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老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db99519a300a6c30c229fd2

正如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所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4.作者是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材料的。开头四段先写老王的三点基本情况。这三点是按逻辑顺序安排的。一是职业,这是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这是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当然生活苦。下面三段,按时间顺序,回忆老王的工作与为人,两个片断写他为人好,一个片断写“文革”时期,他的生计越来越艰难。最后一个片断,是老王离世前一天送香油和鸡蛋,最能见出老王心地善良。

作者是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的。坐老王的三轮,一路说说闲话,作者平易近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写老王眼疾,说到女儿给他大瓶鱼肝油,可见一家人对老王很照顾。老王对钱家也好,在服务费上双方总是非常客气。三轮改平板三轮,没法坐了,作者还是很关心老王,所以老王总觉得欠了一笔人情,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也要表示感谢。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七、课堂小结

文中的老王是那样善良,他生活得却是那样贫苦,这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的。今天,在社会上还有很多很多像老王那样的人,对比他们,我们都是幸运的,如果我们能够克服自身的自私、冷漠和无情,都能像作者一家一样,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用真诚的爱心帮助他们,伸出我们的手给予他们一些温暖,那么他们就会生活得更幸福一些,我们的社会也会变得更美好一些。正如歌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有一首小诗与大家共勉(幻灯片)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送去温暖;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送去芬芳; 假如我是一颗星,,就为他人送去光明; 不要按捺自己的热情,

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幸福的道路吧!

【主题学习指导】

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本单元的篇章,开阔自己的视野。想一想,在你的周围有像老王这样的人吗?他有什么样的特点?在周记本上写一写。

【随堂训练】

完成《导学案》中《训练案》的内容。

【布置作业】

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人物思想感情,以老王为第一人称,就要描写老王的心理活动,要在领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

5

9 《老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2.学习作者组织材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3.深入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人物性格,领会作者感情。

4.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平等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学会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回报社会。

【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看作者是怎样把琐碎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整体的。 2.抓住关键语句用心揣摩,深入领会关键语句对刻画人物、表达主题所起的作用。 3.把握老王形象时紧紧扣住两个字,一是“善”,二是“苦”。

预习学案

一、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塌败( ) 取缔( ) 伛 ( ) 翳 ( ) ....骷髅( ) 绷 ( ) 滞笨( ) 愧怍( ) ..... 2.解释下列词语:

塌败: 滞笨: 取缔: 愧怍:

二、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老王》写于1984年。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作者与车夫老王的交往,写出了老王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同时,作者提示我们: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他们的理由。

2.走近作者:杨绛(1911- ),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主要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将饮茶》等,另出版有《杨绛译文集》,译作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

三、自主学习

熟读课文。圈点勾划,作好笔记,提出问题。根据提示完成学案。 理清全文脉络,初步感知老王。

1.读1-4段,说一说,老王的生活境况是怎样的?这四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从第5段到第16段主要回忆了老王一生中的哪几个生活片段?想一想这些片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表现了老王什么样的品质?

3.作者一家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四、主题阅读

6

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本单元内容,了解象老王这样的下层劳动者的穷苦和善良,唤起自己的爱心,培养人道主义精神。

课内探究案

一、自主合作,汇报交流

1.组内同学一对一,交流所做的勾画和批注。

2.组内同学提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问题共同探究,组内解决不了的,提交班级研讨。

二、精读品味,合作探究

精读8-22自然段,先自学,再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列两组问题。 第一组

1.指名朗读8至22自然段,说说这几段文字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

2.从老王的这次出场看出老王的身体状况怎么样了?他已经病成这样却跑大老远来给作者送鸡蛋和香油,这是为什么?

3.想一想作者对老王的这一举动怀着什么心情?

4.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1)“强笑”、“直僵僵”、“镶嵌”等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

(2)第8段中既然说“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又为什么问他“你好些了吗”?这难道语意就不矛盾吗?

(3)第10段中为什么说蛋“多得数不清”?

(4)第14段“我知道??免得托人捎了”,为什么说“我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5)第16段中为什么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第二组

联系全文,结合自身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象老王这样的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生活在新社会却生活得这样苦,这是为什么?

2.老王生前作者一家对他已经很照顾了,况且作者一家当时的遭遇也很不幸。为什么作者还是感到愧怍?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在社会生活中,应愧怍的仅是作者吗?这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呼声?

7

3.今天在我们社会上也有着象老王这样的一些生活困难、地位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一家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的体验说说你的看法?

4.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作者是怎样组织的?

训练案

一、提升训练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骷髅( ) 愧怍( ) 伛( ) 翳( ) .....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塌败: 取缔:

3.依课文填空。

⑴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 )的小胡同。 (A.偏僻 B.荒僻) ⑵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 )的小屋。(A.坍塌 B.塌败) ⑶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 )了。 (A.取缔 B.取消) ⑷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 (A.愧怍 B.惭愧) 4.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句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②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①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②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5.在这篇课文中,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6.对课文结尾的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二)精读精练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 )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