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西方哲学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讲义 西方哲学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f34f449336c1eb91a375d57

第四讲 柏拉图

1、柏拉图式的爱:精神上相恋,人格上相互倾慕 2、柏拉图的婚姻、爱情、女人(公有,优生式),对女人的贬低,《理想国》“共产共妻”

背景:公民的民主(公民不包括小孩、奴隶、女人) 另一种爱情,老男人与小男孩的爱情 3、希腊社会的另一种爱情——老男人与小男孩 4、从苏格拉底的弟子看哲学之爱 热情、超越性爱

哲学之爱——理性、精神、人格、持久、稳固不变 性爱——局限于肉身、短暂、感观、多变

5、《会饮篇》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表达了对爱神的看法 (1) 借欧蒂提玛之口

追求生理、精神——两种结合,柏拉图式的爱 儒家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 圣人——标准人——模范人 (2) 爱的过程

先钟爱一个漂亮之躯——钟爱多个漂亮之躯的美——寻找多个美丽之躯共有美的东西——热爱灵魂之美——道德法律之美——美的海洋(美的语言、美的思想)——众美之美(所有事物共同的美本身) 柏拉图灵魂二元论——基督教宗教 哲学是自杀之学,是训练死亡的。 灵魂高于身体

(3) 柏拉图的分有学说 不因被分而分

美本身就是美的事物的定义 美本身——美的理念和相

身——现象,灵魂——本质——理念

6、总结柏拉图式的爱——追求事物的理念 7、柏拉图的理念论的切入点——正义论 苏格拉底之死——研究正义

柏拉图放弃政治目标,投身哲学研究 8、柏拉图论正义

(1)人生来就知何为正义

每个人的灵魂中皆有正义之理念,上帝分配正义给人 (3) 作为理想与绝对标准正义 正义理念度量现实政治的尺度 桌子存在——时空中的存在

理念存在——永恒存在,超越时空 哲学从反思常识开始

9、柏拉图对理念论的扩充

(1)灵魂中原本就有一切理论 主张人=灵魂+身体

灵魂的两个生命:在某个身体中的生命,来到肉身之前的永恒的生命

(2)万物皆追求理念,以获得其存在 (3)区别:理念——永恒、不变、不灭 万物——暂时、变化、有死 联系:万物追求分有、摹仿理念

两个世界的划分:可知世界、可感世界 10、柏拉图对如何认识理念的论述

知识(理念的东西)不可通过感官认识 肉体的双眼与灵魂之眼

灵魂回忆说:前提——灵魂不灭;灵魂的两个生命,肉身中,来到肉身前;灵魂在肉身的生命中将导致遗忘,灵魂来肉身之前生命有一切理念。 11、人对灵魂的先在的生命的回忆及其渴望 飞鸟之欲——忽略大地(日常生活) 灵魂的回归之旅

12、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真正回忆起理念

这种极少数的天才回忆起理念时将处于非常状态(激情、发疯、如痴如醉) 哲学思辨的激情

上帝赋予人最好的礼物

13、激情,哲学之爱的最高境界 哲学之为激情——癫狂

理性属于人,激情癫狂属于神 14、总结柏拉图式的爱

对事物的本质(理念)的爱与追求:事物本质,理念,永恒的东西 怀特海——柏拉图之后2000多年的哲学都不过是对柏拉图哲学的注释

第五讲 亚里士多德

一、 其人

1、(1)相对于雅典的异乡人

(2)家资殷实,其父为马其顿王国皇家御医 (3) 柏拉图——数学、文学——抽象论色彩

亚里士多德——医学、生物学——浓厚的经验论色彩

罗素——数学家——数如何得出——经验论的解释,数是数出来的 2、其志向——学哲学——到雅典

神谕——这孩子天生就该到雅典去学哲学 3、生活——舒适安逸

4、哲学:亚里士多德时代——广泛——崇高 现时代——专门 5、亚里士多德追随柏拉图

17岁开始,追随了20年。刻苦,被柏拉图戏称为“学园里的书虫”,亚里士多德称柏拉图为“神”(师生之情)——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柏拉图答“母马——小马驹出生时踢母马” 斯彪西波——成为学园掌门人 亚里士多德缺乏数学、身份 柏拉图的学校:学园

亚里士多德创办的学校:吕克昂,漫步学派

6、两亚:亚里士多德——哲学——为亚历山大之师——受雅典马其顿攻击 亚历山大——政治、军事

7、亚里士多德所创办的学派——漫步学派 原意:来来回回,走来走去的一群人

成为西方历史上第一个有组织体系的科研小组 8、再次受到控告

亚历山大32岁时,逝世——雅典摆脱马其顿王朝的控制 亚里士多德被指控买敌通国,亵渎神灵——逃跑,“我不能够让雅典对哲学犯下第二次不可饶恕的错误”

《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

二、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1、亚里士多德思想及其生活

一生颠沛流离,备受迫害和歧视,仍坚持研究哲学,勤奋、全身心投入研究,很少关注自己,领域广泛

亚里士多德——动物、天体、国家、法律、诗学、修辞学、伦理学、逻辑学、灵魂学(心理学)、家政学(经济学)、形而上学、物理学

研究的重点——人,人如何思考、如何行动,应该如何思考、应该如何行动 热衷于研究万物之本质——万物从何而来,往何处去,归于何处

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命运——伟大而多舛——其著作400多卷,是西方科学的奠基人

2、亚里士多德对自然哲学的研究

(1) 过时,充满许多错误——并不可因此否定 科学精神——精确,细致入微的经验性的观察 纯粹的经验性观察是不存在的 (2) 自然观

有机体:有生命,有内在关联(整体性,内部有序性),整体先于局部 3、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不仅局限于生命物,而且扩展到整个宇宙 试图把握万物的内在本质——决定了整个科学日后研究的方向 科学研究精神——《中庸》“尊德性,以导问学”

科学研究的对象——有机体,每个有机体都是一个特别的整体,有其内在目的,追求自我实现

4、自然——内部具有使其成为自身的内在力量的东西

一切存在者皆追求自我实现——赋予整个宇宙生命力——目的论 一切东西都在追求本身之 实现

完全实现、现实 实现——潜能 形式——质料

砖(形式)——房(砖的实现) 5、人之自我实现

人应该如何生活——自我实现——追求善和幸福 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人之本能在于追求善和幸福,求知是最大的幸福 6、人道主义的开创者

人道主义的根本原则:成为你自己,人本为善,人的使命在于心里的本原之善实现出来

西方“人本为善”,中国“性善论” 7、何为人的本质 人有精神、有理性

8、亚里士多德何以被称为西方逻辑学之父

逻辑学、分析哲学的意义——澄清语言——思想 包含规则性

逻辑——人的本质:言语——道理、理论、原理 逻辑不再是工具,而是关乎人的本质 9、什么是逻辑

希腊人对世界及其人生的看法来看逻辑 逻辑是认识,表达,解释世界的能力 人的本质在于求知,认得本性在于逻辑

求知——为知识之本身而求知,若为其它目的,好处而求知,知识不可成体系

人的首要任务是认识世界

10、人类最高级的生活方式:认识、行为

亚里士多德认为:对此的执著追求——科学精神 11、在实践行为领域,认识是先行的

希腊民族——彪悍、豪情、尚武精神,产生民族之子亚里士多德——崇尚静思、静观

强调反思的能力——出发点对雅典人自身历史的反思 12、现象世界的根源

现象世界——普遍性特征:运动(运动者、推动者) 寻找致动的原因——推动者 13、第一推动者——第一动者 “推”物理意义上的接触

第一动者——非时空性、永恒性的东西,完全实现、现实——不是质料 不带质料,不带肉体

总结第一推动者:现实——不带任何潜能 纯形式——不带任何质料 14、神——归结为纯思想

神若有活动,其唯一活动为思想

思想对象:异于思想外在的东西——受对象束缚,受缚思想 思想之自身——自由思想 结论:神的活动——思想思想思想 人的幸福——思想 15、亚里士多德最后的话

第六讲 奥古斯丁(354—430) 一、 其人

1、生平:父异教徒,母基督徒 2、年少放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