线等,以及其它系统主要设备。 3.6.2设计说明书

【条文说明】建筑电气现所涉及的系统,初步统计有32种之多,根据各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所设置的系统应分别说明。

1设计依据

1)建筑概况:应说明建筑类别、性质、面积、层数、高度等; 2)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3)建设方提供的有关职能部门(如:供电部门、消防部门、通信部门、公安部门等)认定的工程设计资料,建设方设计要求; 4)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及法规。 2设计范围

1)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的设计工作内容和分工; 2)本工程拟设置的电气系统。 3变、配电系统

1)确定负荷等级和各类负荷容量;

2)确定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电源由何处引来,电源数量及回路数、专用线或非专用线、电缆埋地或架空、近远期发展情况;

3)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容量确定原则及性能要求,有自备发电机时,说明启动方式及与市电网关系;

4)高、低压供电系统结线型式及运行方式:正常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之间的关系;母线联络开关运行和切换方式;变压器之间低压侧联络方式;重要负荷的供电方式;

5)变、配电站的位置、数量、容量(包括设备安装容量、计算有功、无功、视在容量、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式(户内、户外或混合);设备技术条件和选型要求; 6)继电保护装置的设置;

7)电能计量装置:采用高压或低压;专用柜或非专用柜(满足供电部门要求和建设方内部核算要求);监测仪表的配置情况;

8)功率因数补偿方式:说明功率因数是否达到供用电规则的要求,应补偿容量和采取的补偿方式和补偿前后的结果;

9)操作电源和信号:说明高压设备操作电源和运行信号装置配置情况; 10)工程供电:高、低压进出线路的型号及敷设方式。 4配电系统

1)电源由何处引来、电压等级、配电方式;对重要负荷和特别重要负荷及其它负荷的供电措施;

2)选用导线、电缆、母干线的材质和型号,敷设方式;

3)开关、插座、配电箱、控制箱等配电设备选型及安装方式; 4)电动机启动及控制方式的选择; 5照明系统

1)照明种类及照度标准;

2)光源及灯具的选择、照明灯具的安装及控制方式;

3)室外照明的种类(如路灯、庭园灯、草坪灯、地灯、泛光照明、水下照明等)、电压等级、光源选择及其控制方法等;

4)照明线路的选择及敷设方式。(包括室外照明线路的选择和接地方式) 6热工检测及自动调节系统

1)按工艺要求说明热工检测及自动调节系统的组成; 2)自动化仪表的选择;

3)仪表控制盘、台选型及安装; 4)线路选择及敷设;

5)仪表控制盘、台的接地。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按建筑性质确定保护等级及系统组成; 2)消防控制室位置的确定和要求;

3)火灾探测器、报警控制器、手动报警按钮、控制台(柜)等设备的选择; 4)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要求,控制逻辑关系及控制显示要求; 5)火灾应急广播及消防通信概述;

6)消防主电源、备用电源供给方式,接地及接地电阻要求; 7)线路选型及敷设方式;

8)当有智能化系统集成要求时,应说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其它子系统的接口方式及联动关系。

9)应急照明的电源型式,灯具配置,线路选择及敷设方式,控制方式等、 8通信系统

1)对工程中不同性质的电话用户和专线,分别统计其数量; 2)电话站总配线设备及其容量的选择和确定; 3)电话站交、直流供电方案;

4)电话站站址的确定及对土建的要求;

5)通信线路容量的确定及线路网络组成和敷设;

6)对市话中继线路的设计分工,线路敷没和引入位置的确定; 7)室内配线及敷设要求;

8)防电磁脉冲接地、工作接地方式及接地电阻要求。

【条文说明】当电话系统不含电话站设计时,仅有线路交接及配线相关内容。 9有线电视系统

1)系统规模、网络组成、用户输出口电平值的确定; 2)节日源选择;

3)机房位置、前端设备配置;

4)用户分配网络、导体选择及敷没方式、用户终端数量的确定。 10闭路电视系统 1)系统组成;

2)控制室的位置及设备的选择; 3)传输方式、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4)电视制作系统组成及主要设备选择。 11有线广播系统 1)系统组成;

2)输出功率、馈送方式和用户线路敷设的确定; 3)广播设备的选择,并确定广播室位置; 4)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12扩声和同声传译系统 1)系统组成;

2)设备选择及声源布置的要求; 3)确定机房位置; 4)同声传译方式;

5)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13呼叫信号系统

1)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包括有线或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