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清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清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f048d0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b

(五)翻译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那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交错,无法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六)《小石潭记》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描写小石潭环境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之情。 (七)课文结构

发现:闻声 伐道 小 发现小潭 全貌:全石为底 移步换形

青树翠蔓 石 潭中景物 虚写:鱼影布石 定点特写 实写:清澈见底 潭 小潭源流 溪身:斗折蛇行 比喻手法 岸势:犬牙差互

记 潭中气氛 景:凄神寒骨 景情交融

情:悄怆幽邃

环境幽清 抑郁忧伤

作者的写作顺序:发现小石潭 → 潭中景物 → 小溪源流 → 潭中气氛

(闻声见形) (水→石→树→鱼) (溪身→岸势) (气氛→感受)

(八)语段赏析:

(1)课文按什么顺序写?抓住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按游览的顺序,抓住幽静的特点。

(2)作者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意在表现作者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3)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

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小 石 潭 凄 寒 幽 静 ;下句: 。 例(1)琅琊山蔚然深秀 例(2)岳阳楼壮美雄奇 例(3)桃花源和平宁静

(4)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③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俶尔远逝”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 鱼 ,实为写 水 ,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

9

第27课《五柳先生传》知识点清单

(一)文学常识:《岳阳楼记》的作者是 范仲淹 ,字希文 ,北宋(朝代)文学家。

课文选自《范文正公集》。

(二)字音字形

谪(zhé)守 淫(yín)雨霏霏(fēi) 岸芷(zhǐ) 汀(tīng) 兰 嗟(jiē) 浩浩汤汤(shāng) 山岳潜(qián)行 日星隐曜(yào) 樯(qiáng)倾楫(jí)摧 薄(bó)暮冥冥 忧谗(chán)畏讥 (三)重点字词: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越明年 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谪:降职或远调 越:到了 乃:于是 制:规模 于:在 其:它的 5.属予作文以记之 6.予观夫巴陵胜状 7.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属”同“瞩”嘱托 胜状:胜景。 涯:边。晖:日光。 大观:雄伟景象。 9.前人之述备矣 10.然则北通巫峡 11.春和景明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述:描述。备:详尽 然则:既然这样, 那么…… 景:日光 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13.薄暮冥冥;去国怀乡 14.连月不开 1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6.或异两者之为 薄:迫近。 去:离开 开:放晴 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或:或许 16.微斯人,吾谁与归 1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斯:这 以:因为。

(四)一词多译

①以:来,属予作文以记之;

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②观: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景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一:一,一碧万顷;

全,长烟一空。 ④开:放晴,连月不开;

打开,开我东阁门;

开设,设置,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⑤则: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

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极:南极潇湘,尽,引申为直通;

尽,此乐何极。

10

⑦或:有时候,而或长烟一空;或许,也许,或异二者之为。 ⑧空:天空,浊浪排空;消散,长烟一空。 ⑨通:顺利,政通人和;通向,北通巫峡。 ⑩和:和乐,政通人和;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夫: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若夫淫雨霏霏,那;

丈夫,女子的配偶,夫鼾声起;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感叹词。

去:离开,去国还乡;逃离,逃跑,委而去之。 为:行为,活动,或异二者之为; 做,为,全石以为底。

(五)重点译句: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

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 4.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大概人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六)《岳阳楼记》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物,通过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政治抱负 (七)课文结构

第一段:交代作记的缘由。(记叙) 第二段:总写巴陵胜状。(描写)

第三、四段:观览两种不同的自然景物及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情感。(描写 抒情) 第五段:言志(抒情 议论) (八)语段赏析:

(1)“微斯人,吾谁与归、”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又含蓄地表达作者的自勉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2)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它在今天有何教育意义?

这句话表现了范仲淹的远大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他要超越个人的忧乐观,以利国利民的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无论身处何境,都不动摇心中的信念,因而深受人们景仰。 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在今天仍有教育意义,它告诉我们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 (3)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线词语使用的妙处。 ①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答:“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

11

②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 (4)生活P111页问题研讨1、2、3、4、5、6题

第28课《醉翁亭记》知识点清单

(一)文学常识:作者是 柳宗元 ,字 子厚 , 唐代 (朝代),唐宋 八大家之一。

课文选自 《柳河东集 》 ,体裁是 游记 。

(二)字音字形: 滁(chú)州 壑(hè) 琅琊(láng yá) 潺(chán) 暝(míng ) 伛偻(yǔ lǚ) 山肴(yáo) 野蔌(sù) 弈(yì) 觥(gōng) 阴翳(yì) (三)重点字词:

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4.翼然临于泉上者 5.饮少辄醉 环:环绕 蔚然:茂盛的样子。秀:秀丽。 翼: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辄:就。 6.醉翁之意不在酒 7.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意:情趣。 寓:寄托。 芳:香花。秀:发荣滋长

9.非丝非竹 10.觥筹交错 11.颓然乎其间者 12.树林阴翳 .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觥:酒杯。筹:酒筹。 颓然:醉醺醺的样子 翳:遮盖 (四)一词多译

①而:表顺接的连词,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表并列的连词,泉香而酒冽;

表递进的连词,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表转折的连词,可是,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表时间的连词,不久,已而夕阳在山; 表修饰的连词,朝而往,暮而归。 ②绝:停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到极点,以为绝妙;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 ③也: 与“者”连用,表示判断语气,泄出于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 语气助词,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之:助词,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代词,名之者谁? ⑤临: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到,临溪而鱼。 ⑥乐:山水之乐:乐趣; 禽鸟乐也:欢乐.

⑦秀:秀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繁荣滋长,佳木秀而繁阴。 ⑧意: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⑨名:名词,名字,卷卷有爷名;动词,给……命名,名之者谁? ⑩归:聚拢,云归而岩穴暝;回家,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穷:乐亦无穷也,尽;欲穷其林,走完。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