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记分卡的五个问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平衡记分卡的五个问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e4b832eccbff121dd3683fd

者在确定指标的同时确定战略。因为平衡计分卡就是一种澄清战略的语言。当然,在战略缺乏相对稳定性的企业内实行平衡计分卡,通常会遇到更多的麻烦,问题8中会对此有所涉及。 关于如何实施平衡计分卡的五个问题

问题6:平衡就是将原有的业绩指标一分为四吗?

“新瓶装旧酒”是“喜新厌旧”和“贫于创新”结合的产物。我亲眼看到很多国内企业实施平衡计分卡的时候在设计新颖的平衡计分表格中填入了原有的各种业绩指标,与先前不同的是一堆指标被拆成了四份;或者有时拆不成四份,就在空栏 填上一些无关痛痒的工作要求充数。虽然,在实施平衡计分卡的时候,我们都会发现,它仍然没有解决业绩管理的一些常规问题,如:如何制定关键业绩指标,如何设定目标等等(当然它也不是主要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这使我们不免有一些“他乡遇债主”的尴尬,但债总是要还的。如果以为平衡计分卡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更简洁易行的业绩管理工具,那结果多半是要令人失望的。恰恰相反,平衡计分卡不仅如原有的业绩管理模式一样要求制定出明确的关键业绩指标,而且更要求这些指标之间存在因果关联。这可能意味着有些旧指标将被删除,更多新指标要被发明。有时,甚至是要再发明一个四大平衡以外的新方面。一切麻烦都为了让平衡计分卡能够真正反映战略、分解战略、检测战略,最终推动战略的实现。

问题7:人人平衡才是真正的平衡吗?

我听过一堂演讲,题目叫“如何制作人力资源职能的平衡计分卡”。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演讲者说人力资源的财务指标包括工资成本、培训成本等等。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按照因果递进的关系,人力资源工作者促进自身发展、改善工作流程、增加客户满意的目的岂不成了节约(或提高)工资、培训成本?更激进的说法是,每个员工都应该定一套平衡指标。这些说法看似合理,实际上却是对平衡的误解。前面已经提到,平衡计分卡是基于一个较为完整的价值链所建立起来的战略和业绩管理工具。某些功能过于单一的企业尚且不一定适用,一个部门或个人又怎能生硬地寻求平衡呢?一个企业所制定的平衡计分卡,应当由不同的职能来着重承担不同方面的不同指标,通过局部的侧重来建立整体的平衡。形式主义地死搬硬套,是永远平衡不了的。

问题8:一定要将分解进行到底吗?

平衡计分卡是战略分解工具,不分解自然是没意义的,不过分解到何种程度就值得推敲了。卡普兰先生在上海开讲前的招待晚宴上,有一家谘询公司问:“我们把客户的企业战略逐层分解,但是越分越多,越分越复杂,这个问题如何解决?”由于时间和场合关系,卡普兰先生并未就此做详细的答复。不过,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将分解过程止于中间层级,甚至建议多数国有和民营企业还要再少分几级。理由有两条。第一,国内企业普遍缺乏较成熟的战略管理方法和经验,所面临的市场和政策环境变化也较多,导致战略缺乏稳定性,需要不断调整;如果耗费大量精力用平衡计分卡分解战略,显然有背于灵活调整战略的客观要求。第二,战略分解层级越多,

就会使分解逻辑越复杂,底层指标与顶层指标的关联也越模糊;国内企业的员工素质似乎还不足以支持过于复杂的战略分解。如果员工根本就不理解自己所承担的指标对于上面几个层级的工作意味着什么,那就失去了平衡计分卡的战略沟通的作用。虽然“将分解进行到底”的倡导者认为若不如此,平衡计分卡就无法引导前线员工的日常工作,但相对这样做所付出的代价以及带来的风险而言,我仍然建议我们的企业不要过度分解战略。更何况,这种观点恐怕也把企业管理者们想象得过于机械和简单了。 问题9:要用专门的沟通方案来配合平衡计分卡的实施吗?

如果平衡计分卡的实施就是将战略逐层分解成各种指标,那也许只需要一群管理者加上一两个顾问花上几天功夫进行封闭式讨论就可以解决了。可惜,一个不能让所有指标承担者理解的平衡计分卡,无论如何科学合理,也没有任何价值。平衡计分卡本身就是一个沟通工具,它能够帮助员工更切实地理解企业战略,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发给员工几张写满指标的A4纸就能让所有人心领神会了。一套精心设计的沟通方案可以为平衡计分卡的实施增加可观的效益。通常平衡计分卡的制定过程,公布过程、实施过程都会被纳入沟通方案。对于规模较小,组织结构比较简单的公司而言,专门的沟通方案也许不十分必要,但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缺少一个预先设计的沟通方案往往会使平衡计分卡的实施事倍功半,甚至导致失败。 问题10:平衡计分卡会与其它管理方式冲突吗?

如果企业的组织结构中将销售列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而平衡计分卡上却对供应链管理做出了绝不亚于销售指标的要求;如果企业要求大家注重学习与发展,却为了财务报表砍掉了培训预算;如果员工的奖金仍然只取决于当年的盈利情况,那么,平衡计分卡就会渐渐为人所忽视。平衡计分卡反应的是一种管理思想,而它常常与企业原有的管理方式所体现的管理思想相左。因此,在兴师动众地实施平衡计分卡之前,全面地审核一下现有的管理模式,发现一些可能的冲突,这对于决定是否应用以及如何实施平衡计分卡都有很大的价值。

总结十个问题,我归纳十点个人观点,与大家分享: l 简单的企业不要追求复杂的管理工具。 l 股东也是上帝,他们对管理有根本性的影响。 l 20/80法则有时比平衡法则更重要。 l 领导的热情与决心是成功的根本。 l 战略不一定要放进镜框,挂在墙上。 l 管理要少翻花样多办实事。

l 没有局部的重点,就没有整体的平衡。 l 最科学的管理未必是最有效的管理。 l 不理解,就等于管理无效。

接受一种管理工具,往往意味着接受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接受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往往要求改变许多管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