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西方哲学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讲义 西方哲学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f34f449336c1eb91a375d57

写作伦理学、政治学、散论、时评——找回自信

想作大教授,遭受抵制(当时大学教授代表官方思想) 《自然宗教对话录》批判宗教神学 当秘书、法官、军人 《人性论》拆为两部:《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则研究》

爱丁堡大学当教授,之前当爱丁堡大学图书馆长,写《大不列颠史》一举成名 做使馆秘书,以大使身份出使巴黎

逃离巴黎(认为其为声色世界)回到爱丁堡潜心研究哲学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国富论》 亚当·斯密(休谟之友)“休谟是在一种完全的安静中逝世的” 二、 其思想 1、反对形而上学

(1) 什么是形而上学

其研究对象——超验的东西、人的感官知觉无法达到的东西 休谟认为哲学只能研究感官知觉的东西,能经验到的东西 (2)形而上学产生的原因

人的虚荣心、迷信——理性应用到理性所达不到的地方 (3)收回形而上学的著作

休谟认为人类知识分为两类:关于诸观念间关系的知识(最确定的),关于经验事实的知识

2、抨击形而上学的后果

(1)休谟认为哲学并不因此而灭亡,哲学因此而取得新领域,将哲学从空虚的黑暗中拯救出来

(2)现在哲学的新地盘——人类认识能力及界限 重新研究人类认识能力之本身 超感官、超经验范围之内 将认识能力运用于经验之内

研究经验、限制想象、拉回日常现实 3、彻底的经验主义者

“若无经验之助,理性不可能前进半步” 4、唯理论者 rationalists 休谟反对

(1)唯理论者:理性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和标准;坚持天赋观念(人出生就有内在观念),如:对存在的观念、关于自我的观念、关于上帝的观念。

(2)休谟反对:若单从理性出发,就把喔不到真理;摒弃了理性,我们就只有感官印象 人的能力:理性推论能力;感官印象能力——人对对象进行视听触摸的生动活跃,印象可对感官形成一种压迫

(3)休谟认为把感官印象做为一切知识的源泉和标准? 感觉之后并无客体、对象,感觉的唯一感觉印象

5、单单感觉印象还不够,应加入想象

想象:回忆式的——对以前经历过的东西的回忆——还原为某印象 渴望式的——对于自己尚未拥有的东西的渴望 知识的两条原则——想象、印象

哲学的中心任务——将所有的想象还原为印象

6、哲学史上的两大贡献:摧毁传统的自我学说、因果学说

因果性并非真理

原因:认为真理只存在于感官印象中,因果性并不存在于感官印象中 太阳晒——石头热 S R H

感官印象S H 不可知R R来自于判断,不是感觉

任何事情可以由我们的感官发现其特征,但此特征并不是暴露此一事物与彼一事物的关系

因果性做为一种假设,我们习惯于假设事物、现象之间有一种因果联系,并以此假设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否则没有这一假设,我们日常行动不可能。 因果性之为一种习惯:既然因果性之为一种假设,所以它不准确、也不可靠,并且不能完全被证实,只是一种纯粹主观的设想 科学——假设——不可靠——可错性(科学历程) 先S后 H,相联发生,多次重复——预测 推测S—— H,R因果关系 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因果性之为一种信仰:我们一再发现A事件、状态、现象,总是紧随B,这使我们相信AB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以至于我们创造因果性 信念——如此坚固——信仰 这是一种有益无害的东西

卢梭的自由理论

1、卢梭思想的非历史性

认为其思想没有必要要效忠于历史

理论:关于自然状态的假设,关于人性本善的假设 2、关于自由与奴役

(1) 以人性本善的假设出发——人们生活本该幸福、自由,从人的生活的

实际状态角度来说——生活在锁链中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 (2) 什么导致奴役状态?

私有财产——国家不平等制度的根源 (3) 悖论之解决

人都得主动放弃自己的一部分自由权利,以此才能解决自由与奴役的悖论,其认为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而社会生活又是随着一部分自由权利的放弃而开始

社会生活不是个人意愿的完全表达——与人交流——限制自己

(4) 人的天赋自由与人在国家及社会中的生活状态之矛盾及其解决 矛盾:天赋状态——自然、自由状态 国家中的生活——奴役状态

国家建立并不意味着对于个人自由的完全损害

如何达到国家以及个人自由生活的统一(和谐状态)?

国家建立——根植于自由之中,基础是所有自由成员的自由联合

卢梭——国家主权论代言人

自由人之间通过契约建立国家:大家同意放弃自己一部分自由权利,国家才能保障人们自由 何为自由?

自由不是一个人,一群人的无所欲为、胡作非为,而是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的一个统一体

卢梭总有价值的——自由理论,提出新的自由概念,自由不是肆意妄为,让自己和法相联

康德“自由是,自己服从自己制定的法”

第十一讲 康德 一、 其人

17:00准时出去散步 生活在哥尼斯堡

康德——哲学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大器晚成 迟到而持久的欢迎与尊敬

康德生活:平静、典型德国式、典型学园式 康德——可超,不可越

“为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局我心中” 二、 其思想

1、形而上学的范围及其任务的界定

(1)人生中没有一种超越的东西 灵魂不朽 (2)现实存在者处在一个必然环境中 必然性=有死性

(3)是否有一种东西构成世界人及万物一切生存所必须的基本条件 总结:上帝存在 灵魂不朽 意志自由

2、对旧形而上学的批评以及为此开辟的新领域 (1) 批评是把理性浪费在理性不能及的方面 试图对此三者做出知识性论证

人在内心中有普遍的渴望——形而上学的渴望 此三者不可从知识性论证 此三者有意义

知识转到道德伦理 (2)《纯粹理性批判的否定性结论》

康德认为认识必须严格限制在经验范围之内,原因:

人的理性能力不能让人达到经验范围之内;人的本性所决定(人有限理性存在者)

《纯粹理性批判者》认识、知识范围内——三者超出经验范围之外,三者不存在,否定性答案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者》 认识论 知 《实践理性批判》 伦理学 意 《判断力批判》 美学 情 理论理性的形而上学道路是行不通的

人除理论理性,还有行动及实践能力。不仅思考思想能力,还行动着

实践 行为角度,从而为形而上学找到新转机 3、实践范围内绝对的无条件者

(1) 如果人真心想找到人应该如何行动,那么他就会看到自己心中有一个

无条件的要求,此即绝对的无上命令

它有两方内容:阻止人仅仅按冲动行动,按主观意志行动;它超越人的理性思维,在其中我们自然会觉得我们必须如此行动。

(2) 康德认为在有条件的存在者中存在着无条件的绝对的东西,这绝对东

西告诉我们“你必须如何如何”

4、进入此意无条件领域后,康德开始重新着手思考三者 (1) 无上命令——听到无上命令时,人进入被迫做选择与决定的情境中——但

在自由前提下,人才能做选择和决定,这反向证明了人应该自由。但人听到无上命令时,人能感觉到自己是自由的。

(2) 上述推论的巨大影响

听到无上命令时,生活在有限的人们(有限理性存在者)能感觉到自己是自由的——在自己内心深处能感到自己同时又属于另外一个世界。

有限理性存在者,尘世世界——听到无上命令、自由有限超感观世界 而人能作为另一个世界公民,这就是人特有的尊严之所在 人同时是两个世界公民

灵魂不朽,上帝存在就是人的尊严得以存在的必要前提,为自由提供前提

总结:在《纯粹理性批判》否定三者存在,在道德学、实践学、伦理学领域论证三者存在

黑格尔

绝对精神辨证发展三阶段:正反合

1、绝对精神 神明还未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此时绝对精神处于梦幻之中,这是一种混沌未开的状态 2、神明开始寻找自己——自我异化的过程,上帝开始观察自己,把自己分化(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做为陌生而外在化的东西——我们的世界 外在化过程即上帝世界化过程

外在化东西——眼前世界、现象世界

3、我们所见的物质和自然是上帝之本身,我们看到的是外在化东西,其实

是上帝外在化之本身(黑格尔自然辩证法)

人的精神认识自然,其实是上帝认识上帝自身。在上帝自我认识过程中,实现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统一,精神和自然统一,此时,达到绝对精神。

反思是指以直接的东西开始,进展到这一直接的东西的本质;反思,即是对思维的再思维 先天综合判断:

判断分为:先天、后天、分析、综合

一个判断作为知识符合知识条件要求:必然性(先天命题、分析命题)、增加新知识(后天、综合命题)

同时具备这两条件——先天综合命题

康德认为后天分析命题不存在(作为一个矛盾体) 后天(经验)——不具必然性——分析

康德把先天综合判断看做《纯粹理性批判》主要问题

苏格拉底“我自知我无知”与智者区别 谈话揭露人无知——哲学精神 组产术——哲学方法

唯名论:否认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认为共相后于事物,只有个别的感性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

唯实论:断言共相本身具有客观实在性,共相是先于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共相是个别事物的本质。