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考数学知识点和真题,推荐文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完整版)高考数学知识点和真题,推荐文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f1fec4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e

高考数学知识点和真题

知识点一:常见的概率类型与概率计算公式; 类型一:古典概型;

1、 古典概型的基本特点:

(1) 基本事件数有限多个;

(2) 每个基本事件之间互斥且等可能; 2、 概率计算公式:

A事件发生的概率P(A)?A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总的基本事件数类型二:几何概型;

1、 几何概型的基本特点:

(1) 基本事件数有无限多个;

(2) 每个基本事件之间互斥且等可能; 2、 概率计算公式:

A事件发生的概率P(A)?构成A事件的区域长度(或面积或体积或角度);

总的区域长度(或面积或体积或角度)注意:

(1) 究竟是长度比还是面积比还是体积比,关键是看表达该概率问题需要几个变量,如

果需要一个变量,则应该是长度比或者角度比;若需要两个变量则应该是面积比;当然如果是必须要三个变量则必为体积比;

(2) 如果是用一个变量,到底是角度问题还是长度问题,关键是看谁是变化的主体,哪

一个是等可能的; 例如:等腰?ABC中,角C=

2?,则: 3(1) 若点M是线段AB上一点,求使得AM?AC的概率; (2) 若射线CA绕着点C向射线CB旋转,且射线CA与线段AB始终相交且交点是M,求

使得AM?AC的概率;

解析:第一问中明确M为AB上动点,即点M是在AB上均匀分布,所以这一问应该是长度之比,所求概率:P1=AC3; ?33AC而第二问中真正变化的主体是射线的转动,所以角度的变化是均匀的,所以这一问应该是角

75o5=; 度之比的问题,所以所求的概率:P2=120?8知识点二:常见的概率计算性质; 类型一:事件间的关系与运算; A+B(和事件):表示A、B两个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

:表示A、B两个事件同时发生; A?B(积事件)

:表示事件A的对立事件; A(对立事件)

类型二:复杂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 1、 和事件的概率:

P(A?B)=P(A)?P(B)?P(A?B)

(1)特别的,若A与B为互斥事件,则:

P(A?B)=P(A)?P(B)

(2)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

P(A)?1?P(A)

2、 积事件的概率:

L、An相互独立,则: (1)若事件A1、A2、P(A1?A2?L?An)?P(A1)?P(A2)?L?P(An)

(2)n次独立重复的贝努利实验中,某事件A在每一次实验中发生的概率都为p,则在n

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k次的概率:

kkn?kP(A)k n?Cnp(1?p)类型三:条件概率;

1、 条件概率的定义:我们把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记为:P(B|A);

且P(B|A)?P(A?B)

P(A)2、 三个常见公式:

(1) 乘法公式:P(A?B)?P(A)?P(B|A)

(2) 全概率公式:设A1,A2,A3,L,An是一组互斥的事件且

nn?Ak?1nk??,则对于任何

一个事件B都有:P(B)??P(Ak?1k?B)??P(Ai)?P(B|Ai)

k?1(3) 贝叶斯公式:设A1,A2,A3,L,An是一组互斥的事件且

?Ak?1nk??

则对于任何一个事件B都有:P(Aj|B)?P(Aj)?P(B|Aj)?P(A)?P(B|A)iik?1n

知识点三:求解一般概率问题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事件的性质: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n次独立重复实验等; 第二步:确定事件的运算:和事件、积事件、条件概率等;

第三步:运用相应公式,算出结果;

知识点三:常见的统计学数字特征量及其计算; 特征量一:平均数(数学期望) 计算公式一:x?1(x1?x2?x3?L?xn); n计算公式二:Ex??x?P(x?x);

iik?1n计算公式三:(若随机变量x是连续型随机变量,且函数f(x)是它的密度函数)

Ex??????xf(x)dx

特征量二:中位数

将所有的数从大到小排或者从小到大排,若共有奇数个数,则正中间的那个数叫做这一列数的中位数;若共有偶数个数,那么正中间那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一列数的中位数。

特征量三:众数

将所有数中出现次数最多且次数超过1次的数叫做这一列数的众数。一列数的众数可以有多个,也可以没有。

特征量四:方差

方差反映一组数或者一个统计变量的稳定程度,方差越小数值越稳定,方差越大则数值波动越大。

1n2计算公式一:Dx?[?(xk?x)];

nk?11n2计算公式二:Dx?[?P(x?xk)?(xk?Ex)];

nk?122计算公式三:Dx?Ex?(Ex);

注:期望和方差的性质: 性质1:E(c)?c;

性质2:E(ax?b)?aEx?b; 性质6:D(c)?0;

性质7:D(ax?b)?aD(x); ;

2

性质9:若x1,x2,L,xn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则:

D(x1?x2?L?xn)?D(x1)?D(x2)?L?D(xn);

知识点四:简单的统计学知识;

问题一:统计学中的简单的抽样方法; 方法一:简单随机抽样; 1、 基本原理:根据研究目的选定总体,首先对总体中所有的观察单位编号,遵循随机原则,

采用不放回抽取方法,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2、 具体做法:①随机数字法 ; ② 抽签法; 3、 优缺点分析:

优点:基本原理比较简单;

当总体容量不大时比较方便; 抽样误差的计算较方便;

缺点:对所有观察单位编号,当数量大时,有难度; 方法二:系统抽样;

1、 基本原理:先将总体的观察单位按某顺序号等分成n个部分再从第一部分随机抽第k号

观察单位,依次用相等间隔,机械地从每一部分各抽取一个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2、 优缺点分析:

优点:抽样方法简便,特别是容量比较大的时候;

易得到一个按比例分配的样本,抽样误差较小; 缺点:仍需对每个观察单位编号;

当观察单位按顺序有周期趋势或单调性趋势时,产生明显偏性;

方法三:分层抽样;

1、 基本原理: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层,再从每一层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

位,合起来组成样本。 2、 具体做法:

第一步:计算每一层个体数与总体容量的比值;

第二步:用样本容量分别乘以每一层的比值,得出每层应抽取的个体数; 第三步: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产生样本; 3、 优缺点分析:

优点: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抽样误差,尤其是最优分配法;

缺点:总体必须要能分成差别比较大的几层时才能用,局限性比较大; 总结:以上三种抽样方法的共同特征是每个个体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

知识点五:常用的几个统计学图表;

图表一:频率分布直方图与频率分布折线图; 1、 说明几个基本概念:

(1) 频数:符合某一条件的个体个数;

(2) 频率:频率=

频数;(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近视的看作概率;所有组的频率之和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