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历程 - 追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我的成长历程 - 追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d99259e31b765ce04081475

刘仁增:我的成长历程——追 梦

古人云:人生如梦。没有梦,就没有希望和憧憬;没有梦,就没有追求和奋斗。汗水的播洒,艰辛的付出,我的人生梦想终于开花结果、五彩斑斓,我也从一个普通的海岛教师,逐渐成长为特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市名学科带头人、市特色教师。

自发积聚:面壁十年图破壁

当老师,不是我儿时的梦想。似乎是命中注定,这辈子与教师有缘,且要经受磨砺。1979年,中考成绩优秀的我竟鬼使神差地被师范学校录取。两年之后,我又被“发配”到全县最边远的海岛、人称连江“西伯利亚”的苔菉。

海岛的生活、工作可真是苦啊!喝的水,要自个儿到数里之地去挑;住的呢,是破败的庙宇,还好几个人挤在一起;想回家一趟,100多公里路途的碾转、颠簸之苦自不待言,就连一张车票竟也紧张难求。最恼人的还数教学资料的严

重匮乏,除了一本不知用了多久的教学参考书,一无所有,全然没有老教师为初出茅庐的我们指点迷津、专业引领,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至今难忘雨中的第一堂课。我所教的班级在残破的两层楼房的下层,楼房位于低洼地带,一下雨,水就流入教室。上第一堂课那天,正巧天下大雨,教室里早已水漫金山,无奈之中,我只好赤脚上阵。哪知道,漏船偏遇连风雨,课到一半,突觉头上异样,抬眼一看,惊呆了!只见一股灰尘从天而降,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势。原来,楼房年久失修,隔板留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缝隙,楼上学生稍有动静,灰尘就洒落而下。就这样,头顶灰尘、脚踩雨水,我完成了参加工作的“处女秀”。这样的教学生活整整持续了两年之久。

生活再苦,工作再累,但我总以“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自慰。“做任何事,都不能臭!”的朴素想法时时占据我的心。一到夜晚和周末,本地的老师都回家了,仅有的两个外地教师也外出玩耍了,空荡荡的宿舍就只剩下我孤身一人。窗外海风呼呼作响,室内蜡光昏暗如豆,我伏案而作,或备课,或练字,或练琴唱歌,做得最多的还是看书和写文章。看着看着,写着写着,不知不觉间,天边泛白,熹光微露,又是一个不眠夜!

就这样,靠“狠”劲备课、靠“韧”劲学习、靠“恒”劲积累、靠“闯”劲写作,再加上一周20几节的语文、音乐、美术、体育、历史、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使我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为我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做了有益的积淀和铺垫,大大丰富了我的语文课堂教学。

自觉追求:乘风破浪会有时

教师成长固然需要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只有务实肯干、积极进取、脚踏实地,就会在现实土壤中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甚至成才的生长点,并以自己的成长影响周围。

1984年,连续教了3年三年级的我,终于可以跟班教学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班级啊,别的不说,只语文成绩就在全学区同年级二十几个班中倒数有名。当年,一个教师要想出名,毕业班教学是关键。为了证明自己,我怎么着也得搞点成绩来!我暗暗告诫自己。可是教学质量的提高岂能一蹴而就,面对着这烂摊子,该从何下手呢?我苦苦思索着。查查资料借鉴一下别人的成绩经验吧,可资料难觅,只有人手一册的《福建教育》可供翻阅。渐渐地,我对语文教学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并尝试着对教学来了“三板斧”:

一是采取“以点带面”的教学。当时的课文教学,推崇从头教到尾,费时多,效率低。我想,与其面面俱到,不如紧抓重点。这个重点就是课文的关键处、紧要点,特别是重要的词句、段落,必须重锤敲打,实现教学目标。

二是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传统的语文教学总是老师讲,学生听,我总觉得这样学生只能得到有限的知识,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从中受益。于是,我结合课文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并让学生在课内外进行大胆的实践。

三是加强短文阅读的训练。要在短期内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仅仅进行拼音、字词之类的单项训练,必然枯燥乏味,效果也不佳。我想,短文阅读既涉及语文基础知识,又能扩大知识面,还能进行段的训练,为作文打基础,抓住了短文阅读训练,不就“牵一发而动全身”了吗?于是,我坚持在课文学习的同时,每天布置一篇短文,给学生阅读、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板斧”竟然收到奇效,留下苔菉学区的几段佳话! 佳话一:一个学区倒数几名的差班,两年之后,在全县毕业班统一考试中,语文成绩像火箭冲天似的猛然飙升,从全区二十几名,一下子变成第一名,轰动了全乡,令领导、老师们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佳话二:又三年后,我所教的第二届毕业班,语文毕业统考成绩名列全区榜首,班上的五位同学被连江一中录取。一个农村班级有如此多的学生上一中,这在当地史无前例,在全县也极为罕见,顿时成了海岛的一大新闻,为人津津乐道。

佳话三:1985年,我采用“以点带面”、“传授学法”的教学方法执教《春望》一课,因其教法新颖独特,学生思维活跃,教学效果明显,而备受教研员和全体老师的广泛兴趣,好评如潮。大家感叹: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

佳话四:我的数篇文学作品在《福州晚报》等刊物上相继发表,两篇阅读指导文章刊登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上,第一篇教学论文《听课评议浅见》刊发于《福建教育》。这对海岛渔村小学来说,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啊!

自我完善:衣带渐宽终不悔

如果抱守以往的经验成绩,自己的专业就会停止成长。所以,一个有抱负的教师仅有专业追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行动上拥有专业探索精神,不断追求,不断创新,不断进取,不断完善。

1996年,我以全县业务考核第一名的成绩,被组织公派到全县首所私立学校——福州树德学校担任小学部负责人,兼上不同年级的两个班的语文课,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