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之西南少数民族民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民俗学之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db380c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e2

-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民俗和民俗学

一、民俗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民俗?古今中外对民俗概念存在诸种解释: (一)我国古代:

1.先秦时期的孔子、荀子、庄子都有对“民俗”的独到见解。

孔子是在阐明人治的过程中,力图把民俗观改造为与礼制体制有关的知识或学问。“志古之道,君今之俗”——历史介入民俗;“不语怪力乱神”——用人文历史的观点解释神话;“民教俗朴”——致力于贯彻男女、父子、君臣、礼义、仁德的纲常模式。

荀子提出应确立民俗的道德标准,民俗是由民众的性情、气质、服饰、器用、歌舞、仪式和管理惯制等现存的群体标记所显示,“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荀子的《蚕赋》是中国古代文人作品中第一篇仿制民间谜语的重要作品。

老庄民俗观的核心是反智主义,主张的社会模式乃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民俗的实质,在于保存自然的人性。

2.两汉和魏晋南北朝的应劭,可称是我国古代一位成绩卓著的民俗学家。他撰写的《风俗通义》(即《风俗通》),被称为“是我国第一本以‘风俗’为名的民俗学名著”,1应劭在该书中提出了他对风俗的看法。其陈述旨在强调地理风土和国家社会生活对理解民俗形成的重要性 。

南朝梁宗懔编《荆楚岁时记》以十二月为序,按月归纳农事生产和生活事象,包括岁时节日、祈年礼仪与文娱竞技等各种活动,这是对中国岁时节俗的首次整合,

3.唐宋时期 对农俗和都市民俗的重视:在唐的《开元占经》、《四十纂要》中强调“勤农”观念,“勤农”指树立以农为本的农业经济意识,掌握一套关于气象时令、作物品质、畜禽饲养、耕种灌溉和农具器用的生产知识和技术管理措施。要求把农业生产看成是一种与精神信仰和生活方式相关的社会行为,认为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农业的丰歉有关。宋的《岁时广记》有意对民俗“探其原委”,曾多条征引织女渡河故事。 4.元明清时期

1

王文宝著《中国民俗学史》,页38,巴蜀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

-页脚--

-

地方方志的撰写。自元代起,在传统正史之外,出现了大量的方志笔记著作,包括京畿志略、地方史志、边政考察记述和野史杂纂等。其中的主要部分,是以地方志为代表的地方文献。编纂方志的一项工作,是对地方风俗的含义进行界定、记录和描述。 (二)我国近现代对“民俗”的理解:

1.黄遵宪:认为民俗不仅是相沿成习的一种社会文化事象,而且有着不可变易的特点。

2.钟敬文:领衔主编的作为学科导论的《民俗学概论》一书,开篇即提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2 3.乌丙安:民俗是各民族最广泛的人民传承的文化事象,这些事象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3

4.仲富兰:民俗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传统与现实、反映民间社区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5.高丙中:民俗是群体内模式化的生活文化。 (三)外国对“民俗”的定义

作为学术或学科语词的“民俗”是在英国首先出现的,英国人汤姆斯在1846年用“Folk”和“Lore”两个词合成的,本意是指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

自汤姆斯之后,国际学术界对“民俗”一词下了上百种定义,将它们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口头文学说、草根传统说、生活手段说。

综上所述,民俗概念应该包含以下内涵:1.民俗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2.民俗的内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3.民俗是具有一定稳定的形式且反复出现的生活现象。4.民俗由一定的外在事象表现出来,表达特定群体的意愿。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某个特定群体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模式化的生活文化。

223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页1,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乌丙安著《中国民俗学》,第7页,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9

-页脚--

-

二、 民俗的基本特征

民俗特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民俗,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这里所说的民俗特征,是指各类民俗共有的特征。

集体的模式性:集体的模式性,指的是民俗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形式,能够被这种民俗所流行社区的人们在生活中无数次地重复。

地方的传承性: 特定的地理坐落和社会生活维系、强化并创造着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地方性是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出的特征。

民俗的历史传承性,是指民俗生活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这是由民俗主体在代际间绵延不断的纵向传递而形成的民俗特征。

民俗的传承性又衍生出稳定性和变异性这样两个特征。

主体的生活性:民俗的起源和发展,是人类主体选择的结果,民俗的具体展开,也依赖于人类主体的行为,归纳起来,民俗是人类主体存在的反映,民俗的多样性,反映了人类主体生活的丰富性,民俗存在于主体的实际生活过程之中。

三、民俗的社会功能

民俗的功能,指它在社会生活与文化系统中的位置、民俗与其他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所发挥的客观效用。以下介绍民俗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一些最主要的功能:

(一) 教育和模塑功能。

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的教化作用。那么,民俗的这种教化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呢? 主要靠无数民俗事象的重复出现,从而使受教育者依靠动作上的模仿、心灵上的体会等途径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受教育者完全依靠耳闻目睹和置身于民俗事象的无数重复中而心领神会,是在民俗氛围中生活的人们长期被熏陶的一种结果。

-页脚--

-

(二) 规范功能。

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民俗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形中支配着人们的所有行为。从吃穿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社会交际到精神信仰,人们都在不自觉地遵从着民俗的指令。

另外,民俗的规范性还表现在民俗统一群体内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三) 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得到调剂的功能。

民俗的社会功能让我们认识到民俗文化始终以不同的形式,传袭着过去,参与着现在,干预着未来,它支配着特定群体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潜移默化地养育着一方人民。

四、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展概况

(一)学术历程:

中国现代民俗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其间经历了几个阶段,现简述其学术历程:

1.启蒙和兴起:

中国民俗学兴起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民俗学的诞生地。1918年2月,蔡元培、刘半农等人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起征集近世歌谣的倡议。1918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成立,并于1922年创办了《歌谣》周刊。这些学术活动不仅使民俗学这个新的学术领域在中国得以开辟,而且使中国民俗学作为一门科学得以产生。

2.发展和繁荣:

以北大“风俗调查会”的成立与中大民俗学会的成立为标志。1923年5月,北大“风俗调查会”成立,对民俗的内涵和外延以及民俗调查的对象及研究方法等皆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在1926年到1927年间,北京大学的一些教授来到中山大学任教,南北合流,人才济济,组成了“民俗学会”这一研究机构,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