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语文秋季教案全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小四语文秋季教案全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e5fd7a128ea81c759f5784a

YingCai Education 英才施教 成就英才 英才教育联盟语文资料

《秋叶情》 《我是一片落叶》 《落叶的狂欢节》 《落叶之美》 《落叶随想》 《落叶情怀》 《我读懂了落叶》 《我爱你,落叶》

2014年·秋季·小四语文 page 29 of 29

YingCai Education 英才施教 成就英才 英才教育联盟语文资料

第八讲 阅读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单元核心阅读能力】

我们所学的文章,特别是一些记事、写人的文章,一般都很注重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心理活动变化的刻画。正是这些描述表情、语言和心理活动变化的词句,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渲染人物性格特征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些词句就是解读文章的重点。所以我们必须牢牢地抓住这些富舍情感色彩、浓缩人物性格特征的词句,来体会人物内心情感,领会文本的内涵。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1、抓住关键词后,首先理解词语的意足,再回归句子或文章,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如本单元《陈嘉庚》一文中,陈毅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说这句话时,陈毅内心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我们首先要理解“先天下乏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成语的意恩,才能体会到陈毅是真诚地赞扬陈嘉庚“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优国忧民”的情操。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人物情感。如《陈嘉庚》里写解放后陈毅去拜访陈嘉庚,说:“嘉老,您让我又想起了延安。”陈毅说这句话时心里想些什么呢?我们不妨抓住“延安”这个词,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延安时期是条件艰苦的革命战争时期,连毛主席用的办公桌都是很破旧的。陈毅想到延安,是因为陈嘉庚家里的陈设和延安时期的一样,极其简朴,而实际上 陈嘉庚是一个积极投身祖国教育事业的富翁。陈毅说这句话既包含了对陈嘉庚简朴生活作风的赞美,内心里又有些自责,觉得自己对陈嘉庚关心不够。

3、创设情境,有感情朗读,读中感悟人物情感。很多语句通过对比朗读,更能深刻地让我们体会到这些词句产生的表达效果。如本单元《快手刘》中对人物外貌描写的两段话,我们在比较朗读中能感受到作者浓浓的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同情。

4、角色转换,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如阅读本单元《不要小看自己》一文,只有把自己当做文中的“我”,才能体会文中家境贫寒而年少的“我”的那种自卑与渴望自强的心态。

1.陈嘉庚

陈嘉庚是福建省同安县集曩人,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他热心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从1913年起,他陆续创办和赞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他出资兴建的。但他一生却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

1951年,陈嘉庚定居集美后,就立即主持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扩建工作。一天,陈毅到厦门视察(陈毅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一阵汽车喇叭声后,一辆黑色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住。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着这幢小楼,它和集美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些补丁,那是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了。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房和屋内陈设,心中颇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他随手从茶几上的瓷盘里拿起一块糖,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嘉老,您让我又想起了延安!”

2014年·秋季·小四语文 page 30 of 30

YingCai Education 英才施教 成就英才 英才教育联盟语文资料

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还破旧。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看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地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惭愧!不敢当!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存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啊!” 听了这话以后,陈毅紧紧地握住陈嘉庚的双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1.“嘉老,您让我又想起了延安!”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表达了陈毅对陈嘉庚怎样的情感。 2.用“‖”给短文分段。 3.认真读短文,然后填空。

本文主要写 赞扬了 4.读一读本文中画线句子,根据本文的有关内容想一想,此时陈毅心里会想些什么?用几句连 贯的话写下来。

5.读了本文后,你觉得陈老先生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你有哪些想法?用一两句简要的话写出来。

2.不要小看自己

有一个小男孩非常自卑,贫寒的家境使他老觉得自己处处低人一等。在学校里,小男孩总是低着头走路,只要碰到不三不四的学生,他使赶紧躲开。尽管如此,他仍然常常无缘无故地成为剐人的出气筒,可怜的他,连还手的勇气也没有。受尽欺负的小男孩常在心里问自己:“我什么时候才能比别人强一点呢?”

有一天,老师带着全班同学来到一家生产水果罐头的工厂。孩子们的任务是刷洗那些收回来的空罐头瓶子。为了激励大家,老师宣布开展比赛,看谁刷洗瓶子最多。

小男弦站在同学中间,听到老师的号召,心里一阵激动,他从来没有得到过“第一”,那一刻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得到它。

他很快就学会了所有的刷瓶程序,刷得非常认真,一个接一个,一整天都没有停下来,一双小手被水泡得泛起一层白皮。结果,他刷了108个,是所有孩子里面刷洗瓶子最多的。当老师宣布这一结果时,小男孩非常高兴,那种成功后极度快乐的体验,从此一直留在他的记忆中。 也就是从那一天起,当时10岁的小男孩知道自己的生活可以从此完全不同了。得了“第一”的他一下子明白了,无论什么事情,只要他肯干,就一定可以干好。他开始玩命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坚信,只要坚忍不拔地努力下去,就一定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果然,这个小男孩一路顺利地走了下去:1985年,他从重庆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1998年,他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1991年,他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他拥有数项重大发明,曾三次荣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年·秋季·小四语文 page 31 of 31

YingCai Education 英才施教 成就英才 英才教育联盟语文资料

如今,当年的小男孩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主任研究员,是计算机自然语言领域中公认的最为优秀的科学家之一,他叫周明。周明说,当年自己正是从手中的108个瓶子中,发现成为天才的全部秘密——任何时候不要小看自己。

1.阅读本文最后一句话,想一想,这句话表达了周明什么样的情感?

2.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人物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l)受尽欺负的小男孩常在心里问自己:“我什么时候才能比别人强一点呢?” (2)受尽欺负的小男孩在心里问自己:“我什么时候才能比别人强一点呢?”

3.理解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尽管如此,他仍然常常无缘无故地成为别人的出气筒,可怜的他,连还手的勇气也没有。

(1)联系上文理解,“如此”指 (2)把“无缘无故”、“可怜”这两个词语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4.朗读下面的句子,在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下面打上“.”。

他很快就学会了所有的刷瓶程序,刷得非常认真,一个接一个,一整天都没有停下来,一双小手被水泡得泛起一层白皮。

5.果然,这个小男孩一路顺利地走了下去。

“果然”的意思是 。作者用上“果然”这个词是为了强调说明只要 ,就 的道理。

3.想做橡树的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是美国微软电脑公司的总裁。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常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天穹的橡树。

比尔·盖茨上小学时,一本《世界百科全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了。

他钻到爸爸的书房里,看不懂法律方面的书,就看起名人传记来,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富兰克林、政治家罗斯福、军事家拿破仑以及大发明家爱迪生等人的传记,他都看。

“我的孩子,你为什么喜欢这些人物的传记呢?”老盖茨抚摸着儿子的头,非常和蔼地问。 “为了思考。” “为了思考?”

“对,为了思考。这些伟大人物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我要好好揣摩他们是如何思考的,这样就能找出这些人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见儿子小小年纪就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老盖茨是既吃惊又高兴。一有机会,老盖茨就给孩子买书,买回各种书籍。比尔·盖茨高兴极了,他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建立了一个小书架,把书分门别类地放好,还编上了序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有历史人物传记,有法律、商贸方面的书,还有文学作品等等。

一天,比尔·盖茨的同学来他家做客,发现比尔-盖茨在看这些书,禁不住好奇地问:“你怎么买这么多书’”

“在书中可以学到好多好多新的东西:只有多读书,才能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

2014年·秋季·小四语文 page 32 of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