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第四单元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e3de30ff12d2af90242e6c0

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与唐的鼎盛

复兴高级中学 冷伟

【单元内容分析】

隋唐300多年的历史,即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期间大唐的辉煌更是影响当时的世界。这一阶段的历史特征为:唐继隋统一之后,不仅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还创造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辉煌灿烂的大唐气象。隋唐创立的三省六部等制度,“贞观之治”展示的统治者虚怀若谷、开明廉洁的形象,成为后世王朝效法的榜样。积建国八九十年的努力,终于成就了著名的“开元盛世”。大唐王朝以宽容开放的心态平等对待周边各族,吸纳外来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东亚文化圈的核心,名震遐迩。

本单元涉及:

第13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

隋唐的重新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促使隋唐的统治者在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在融会南北的各自所长基础上,于制度层面上作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和创设,使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呈现出新的气象和特点。其中,“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创立尤为突出,即是本课的二目。“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的设置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两者都对古代的政治、社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14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大唐气象的呈现,在于“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本课二目围绕重点进行阐述。“贞观之治”突出唐太宗的宽政安民、居安思危、虚怀若谷、开明廉洁,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的景象;“开元盛世”体现唐玄宗前期的励精图治和锐意革新,出现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的盛况。以贞观之治为基础的唐代终于成就了开元盛世。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

大唐恢弘气象同时体现其对外文化交流,本课“丝绸之路的全盛”和“东亚文化圈”二目呈现了唐代宽容开放,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特色。“丝绸之路的全盛”展现出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而开通的丝绸之路,在唐臻于全盛的恢宏景象,以及长安作为当时国际大都会的斑斓绚丽的图景。“东亚文化圈”更是突出中国文化对日本、朝鲜的影响,形成以中国本土为

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儒家文化圈。

第16课 灿烂的文学艺术

大唐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学艺术,其中,诗歌、书法和绘画光彩夺目,迈入了我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并给后人与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课“诗歌”、“书法”、“绘画”三目突出这一特征。通过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呈现唐诗的辉煌;通过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展现书法的多姿;通过阎立本、吴道子等体现绘画的繁盛。

【单元教学目标】

1. 知道恢宏的大唐气象的基本情景;知道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理解隋唐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创制的历史地位;理解灿烂文学艺术形成的社会原因;理解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不仅奠定了大唐盛世,而且开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

观察图像,比较和分析实例的特点与实质;阅读文献,汲取信息和描绘情景;联系前后,探寻制度的延续性、发展性规律;通过实例,论证观点的正确与否;运用史料,撰写历史小论文。

2. 基本懂得观察图像、文献阅读等是获取历史材料的常用途径和方法,以此获取历史信息和证据价值(三省六部制,书法特色);初步掌握或运用从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时代特征的不同视角,分析历史事件的全面性与特殊性(隋唐中央机构的新特点,东亚文化圈的统一性、多样性、交融性,唐代灿烂文学艺术的历史因素);初步掌握或运用在不同场合,以说明论证、质疑辩驳、补充完善等方式,与他人交流学习与探究成果的方式(秦汉以来选官制度的利弊);初步掌握或运用史料撰写小论文的方式,表达思考和探究成果的方法(贞观之治的评价)。

3. 认识政治制度的创设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理解国力强盛与对外开放及文化灿烂的关系;认同开明盛世的历史价值和世界影响。

【单元教学建议】

1. 教学重点

(1)隋唐中古历史鼎盛时期 (2)承前启后的政治新格局 (3)贞观之治奠基开元盛世

(4)中外文化交流名震遐迩 (5)文学艺术呈现灿烂辉煌 2. 内容解析

(1)隋唐中古历史鼎盛时期

自秦王朝统一(前221年)至清王朝的衰败(1840年),隋唐(581—907年)正处于中国古代社会的中期阶段,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隋朝虽说仅存在短短的37年,但在历史上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结束了长达400年的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割据重新大一统,为唐朝的昌盛奠定了基础;二是确立了重要的政治制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唐朝在此基础上继往开来,加上唐太宗、唐玄宗(前期)的励精图治,终于呈现出大唐的恢弘气象——国家统一、民族和睦;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对外开放、影响深远;文化灿烂、时代特色??立足隋唐的历史地位,把握隋唐的时代特征,才能将第四单元的内容融会贯通。

(2)承前启后的政治新格局

隋唐是继秦汉大一统以后的又一次新的大一统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鼎盛时期。隋唐在制度层面进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和创设,其中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一方面是继秦汉以来的中央集权体制的延续、变革与发展,另一方面是以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走向的定位,一直延续到清末。三省六部制是皇权逐渐加强的产物,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分夺了原来宰相的权利,加强了皇权;三省权责分明,各有所司,既可分工合作,又可互相制衡;六部的设立使各部门事务的管理更加具体和明确,故而一直延之于清代。科举制的实行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从隋唐之前以推荐形式为主转向隋唐以后以考试形式为主。将用人之权收归中央,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为社会人才的参政广开门路。考试以明经、进士为二科,大大繁荣了唐代文化,出现了唐诗璀璨,散文重振的辉煌现象。隋唐的政治格局呈现出一派新气象。

(3)贞观之治奠基开元盛世

大唐盛世的基础源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大唐盛世的辉煌现于唐玄宗的“开元盛世”。“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集中反映了大唐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灿烂、交流广泛、国力强盛等各个方面。盛世的形成与唐太宗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采取宽政安民、休养生息的政策有关,同时也与他虚怀若谷、开明廉洁的一代明君的为人风格有关;盛世的展现与唐玄宗前期承贞观国策,励精图治,锐意革新分不开。这些在中国古代史上一直是称颂的。然而,唐玄宗统治后期的政治腐败,却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致使唐朝由盛转衰,

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4)中外文化交流名震遐迩

大唐恢弘气象在于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民族和谐??,同时也在于中外交流。宽容开放,兼容并蓄是唐代对外政策的特色。以长安为起点的,连接了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此时达到了全盛。丝绸之路成为沟通东西经济和文化的大通道,极大地加强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丝绸之路使唐文化对中亚、西亚文化的吸纳、融合,内涵非常丰富,是世界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的典范。与此同时,以儒家文化为轴心的中华文化辐射整个东亚地区,形成东亚文化圈,直至19世纪西方影响进入之前。在东亚文化圈内,广泛摄取唐文化是其他东亚国家的主流倾向。不过,日本、朝鲜等国在吸纳唐文化时,非常注意保持主体的选择性,以实现本土化,并且反过来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一定影响。由此可见,在这一基础上构造起来的东亚文化圈实际上是一个多样统一、交相互动的文化有机体。丝绸之路的全盛与东亚文化圈都体现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繁盛景象。

(5)文学艺术呈现灿烂辉煌

文学艺术呈现灿烂辉煌正是大唐强盛在文化上的体现。唐代的诗歌、书法和绘画都处于我国古代社会的高峰阶段,是大唐盛世在文学艺术上的集大成。通过对唐代诗风、书风和画风的欣赏,能使后人进一步加深对这一繁荣昌盛历史时代的认同。同时,进一步认识到“文艺作品应是时代的作品”, 文学艺术的创造绝不是孤立的现象,离不开所处的时代,而反映时代的作品必然是永恒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