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图书馆建筑报告(大二原理作业)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图书馆建筑报告(大二原理作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ec5765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3

第1章 前言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图书馆自建馆并投入使用以来,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建筑面积已增至14240平方米,阅览座位增至2582个,馆内藏书36万多册,并与重庆大学共享图书,增至约63.5万册,各类阅览室16个,其中包括2个电子阅览室和一个教师专用阅览室。同时图书馆还承担了全院本科生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任务,为学生的学习及老师的教学任务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和平台。而且,图书馆外部环境优美,依山傍水。造型温婉简约,形体均衡稳定,尺寸得当,高低对比鲜明。内部空间各个部分组织合理,交通流线分明,唯一缺点是走道过于狭长。图书馆外部环境优美,依山傍水。造型温婉简约,形体均衡稳定,尺寸得当,高低对比鲜明。内部空间各个部分组织合理,交通流线分明,但唯一缺点是走道过于狭长。

图1-1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图书馆入口

第2章 图书馆建筑特点分析

2.1总体环境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图书馆位于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校园内,属于夏热冬冷地区,特别要注意东晒和西晒对图书馆的影响。本图书馆采用开架管理除本校师生员工外,有时也对全体永川市民开放。

图书馆东北面是一个小湖,周围树木繁盛,小湖后侧是学校新教学楼,东南面有座小山,景色宜人,绿化很好,基地内树木也很多。图书馆前有个面积很大的广场便于人流集散。总体来说本图书馆场地因地制宜、集中紧凑、节约了用地,缩短了馆内的交通路线并争取了更多的室外绿化面积,并为今后的扩建留有充分的余地。

图2-1 图书馆周边环境

2.2图书馆功能与流线布置

2.2.1平面布置

负一层:旧图书阅览室;书库。

一层:门厅—放置刷卡机及其治安台;中央大厅—面积较大的交通空间,组织人流集散;咨询台—咨询、借书、还书处;陈列展厅—展览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学生及其老师的优秀作品;电子查阅区—供学生方便快捷的查询所需要的图书;社

科图书阅览室1;自习室;会议厅;办公室;现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1;过刊阅览室2;过刊阅览室3;卫生间。

二层:社科图书阅览室2;社科图书阅览室3;社科图书阅览室4;教室阅览室;电子查阅区;电子阅览室1;电子阅览室2;多媒体教室;卫生间。 三层:科技图书阅览室1;科技图书阅览室2;自习阅览室;卫生间。

图2-2 自习室

图2-3阅览室

2.2.2空间组合分析

图书馆为公共建筑,其大体可划分为主要使用部分,辅助部分和交通部分。因此本图书馆的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自习室、陈列厅、多媒体教室、等为主要使用空间,书库、咨询台、卫生间及办公室等为次要空间,出入口、电梯及其各种通廊、走道、楼梯、过厅等列为交通联系空间。从空间使用关系上来看,本图书馆的主要使用部分与辅助部分之间;主要使用部分与主要使用部分空间;辅助部分与辅助部分之间;楼上与楼下之间;室内与室外之间都结合的相当恰当。例如通过图书馆入口的刷卡机进入图书馆中央大厅,正前方是咨询台,咨询台后侧是陈列展厅,左右两侧分别是自习室、阅览室。其阅览室及自习室的位置都居于各层主要位置,朝向、采光及其通风都及其良好。

图2-4 中央大厅

2.2.3流线分析

本图书馆的过道导向性明确,其多为半开敞式走道,通过二、三楼的走道可直接看到一楼中央大厅,给人以开阔宽敞的视野。但是图书馆的走道过于狭长,走道尽头的阅览室到安全出口的距离超出了安全疏散距离的限度,应当适当缩小走廊尽头阅览室的开间,加大进深,也可将走道尽头端的面积划分为阅览室面积,或是在走道尽端安排辅助楼梯等措施。这样就可以使图书馆布局紧凑、缩短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