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试卷13份合集)山东省枣庄山亭区七校联考2018-2019学年政治七下期末模拟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政治试卷13份合集)山东省枣庄山亭区七校联考2018-2019学年政治七下期末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d813d9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1

(2)答: 保持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提升情趣,陶冶情操。(4 分)

22. (12分) [答案] (1) 畅所欲言:独立性与依赖性。(2分)

(2) (5分)明辨是非:这个观点是片面的。①正确认识自己,需要我们正确地看待他人的评价。他人的评价是认识自己的重要参考。重视他人的意见,冷静地分析,既不盲从,也不忽视,才是我们对待他人评价的正确态度。②但认为他人的评价是认识自己的唯一一途径是不科学的,要正确认识自己,还需要我们从多方面认识自己;认真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还需要我们看到自己的发展。只有通过自我观察和听取他人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更准确地认识自己。

3) (5分)出谋划策:①积极敞开心扉,学会大胆倾诉和求助;②参加各种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③培养建康的兴趣爱好来转移注意力,积极化解自己的烦恼。

23. (14分) [答案] (1) (4分)身体变化: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心理变化:出现了闭锁心理、独立心理、勇敢心理等。

(2) (6 分) “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①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寻找“贤人”,将他们作为榜样。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或者从具体的方面谈也可以:为贫困山区儿童捐款捐物、为学习困难的同学补习功课等。 (3)《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 分)(4)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2 分) 24. (8分) [答案] (I) (2 分)①不参加集体活动,不按时值日,值日偷懒。②后果:不利于形成良好集体氛围,不利于发挥集体力量等。

(2) (6 分)①主动参与班集体活动。人人出主意,想办法,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②自觉遵守班集体规则。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③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理解;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分工合作,公平竞争,成果共享。④各尽所能,发挥所长,为班集体的建设增添光彩等。

25. (16分) [答案] (1) (5 分)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法治兴则国兴;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是进一一步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④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⑤是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⑥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⑦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公民合法权益;⑧法治是发 展的可靠保障。

(2) (5 分)①依法治国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政;②加强法制建设,树立法制观念;③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④坚持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⑥加强立法,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⑥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⑦尊重和保障人权。

(3) (6 分)①青少年要努力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②认真学法、守法,宣传法律,同违法行为作斗争;③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④逐步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⑤依法行使权利, 自觉履行义务。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愿意,请将所选英文字母填在相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60分)

1.停滞的青春是死水,我们不要;单调的青春是萎靡,我们不要;偏激的青春是敌人,我们不要;无梦的青春是堕落,我们也不要。那么,你想要的青春是

①自由的青春 ②道义的青春 ③独立的青春 ④探索的青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据统计,全国3亿多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中约有3000万人存在心理问题,青少年往往会出现青春期的烦恼。当遇到烦恼时,我们应该 A.逃课上,虚拟世界无烦恼 B.离家出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C.独立承受,因为求助他人是怯懦的表现

D.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主动向老师、父母、同伴或社会寻求帮助

3.青春是生命中的华彩乐章,它带来了喜悦和力量,也带来了困惑和烦恼。奏好青春成长曲,我们要 A.在穿着上标新立异,展现青春风采 B.纳悦生理和心理变化,克服青春烦恼 C.把内心闭锁起来,保护青春秘密 D.放任青春冲动,享受青春激情

4.下列想法或做法不符合“止于至善”要求的是 A.我讨厌别人叫我“豆芽菜”,也从不给别人起绰号

B.我喜欢别人以尊重友善的态度对待我,我也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 C.谁要是冒犯我,我就不再与他来往,

D.数学是我的强项,我经常帮助数学成绩差的同学

5.青春是一首酣畅的山歌,青春是一篇甜美的乐章,拥有青春,我们是幸福的。下列对青春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青春有格,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青春要打扮新奇,穿着怪异时尚

③我们已经长大,要学会倾听父母、同学、老师的合理建议

④青春,意味着向上的活力,我们要珍惜青春时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12岁女生沉迷于穿越小说想跳楼“穿越汉唐”当公主;17岁少年迷恋魔幻小说,割腕自杀。这些事例启示我们

①要有独立意识,不要盲目轻信 ②要善于调节情绪,不要长时间沉溺于遐想 ③要提高辨别是非能力 ④青少年课外阅读弊大于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矮的小树。但要是它长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就能长成一棵大树。”这就告诉我们(

①白松不是一种优良树种,不能适应各种环境 ②个人离不开集体,良好的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沃土 ③集体的力量影响和改变个人

④土地与白松、集体与个人的成长,事物总是有条件的联系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刚进中学,某校七(3)班同学进行讨论后制定了他们的班级口号:“进班一刻,七(3)班是我的;出班一步,我是七(3)班的。”这句口号要求该班同学

①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 ②努力为班级和老师学习

③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④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小军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经常看到有的学生在络游戏厅玩游戏,有时小军也想进去玩一玩,但他想到一旦迷恋上络游戏,就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发展,有可能断送自己的美好未来,于是就打消了这一念头。对小军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A.小军能正确调节自己的情绪 B.小军有自控力,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C.小军的行为反映了青春期的怯懦心理

D.小军的行为体现了底线意识:违反法律的事坚决不做

10.下面是小明和小红的对话。小明:“虽然我平时成绩很好,但总担心考不进理想的学校。”小红:“你应该学会放轻松点,考试前试着去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小红所说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转移注意法 B.改变认知评价法 C.合理宣泄法 D.放松训练法 1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②任何公民都平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③任何公民违法犯罪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④任何公民都拥有解释法律的特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某校在深化法治校园创建活动中,要求学生树立法治观念,维护法律权威。下列同学们的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按照交通标识骑行自行车 ②打听同学的秘密并到处传播 ③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④遵守公德,自觉维护公共设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在我国,来成年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因此国家通过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下列法律与其内容对应不正确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父务一一一《宪法》 B.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一-一《婚姻法》

C.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一一一《义务教育法》

D.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

14.“上下课的铃声是音乐,水龙头分为高中低,课桌椅可以调节高矮。”这些措施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 规定

A.学校保护 B.家庭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15.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应该

①自觉树立法律意识②维护法律的尊严 ③自觉依法自律 ④加强自身权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小明在学校被同学误解,心里很难过。回到家他拿起心爱的吉他弹唱了一首歌之后,心情平静了许多。这种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是

A.心理换位 B.自我暗示 C.自我解嘲 D.注意转移

17.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忽视了一个极大的教育环节一情感教育。之所以要重视情感教育,是因为 ①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物质需求 ②情感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为

③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末知 ④情感可能伴随我们的生命全部历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小张发现同学有一本好书,就想向她借来找题目做做,可她却拒绝了。小张正准备说些“难听话”气气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