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e35b5cc3968011ca2009106

3、多媒体显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4、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触→巴→拉→贴 5、齐读 6、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自己说、提名说。 7、指导朗读 8、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为什么?讨论、汇报。(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9、多媒体再显示(一棵→满墙的爬山虎)。 10、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四、教学第5自然段 1、根据课后练习1(3),轻声朗读。 2、同桌讨论、汇报。 3、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观察细致、耐心) 五、第三段总结 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先讲它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颜色,再讲它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最后讲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何不同。 六、小组自主学习《牵牛花蔓》。 1、标注出牵牛花蔓和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共同点。 2、作者是怎么描写牵牛花蔓的?

《蟋蟀的住宅》《蟋蟀》 教学内容 课 型 新授 ? 复习 □ 讲评 □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了解蟋蟀是怎么选择住宅的。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本组课件以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学班级 四年三班 教学时间 2016、 二次 备课 。 白板展示蟋蟀的图片。问:认识这是什么东西嘛?叫什么? 对,它的大名是蟋蟀,那小名是什么?蛐蛐。 小家伙虽然个头小,但人缘好,早已是鼎鼎大名,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吗?(好斗、唱歌、建住宅)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它是怎么建住宅的。 板书(蟋蟀的住宅) 二、课题质疑 1、齐读课题,理解“宅”的意思(住所) 2、根据课题猜一猜,课文可能写了哪些内容? (选址)(住宅的样子)(怎么修建) 三、初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 1、自读课文,证明自己的猜想。 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小组读课文,互相正音。 3、小组间比赛读课文。 4、抽读课文。 5、你猜想的内容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里?再读一读,讲给组内的同学听。 四、整体感知蟋蟀的住宅 1、蟋蟀的住宅有多大?是什么样的?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讨论后读句子。 五、品读第二自然段,理解“随遇而安” 1、找到“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读句子,在自然段中找到。 2、读第二自然段,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别的昆虫都住在什么地方 ?结合实际说一说。 师:像这些昆虫,随便找个地方住下来,这就是“随遇而安”。而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表现在哪里?请读一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它常常慎重地·····一直到卧室) 4、在这句话中,哪些词最能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慎重、一定要、并且、不利用、一点一点) 5、朗读指导 读第二段时,只要抓住这写关键词就能把蟋蟀随遇而安的精神读出来。 六、作业 用抓关键词的方法联系朗读7、8、、9自然段。

《蟋蟀的住宅》《蟋蟀》 教学内容 课 型 新授 ? 复习 □ 讲评 □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班级 四年三班 教学时间 2016、 二次 备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教学难点: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蟋蟀在选择住址的时候,不肯随遇而安,而是慎重地选址。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并了解一下它是怎么建住宅的。 二、蟋蟀住宅的特点 1、学习第五自然段,看一看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并能把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特点并概括。 3、说特点 4、讨论、比较住宅的特点 生:住宅朝阳 生:住宅隐蔽在青草丛中 过渡语:蟋蟀的住宅的外部给人一种温暖、幽静的感觉,那么住宅内部是什么样呢?我们一起“进去”看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