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四单元课程纲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小学语文第四单元课程纲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eca5bd514791711cd791799

16、 青山不老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

教学主题:讲读课文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说出课文内容,朗读课文,读出老人对山林的热爱。 3.能说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

决心。 【学习评价】

1、目标1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检查读写的方法完成检查,使100%的学生能正确认读词语。

2、目标2通过指名回答、课堂观察来检查学生是否能用自己的话概括的说出文章的大意。指名读文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80%以上的学生读出老人对山林的热爱。

3、目标3通过指名回答、课堂观察来检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程度,以及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学习准备】

1.教学挂图,课件。

2.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

【学习时间】1课时 【过程预设】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1.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

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谈话:上一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⑴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

况下创造的?

⑵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 3.词语认读反馈。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

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 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①“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

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②“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

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引导学生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③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些到了这一奇迹?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五自然段。 3.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①“大环境”──险恶。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学生用文中语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话。

(如有条件可用课件补充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沙尘暴

等资料。)

②“小环境”──艰苦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

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3.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①引导: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

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引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与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引读并出示“青山是不会老的”。

②指导:“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老农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辉吗?联系上下文想想,作者为什么

这样说。

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

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

③总结: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

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再读全文,积累拓展

1.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① 阅读,勾画。 ② 同桌交流。 ③ 大声诵读。

2.交流读后感受。

引导:你想对老农说什么?还想对别的什么人说点什么吗?

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小环境──艰苦

【课后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

教学主题:讲读课文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

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3.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4、能看懂漫画的含义,并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学习评价】

1、目标1通过课堂交流、课堂观察来检测学生的环保意识。 2、目标2通过课堂观察学生的交流情况来检测。

3、目标3 能力的提高课堂上可能显示不出来,但日后再交流的时候,可通过观察来检查学生是否提高了表达、沟通的能力,倾听则可在课堂上观察出来。 4、目标4通过学生习作来检测。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以及

今年重庆地区旱灾情况统计数字。

学生:准备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破坏家园的不良行为。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揭题导入

1、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

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课文,快速浏览,说说你的感受。(可针对一课,也可针对整个单元谈感受)

2、小结:课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

可分,懂得珍惜资源,关爱家园,不能随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今天,我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